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扮演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论文_黎芳君

角色扮演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论文_黎芳君

广州市增城区郑中钧中学

前言

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主要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教学单方面向学生灌输各类生物教学知识,课堂教学缺乏趣味性,且呈现出较强的抽象性,严重脱节于日常生活,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对此,有必要加强角色扮演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引导学生在角色扮演的学习实践中对知识模型进行良好的自主构建,增强学生对生物教学知识的学习体验,实现对高中生物教学效果的有效改善。

1.角色扮演教学法概述

角色扮演教学法,是指通过角色扮演,对教学知识进行学习体验,进而实现对教学知识内容的深入理解和全面掌握。角色扮演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要求教师深入考察教学需要,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将教材内容作为依据,对特定角色进行扮演,引导学生在扮演过程中增强学习体验,加深对教学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1]。该教学法的重点目标在于高效良好地完成某个特定的学习任务。教师在对教学具体目标进行明确设定后,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参与角色扮演或者从旁观察,引导学生实现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和有效掌握。

2.角色扮演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2.1合理选择活动内容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对角色扮演教学法进行实践应用,要合理选择角色扮演的具体活动内容,有效增强教学应用效果。通常,可选择高中生物教材中抽象性和复杂性较强的教学内容,进行科学设计,实施角色扮演。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角色扮演不只是对人物角色进行扮演,更多是对生物学知识中的相关结构进行拟人化处理,借助各类肢体语言完成对生物学知识的角色扮演[2]。例如,可由学生扮演染色体,并通过相关行动对染色体呈现出的行为变化进行表现,从而深入理解细胞分裂具备的特点。对角色扮演的课题进行选择,要确保课题具备充实的教学内容,并尽量选择呈现出过程性变化的生物知识。高中生物教材涉及诸多抽象性较强的概念以及原理,要通过角色扮演直观形象地对生物知识的内在联系以及发展过程进行动态展现,对抽象的生物学知识实施有效的形象化处理,增强生物教学的趣味性。另外,要引导学生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加强对生物知识的辩论区分,深入理解并有效掌握生物学的重难点知识。

2.2科学设计教学过程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对角色扮演教学法进行实践应用,要对具体教学过程进行科学设计。以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2中《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这一章节内容为例,采用角色扮演教学法展开课堂教学,设计的教学过程如下。

(1)对教材进行分析

遵循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可知,该章节教学内容具体要求是"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这就要求学生对该章节知识进行理解。亲代将遗传信息对子代进行传递,依靠DNA复制方式,子代对遗传信息进行表达需借助转录及翻译方式。对此,可确定该章节教学内容具体目标如下:一,对转录和翻译涉及的具体场所、相关模板、各类条件、实际过程以及主要结果进行区别;二,明确翻译过程需由信使、转运RNA以及核糖体进行协同作用;三,要借助相关数学方法,对碱基与氨基酸存在的具体对应关系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增强对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具体过程的体验学习,深入理解遗传信息的表达体现了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运动变化,并引导学生通过遗传密码深入理解生物多样性与共同性的良好统一[3]。

(2)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引导学生明确RNA以及DNA结构。教师首先要科学指导学生对DNA结构进行复习,巩固DNA结构的相关知识,诸如其基本单位、空间结构具备的特点以及主要连接方式等。在此基础上,通过类别,引导学生对核苷酸模型进行初步认识,并引导学生明确RNA结构与DNA结构存在的不同:RNA结构的五碳糖组成部分是核糖;碱基的组成部分不包含胸腺嘧啶,而是尿嘧啶;通常情况下RNA结构为单链,且相对短于DNA结构,通过核孔,RNA结构能实现从细胞核对细胞质的转移。据此安排如下角色扮演:由一个学生扮演核苷酸,其左右手分别表示磷酸和含氮碱基。该学生以其身体对五碳糖进行表示,通过系在腰间的一条带子连接下一核苷酸相应的磷酸。

组织8个学生对DNA结构进行角色扮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两个学生用右手拿着A卡片,两个学生用右手拿着T卡片,两个学生拿着C卡片,两个学生拿着G卡片。8个学生均将带子系在腰间,4个学生站成一列,用代表磷酸的左手抓住前一个同学腰间系着的带子,并将持卡片的右手平举起来。另外4个学生也按照这样的方式站成一列,但要遵循碱基相应的互补配对这一原则组织排列顺序。

对于转录过程,要先对相关前提知识进行出示,引导学生理解DNA向RNA传递遗传信息,表达基因。然后,引导学生理解DNA具备的双链结构以及RNA具备的单链结构。DNA与RNA两者传递遗传信息,要将DNA的一条链作为模板,并遵循碱基相应的互补配对原则。要组织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构建相关模型,实现对转录过程的表示。对DNA结构进行角色扮演,在此基础上,组织8个学生站成一排对DNA分子进行表示,从一端分开,站成两列,对氢键断裂进行表示。另外组织4个学生对4个处于游离状态的核糖核苷酸进行表示。此时,将站成一列的4个学生作为模板,遵循碱基相应的互补配对原则引导学生寻找各自正确的位置,由后一个学生伸出左手拉住前一个学生腰间系着的带子,构成互补的RNA单链,原有的双链结构DNA实现对原样的恢复。

对于翻译过程,教师要先对相关概念进行讲述,引导学生对翻译过程的实质进行理解,即将mRNA中存在的碱基序列翻译为蛋白质的氨基序列,要引导学生对碱基与氨基酸二者间存在的对应关系进行理解。引导学生对数学模型进行构建,并基于数学角度理解一个氨基酸相应的编码需要3个及以上的碱基,可形成64种组合,能实现与20种氨基酸的有效对应,据此将密码子概念引出,辅助学生理解一种氨基酸可能与多种密码子相对应。将密码子表作为依据,引导学生对翻译结果进行构建,明确RNA相应的碱基序列对氨基酸序列的决定作用。组织9个学生扮演核糖核苷酸,并引导学生站成一列,由后一个学生伸出左手拉出前一个学生腰间系着的带子,面向大家举起右手拿着的碱基卡片,呈现出AUGGAAGCA这样的碱基排列顺序,并将密码子表作为依据得知对应氨基酸为甲硫氨酸-谷氨酸-丙氨酸,组织3个学生对三个氨基酸进行分别扮演,并将氨基酸的具体名称写在纸片上贴在胸前。同时,组织3个学生扮演tRNA,并分别将UAC、CGU、CUU写在其胸前纸片上,每种tRNA仅能对相应氨基酸进行携带。例如,UAC相应的tRNA仅能对甲硫氨酸进行携带,CUU相应的tRNA仅能对谷氨酸进行携带,CGU相应的tRNA仅能对丙氨酸进行携带。mRNA与tRNA二者间也要对碱基相应的互补原则进行遵循,并将mRNA相应的碱基序列作为模板,由tRNA携带的氨基酸在相应位置上进行放置,并通过肽键对相邻氨基酸进行连接[4]。

3.开展教学反思评价

教师要注重开展教学反思评价,对转录及翻译过程进行清晰的直观展现,并引导学生巩固DNA结构以及RNA结构。在高中生物教学中,采用角色扮演教学,要注重合理安排时间,并引导学生预习教学内容。在角色扮演实施的具体过程中,要注重对各环节进行紧密衔接,并实施有效的综合调控,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进行灵活处理,并注重对学生反应进行关注,据此调整教学过程。

4.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对角色扮演教学法进行实践应用,要深入挖掘高中生物教材,合理选择活动内容,并科学设计教学过程,对教材进行分析,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还要注重开展教学反思评价,对学生在角色扮演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及时反馈和科学评价,有效增强角色扮演教学法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皮凤. 角色扮演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 新课程(下), 2018(6):173-173.

[2]薛建芳. 例谈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角色扮演法的运用[J]. 中学生物学, 2015, 31(7):24-25.

[3]乔焦. 角色扮演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行动研究--以高中生物必修1(有丝分裂)为例[J]. 昭通学院学报, 2017(a01):139-143.

[4]余丽娜. 谈角色扮演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 生物学教学, 2015, 40(10):21-21.

(本文是2018年广东教育学会"十三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角色扮演促进高中生物优质课教学的有效性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 GDES13617)

论文作者:黎芳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8

标签:;  ;  ;  ;  ;  ;  ;  ;  

角色扮演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论文_黎芳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