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论文_庞姹

论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论文_庞姹

庞姹 吉林省通榆县新华镇小学校 137200

中图分类号:G66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8)12-196-01

小学语文教学是引领学生迈进文学殿堂、领略文学领域无限风光的开端,要让学生能感受到文学的魅力,并被深深吸引住,阅读是关键。打造高效课堂,提高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便成了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笔者谈谈提升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策略。

一、激发兴趣策略,提高阅读的有效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针对小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的特点,在阅读教学中,我引入故事、游戏、多媒体等,大大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与趣味性,更能满足学生求新求异的特点,使学生对文本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例如,在学习《桂林山水》这一课时,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视听结合的特点来向学生形象、直观地播放能够展现桂林山水秀丽风光的各种图片、图像与视频资料,并配以优美动听的音乐,从而将学生带入如诗如画的优美情境中,学生如同身临其境,置身其中,感受着桂林山水风光的秀丽与优美。这比起枯燥的讲解更加富有吸引力,更能引起小学生的关注,使学生对文本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进而在好奇心与求知欲的驱动下主动而积极地展开阅读活动。在阅读教学中,师生应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进行读书、讨论、研究、争辩。教师应是一名与学生平等参与者,并起着用心的引导作用。学生也正是在互相回答、互相讨论、互相作用的共同活动中,成为能动的学习主体。教师在讲完《麻雀》一课后进行小结时说:“读了这篇课文,从麻雀奋不顾身抢救小麻雀的记叙中,我们感到了那种伟大的母爱。”话刚落,一位男同学立刻举起手,大声而认真地说:“老师,我不一样意说母爱,正因课文从头到尾都没有写老麻雀是公还是母的!”我听后立刻笑着说:“你读得很认真,想得也好。老师的概括,看来不准确,那么怎样说才确切呢?”课堂又一次活跃了。最后,同学们总结出:这篇课文表现了一种亲子之情。在这种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学生的用心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合作精神自然而然地发挥出来了,同时也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在教学中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例如,让美妙的音乐带学生进入文章的氛围中。在讲解陶渊明的《饮酒》时,可在朗读中配以幽雅、闲适的《空山鸟语》古筝曲,让音乐走进古诗,用音乐来诠释古诗,烘托气氛,让学生在弥漫着钟磬之声的赏心悦耳的古曲中展开联想,走入闲雅幽静的意境,体会诗人忘情脱俗,淡泊宁静,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优化教法策略,提高阅读的有效性

《语文课程标准》就提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教育学生具有体会、理解、欣赏和评价的本领。这种各方面的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该把他们机械的割裂开来。”在阅读过程中,书籍种类之繁多,内容之复杂,学生阅读水平的不一致性,都会使得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教师要因材施教,采用分层教学法,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如何理解文章内容。其次,可以以读书笔记的形式,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摘抄好词好句、精彩片段等,以此提高学生的模仿能力。在指导学生阅读方法上,根据不同的文章形式,安排不同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学会精度、略读、浏览等方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将阅读方法传授给学生,掌握了有效的阅读方法,学生的阅读训练就会更加顺风顺水。预习,不仅能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质量,降低学习负担,而且还能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小学阶段的学生普遍都不太会预习,因此,我在课堂集中进行了预习方法的指导,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并要求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养成预习的习惯。首先,熟读全文。要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其次,根据自己的阅读情况,解决课后的习题,加深对文本内容的印象;最后,借助字典扫清文章中不认识、难理解的字词,难解决的问题要做好标记。这是最基本的阅读预习方法,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阅读训练内容难度的提高,预习也会随之提出更高的要求。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都有它的考量,每一单元文章的分量都是有重有轻,有难有易。教学时,教师要善于抓住本单元的训练重点,以精读带略读,以课外带课内,以一篇带多篇,有重点、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将尽量多的精力放在精读课的讲授上,交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提升阅读能力。

三、自读合作策略,提高阅读的有效性

在建立合作学习小组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化特征、心里倾向、认知结构、理解潜质等方面的差异,将全班学生分为不一样层次,把不一样层次的学生重新组合,分为多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是全班的缩影,即有利于优等生带动中等生的“拔高”学习,又能帮忙后进生的“达标”学习,有利于在小组中构成互帮、互促的学习氛围。学生在自读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将问题交给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共同解疑,教师要深入各组,参与讨论,并作必要的启示和点拔,引导学生再读书,在读中解决重难点,把读和议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合作学习”就是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放手在小组内讨论,寻找解决策略,教师所做的正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工作。有的课文结尾意犹未尽,十分含蓄,可让学生续写想象作文。如《粜米》、《凡卡》、《穷人》等文教学后,以《粜米之后》、《凡卡寄信之后》、《收养孩子之后》为题让学生进行想象、说话、作文。许多课文中有“空白”之处,教师可以设计问题,让学生想象补充。如《珍贵的教科书》中,指导员在牺牲时有许多话要对“我们”说,却没有说出来,指导员可能会说什么呢?让学生进行补充想象,通过增扩续补想象,既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如果要增补得精彩,在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中,学生要发言,要听取同学的意见,在评价中要当小老师。这样,学生参与的质和量都得到了提高,主体地位更加突出。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大组的交互影响中使自己的个性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

论文作者:庞姹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12月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6

标签:;  ;  ;  ;  ;  ;  ;  ;  

论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论文_庞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