基于微信“通用英语精读”课程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与用论文_许敏, 李坡

基于微信“通用英语精读”课程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与用论文_许敏, 李坡

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外语系 湖南 长沙410114

国防科大国家安全与军事战略研究中心 410073

摘要:移动4G网络技术迅猛发展和移动设备的大规模普及为移动学习创建了良好的条件,人们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受到了颠覆性的改变。而微信作为时下最为流行也最为方便的移动沟通软件为广大学习者所接受。本研究基于微信平台对“通用英语精读”课程资源进行了设计开发,调查了基于微信的课程移动资源在成人英语学习者中的认可度,设计开发了通过微信平台发送的课程资源库,并借助微信群在学生与教师之间创建了即时互动,为英语课程移动学习方式和资源的开发及应用进行了有益尝试和探索。

关键词:微信平台;移动语言学习;课程资源.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2014年科学研究项目“高职应用外语类专业移动语言学习模式研究”课题成果,课题编号为14C0771。

一 、问题的提出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通过网络进行的移动学习方式的丰富与创新,在教育信息化稳步推进以及移动通讯设备普及率爆发式增长的大背景下,学习环境和学习模式变得更加灵活多样,更为尊重商务英语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将腾讯公司微信平台运用于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是一项大胆尝试的教育革新活动,不仅可以有效地促进“通用英语精读”课程的教学效果,同时也将启发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采用新思路和新方法。

二、研究背景

移动学习是指依托目前较为成熟的无线移动网络、多媒体技术,以及国际互联网,教师和学生通过利用个人移动设备(如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来更为灵活方便地实现情景化,碎片化,交互式学习活动。移动语言学习则是移动学习理论应用于具体学科的实践。利用微信平台对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属于移动学习,即以手持设备为媒介、可随时随地进行的正规或者非正规的学习。移动学习是在数字化学习的基础上,有效结合移动计算技术出现的新的学习方式,是教育技术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热点。这种学习模式的相关研究是融合了二语习得理论,泛在学习理论以及非正式学习理论。语言学习输入理论(Input Hypothesis)是二语习得理论中最有代表性的理论之一。

三、实证研究

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通用英语精读1”和“通用英语精读2”两门课程为试点,在2015年秋季和2016年春季两个学期展开,为期一年。实验对象为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2015级商务英语专业外贸方向以及翻译方向的两个班共91名同学。“通用英语精读1”和“通用英语精读2”是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大一年级第一和第二学期的必修课。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课文阅读积累英语语言基础知识,训练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综合能力,为之后的专业课打好基础,使学生达到高等教育商务英语专业(专科)的合格标准。这两门课程在英语专业基础课程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够为今后的英语移动学习研究提供具有普遍性意义的基础材料。

2.研究问题

本研究预期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是否接受英语移动学习?在何种程度上接受和认可?(2)根据学生及课程特点,怎样进行有效的学习资源建设和开

发,建立有效的英语微信资源库?(3)基于微信平台开发的通用英语精读课程学习资源的应用效果如何?是否能作为规范化的英语课程移动学习模式进行推广.

3.研究方法

本研究通过将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分析和深度访谈等方法有机结合,进行实证研究。其中重点研究以下几点:研究对象的基本构成情况、学习习惯倾向、课程资源偏好、学习者对基于微信平台的课程资源的接受程度和认可度、学习者对基于微信平台的学习资源提升学习效果的看法。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利用基于微信平台的学习资源所遇到的困难和提出的建议也将通过深度访谈获得。在分析了课程要求和了解学生现状后,建设“通用英语精读”课程移动学习资源库,通过微信平台申请了名为“湖外通用英语精读资源”的公众号,定期为学习“通用英语精读1”和“通用英语精读2”的学生按照教学进度再结合本课程的课程要求发送微信资源,以提高学习效果。

四、实验过程

1. 技术手段

在参考了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究人员决定采用微信平台为此次英语移动学习研究的主要技术手段支撑主要考虑两方面的原因:微信作为一款新兴的交流沟通软件,包容性极强。微信消息的容量是普通短信息的数倍。根据二语习得理论,语言输入是语言学习的基础。微信能发送图片,音频,视频及各种类型的文件,大大丰富了资源的种类,也有效刺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微信作为手机应用软件随着智能手机的成为手机市场的主流产品在学生当中的普及率极高,根据前期调研显示,91名研究对象中有87名已经安装了微信,只有4位学习者还未开通微信平台。

2. 资源设计原则

为了提高学习者的移动学习体验,提高学习兴趣,研究者选择在保持正常课堂学习内容前提下,发挥移动学习资源的碎片化学习特点,精心设计了短小精练、内容形式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每次发布的资源内容都在10分钟的阅读时间内,从心理角度切合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在资源的内容选择方面,微信平台资源中既有课堂重点难点解析,也有补充练习及拓展性资源,既紧跟时代热点,又兼顾专业特性。

3. 移动资源内容设计

依据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课程的能力要求,研究者通过申请的微信公众号每周1次向学习者发送微信资源包括以下3个模块:词汇句型精讲、助学促考精练和单元主题拓展。词汇句型精讲主要是对课文中出现的四六级常考词汇或者教学大纲中要求重点掌握的词汇进行巩固和深入学习。助学促考精练模块则故名思意针对商务英语专业各项考试中的多种题型提供模拟练习,并训练解题技巧。单元主题拓展形式和内更为灵活,有以培养批判性思维为目的的思辨文章,也有时事热点的剪辑如“两会经济关键词大集合”。移动学习内容和日常教学内容保持一致,“通用英语精读1”和“通用英语精读2”课程历时两个学期,共14单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每单元研究者通过微信公共号发布微信资源2次,共28次。此外,根据中西方不同节日结合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以及剑桥商务英语考试等时间,研究者还发布节假日中英文祝福微信、考试倒计时提醒等时令性微信。

研究者还通过建立通用英语精读课程微信群,不定时地与学习者们互动,提升移动学习的实时感和互动情景感。

五、实验结果分析

研究结合调查问卷和深度访谈的方法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以下六个方面:学习者的基本构成情况、学习者对课程微信资源内容和发送机制的评价、学习者对基于微信平台移动学习形式的接受程度和认可度、学习者对移动学习效果的看法。发放问卷91份,回收有效问卷86份。

1.学习者基本情况和学习需求

此次参加“通用英语精读1”和“通用英语精读2”课程移动学习的学习者中,90%的学生年龄在18-21岁之间,3%的学生因为是五年制学制学生年龄在16~18岁,没有大于25岁的或者低于16岁的学生。这说明,目前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年龄有低龄化,年轻化的趋势。由于全部学生都是90后甚至00后一代,他们乐于接收新鲜事物。研究中大部分学生的手机都是智能手机,具有上网、多媒体播放和录音功能,并且都装载有多个即时沟通交流软件如QQ,陌陌,微信等。他们对于移动设备和手机交流软件的使用几乎没有障碍。另外,12%的学生为男生,88%的学生为女生,说明商务英语专业的性别分化非常显著。

2.对于移动学习的总体态度

英语移动学习的应用方式方法和时间都相当灵活。在问卷调查中,对于通过手机微信进行移动学习的形式,95%的学生表示欢迎,5%的学生表示“无所谓”。对于“您以后还希望参加其他课程类似的手机微信发送学习资源或您觉得这种方式值得推荐吗?”50%的学生表示“非常愿意”,40%的学生选择“愿意”,10%的学生选择无所谓。没有学生拒绝收到微信资源,或者不愿意推荐这种学习方式。这一结果表明实验中的学生普遍接受微信推送英语学习资料的实施方式,只有少数学生还需时间慢慢适应。

3.对于移动资源发送方式、内容与设计的的评价

我们还对发送“通用英语精读”课程学习资源的频次、数量以及内容和设计的评价进行了调查。一周发送两次微信资源的频率,85%的学生觉得频率合适,11%的学生认为次数太少,也有4%的学生认为次数太多。这些数据表明学生们对于移动学习资源的需求有一定差异。但总的来说,一周发送两次微信的频率为大多数学生所接受,是较为合理的安排。

在本研究中,我们还调查了学习者对微信资源中内容设计的认可度。学生认为最有帮助的栏目是资源中的词汇句型部分,占42%的学生认为词汇句型精讲对语言点解析有帮助,38%的学生认为助学促考精练有很大帮助,20%的学生认为单元主题拓展有帮助。开发适合移动学习的学习资源是最重要的是充分发挥移动学习的特点,即学习资源片段化、学习时间零散化以及考虑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建设以“适合、简单、零散、适量输入、多种类文件融合”为特点的资源库,帮助学习者提高英语综合能力。有趣的是可以看到学习者对于每个模块的内容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说明每位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是个性化,差异化的。词汇句型精讲模块紧扣课堂教学内容,在浏览这一模块信息时,相当于复习词汇及课堂重难点,间接起到了督促学生们复习学习内容的作用,所以学生们觉得最为有效。学生们“所学即所用”的特点和通过考试的实用性动机使学生对助学促考精练模块喜爱有加。而以单元主题拓展模块囊括了丰富多彩,类型多样的课外资源,包含音频、视频等文件,虽然不被认为是最有帮助的模块,但被57%的学生选为最有意思最想看的模块。

4. 学习效果与作用

通过微信平台进行移动学习的方式在问卷调查中有81%的学生认为对于提高“通用英语精读”课程的学习效果“非常有效”,有16%的学生认为“有效”,只有3%的学生觉得无效。另外,对于微信资源起到的主要作用方面,55%的学生认为其作用主要体现在提醒和督促学习方面,35%的学生认为能帮助他们掌握该单元的知识,10%的学生认为能提高自己通过考试的信心。

五、问题与建议

根据研究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结合深度访谈中学生们对于微信平台学习资源的意见和建议,归纳总结为以下两个方面:

1.基于微信的移动英语学习对于网络的依赖性较强

本研究中的微信资源发送是由通过微信公众号实现的,但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校园或者宿舍区内是否架设有信号稳定的无线移动网络,其次就是很多学生在接受学习资源时需要消耗手机流量套餐中的流量,无疑产生了一定的费用。很多学生在访谈中表示通常都是在宿舍架设有无线Wifi上网的地方去蹭网,浏览微信学习资源,这也一定程度地损害了他们的积极性。

2.微信群的移动英语学习互动需要进一步规范

虽然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在微信群里就课程内容或者其他涉及英语学习的内容与老师进行实时互动交流能及时解疑答惑,而且这种新鲜的方式也能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但是仍有一部分学生在互动时交流的内容与学习关系不大,由于微信群接受信息是自动接受的,造成对其他师生不必要的困扰。应当在微信群交流时树立一定的规范,制定相关的奖惩措施,并赋予群管理员一定的权限,及时提醒甚至禁言某些与英语学习互动无关的交流。

六、结语

本研究利用移动语言学习以及微信平台的优势,设计开发了“通用英语精读”课程的移动学习资源,考察了基于微信平台的移动英语学习的效果。学生们对于基于微信平台的“通用英语精读”课程移动学习资源很有热情,接受度较高,学习主动性得到了创新性地加强。当然,研究中也发现了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还面临着对无线网络依赖性较强以及移动学习微信群规范性不够的挑战,希望在以后的研究中能进一步找到妥善应对的措施。

参考文献:

[1] George M. Chinnery,Emerging Technologies,Going to the MALL: Mobile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J] . Language Learning & Technology,2006, 10(1): 9-16,retrieved December 15, 2013, from http://www.llt.msu.edu/vol10num1/pdf/emerging.pdf

[2] Krashen, S. 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M] Oxford: Pergamon press,1981.

[3]李艳平. 利用播客技术构建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新模式——一项基于移动语言学习理论的实证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 2012,22(5).

[4]刘建设,李青,刘金梅. 移动学习研究现状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 2007, (7):21-25.

[5] 田剪秋.移动语言学习的发展现状和趋势[J].外语电化教学, 2009,(3):22-26.

[6] 石凯, 谌志群(2014) . 基于微信的自动问答系统研究[J].计算机时代,(9) : 9 - 11.

[7] 魏雪峰,杨现民.移动学习:国际研究实践与展望—访英国开放大学迈克·沙普尔斯教授[J].开放教育研究,2014,(20):4-8.

[8] 张洁,王以宁.移动技术促进英语听说教学的实证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1,111(3).

作者简介:许敏(1981-),女,汉族,籍贯浙江宁波,讲师,硕士,从事商务外语教学,二语习得研究; 李坡(1979-),男,河北武安人,助理研究员,博士,从事文化安全,战略研究。

论文作者:许敏, 李坡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6

标签:;  ;  ;  ;  ;  ;  ;  ;  

基于微信“通用英语精读”课程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与用论文_许敏, 李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