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院校早操开展情况分析论文

高等职业院校早操开展情况分析论文

高等职业院校早操开展情况分析

艾梦琪 余蓉晖 吕松涛

(湖南科技大学体育学院 湖南湘潭 411100)

摘 要: 近年来,国家对青少年的体质健康越来越关注。然而学生在高考备战期间,主要以学习为主,普遍忽视了课外体育活动。学生缺乏体育运动,导致学生身体素质下降,免疫力降低,容易产生疾病,影响平时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因此,很多高校通过开展早操培养学生的体育习惯。本人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总结归纳法和逻辑统计法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早操开展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旨在找出目前高职院校开展早操遇到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以下建议:加大健身的宣传力度;增加有趣味性的早操锻炼项目;加大对运动场地的建设以及创新早操的种类,激发广大高职院校学生参与早操的兴趣。

关键词: 高等职业院校 早操 开展情况 分析

大学时期是学生学习东西和身体发育的黄金时期,大学生可以通过在校期间参加早操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在学习新技能的同时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并且能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在锻炼中增加社交提升自身愉悦感。高校应该重视早操的发展,完善早操在开展中存在的不足,落实好相关的工作。本人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发现大部分体育活动是以体育课程中单个项目的教学研究为主,对早操的研究较少,研究指标单一,而且对象主要集中在本科院校,对高职院校的研究几乎没有。本文高职院校角度出发,将高职院校的课外体育活动进行类型分析,以期为高等职业院校的研究添砖加瓦,为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提供科学的锻炼依据。

1 早操的现状

1.1 早操的定义与内容

早操是指学校以锻炼学生身体素质为目的的一种要求学生早晨进行的体育活动[1]

我国高校的早操形式最先出现在建国初期,解放初期,北大学生就有统一服装参加早操的好习惯[2]。那时候的学校对早操的管理采取军事化管理,要求较为严格。早操发展到现在相对于来说自由一些,形式也有了变化。其主要组织形式包括集体做广播体操、跑操、点名后学生自由活动、点名后学生分项目进行锻炼和无组织的学生自由活动等形式,通过调查得到,大部分高等职业院校的早操形式主要以跑操和点名签到为主,学校主要目的是为了管理学生早起,早操违背了其最初为了强身健体的目标。

1.2 早操的优点

1.2.1 生理方面

科学的早操可以增加人体的肌肉含量,改善人体形态,提高人体的心肺功能,改善骨骼营养状况,提高关节活动度和韧带的柔韧性[3]。许多学者提出,进行早操锻炼的人群的身体健康水平明显好于不进行早操锻炼的人。

2.2.1 教师与家长改变陈旧的教育观念,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外体育活动时间

早操可以调动休息了一宿的人体细胞,使锻炼人群提高工作、学习的精力和效率。早操可以消除人的负面情绪,使其有勇气面对生活中遇见的困难,有利于培养锻炼人群乐观积极的品质。早操氛围比较轻松,能让学生在早操这段时间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开展娱乐项目,同时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锻炼习惯,增加同学之间的沟通,扩大社交,树立集体主义精神,养成团结合作、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

“咱们村,老头子媳妇去世后都愿意重新再找一个老伴,但是很多老太太老头去世以后,不愿意再找。咱们村好几个50多岁的寡妇,都不愿意重新找。”(C5,女,59岁)

1.3 早操形式存在的不足

以上,笔者以本次疫苗事件所暴露出的问题入手,通过梳理我国关于儿童健康权保障、私权利保护以及舆论监督等制度的相关规定,对我国目前法律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根据笔者的研究,我国虽已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但在具体实施层面仍存在监督不到位、纠正不及时等不良现象,公民普遍关注的儿童健康权问题仍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为此,在我国目前已有立法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加强疫苗生产运输过程中相关部门的监管,采取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填补儿童健康权受侵害时个人维权过程中的不足,仍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运动场地和运动器械是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前提。在常规器材充足的情况下,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多引进一些符合学生生理特点的有设计性的场地和器材,满足学生的猎奇心理。

1.3.2 学校角度

早操并没有达到体育教育的真正目的,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早起,并没有达到让学生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学校管理不到位,工作人员对早操不重视,工作开展比较松懈,很多不愿意参与早操的同学,私下就可以直接补签,造成了每天坚持早操的同学的心理失衡,导致参加早操的学生逐渐减少,学生对早操的重视度降低。早操的开展没有把学生的需求作为落脚点,早操的技术指导几乎没有,学校没有注重师资力量的培养以及学生和老师互动环节。许多老师因为住在离学校较远的地方,到学校管理早操不方便,每天重复的给学生点到登记,工作量大而且没有实际性的意义。并且有时候老师迟到或者不来直接叫同事顶替,存在工作对接失误的隐患。

1.4 对早操的展望

镇政府院子里,当太阳刚从东边的药菇山探出头来,“李大姐,我的妻……”的花鼓戏腔调便溢满院子,尽管有些生涩。没办法,我是硬着头皮恶补功课哟。

为保障承德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建立有效的节水管理和运行机制。一是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合理规划节水农业,大力推广普及日光温室和时差蔬菜等设施农业,推广节水灌溉技术,逐步实现农业用水的负增长。实行对农业节水灌溉的补贴制度。二是做好节水规划,保障节水工作健康有序进行。建立节水机制,建设节水法规体系,提高用水节水管理水平,实行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三是发展节水型工业,把工业需水增长控制在一定水平。积极推行清洁生产,促进废污水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建立符合市场规律的水价形成机制,制定季节性水价和累进制水价,利用经济杠杆抑制过度需求和促进节水。

1.3.1 学生角度

2 结论与对策

2.1 结论

高职院校领导比较看重课内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忽视了课外体育活动。学校早操形式单一,不能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参与度不高。学校锻炼场地和器械缺乏,这是打击学生体育运动积极性的主要原因。同时师资力量不够,专业对口的老师几乎没有,学生在参加早操时缺少专业的老师进行教学指导。学生对运动损伤和运动营养等方面几乎没有了解,不能科学地锻炼,容易受伤。

2.2 对策

1.2.2 心理方面

学校和家庭不能仅着眼于成绩,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素质教育当下,认可体育课外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与娱乐中健康成长才是长远之计。

早操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思想的指导,正确的体育思想有利于早操的顺利开展。我国实行“全民健身”和“终身体育”的思想策略。“全民健身”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大众都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坚持锻炼身体,改善人民体质。“全民健身”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个健身热潮,在这种体育氛围下,许多不注重运动锻炼的人思想观念开始出现转变。“终身体育”要求学生不能仅仅关注课内成绩的好坏,还要将体育延续到日常生活中去。体育锻炼不应该带有功利性的进行,要以锻炼身体、培养技能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主要目的。“终身体育”思想是学校对学生进行的长远计划,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4]。早操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师生相处融洽,在教与学之间形成了一个良性互动的局面,学生逐渐往活泼、积极、主动的方面发展。学生通过早操活动,不仅能锻炼身体,而且能体会运动带来的快乐。改变学生对运动枯燥、无聊的看法,加深了学生的运动兴趣。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人会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2.2.2 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建设运动场地,购买健身器械

绵羊、山羊、牛非胃肠道给药可用于治疗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肌注林可霉素-大观霉素还可用于治疗绵羊的恶性腐蹄病,Venning(1990)等报道按1 ml/10 kg林可霉素-大观霉素(每ml含有50 mg林可霉素和100 mg大观霉素)肌注给药治疗绵羊的恶性腐蹄病,其治愈率为92.5%,效果优于肌注青霉素-链霉素。

通过调查发现,高职院校自愿参与早操活动的学生不多,大部分是被学校强制性地进行早操锻炼,学生态度不端正,主要是为了完成任务,并没有认真地进行早操活动,因此动作或者运动量达不到预期效果。早操开始的时间较早,很多学生起不来,不能准时参加早操。高职院校早操形式主要是以点名和跑操为主,早操形式单一,点名是由老师或者班级负责人清查人数,确定学生到场后,学生进行自由活动。跑操是让学生排列整齐的在田径场上跑4~5圈,然后统一退场自由活动。这些早操形式枯燥单调,很多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受到了限制,因此学生对早操产生了排斥心理。学生觉得早操太过形式化,根本达不到强身健体的效果,还耽误了其睡眠时间。很多学生沉迷于网络,睡眠时间很晚,因此早上起床就特别困难,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说,早操变成了一项十分痛苦的任务。

混凝土表面防腐涂层执行交通行业有关标准,涂层与混凝土表面的粘结力不得小于1.5MPa,涂层性能要求见表2。

2.2.3 学校加强体育管理,配置足够的管理人员,对管理人员提供更高的要求

加强学校体育管理,能够及时收到学生的反馈,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和满足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要求。聘请更多认真负责、有能力的老师,指导学生合理地利用场地和器械,并且及时对学生进行技术指导。

2.2.4 丰富课外体育活动类型,开展有特色的的体育活动

课外体育活动类型的多样性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具有特色的体育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好奇心,对体育锻炼产生新的看法,使学生学习娱乐相结合,达到玩中学的效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

2.2.5 学校开设运动康复课程和运动营养课程

学校对学生进行营养课程和运动康复课程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防范运动风险。加强医疗方面的监督,加大医卫人员的配置,可为体育队单独配置一名运动康复方面的专家。必要时为学生早操活动提供资金支持。鼓励学生多参与到其中来。

参考文献

[1] 姜楠.大一新生早操开展现状及对策——以西安石油大学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9,5(6):70-71.

[2] 沈军.高校体育俱乐部模式探究——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0(3):356-360.

[3] 张静.“阳光体育”视域下的贵州省本科高校运动会的开展现状及改革方向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6.

[4] 罗少功.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理论研究[D].河北大学,2013.

中图分类号: G8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813(2019)10(b)-0174-02

DOI: 10.16655/j.cnki.2095-2813.2019.29.174

①通讯作者: 艾梦琪(1994,9—),女,汉族,湖南永州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学校体育学,E-mail:1104770018@qq.com。

标签:;  ;  ;  ;  ;  

高等职业院校早操开展情况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