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语文教学的改革现状及对策论文_诸霞

浅析中学语文教学的改革现状及对策论文_诸霞

(四川省凉山州昭觉民族中学,616150)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而新课改的步伐已经在全国普及。正式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力度正在整个中国进一步的加大。因此,目前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较以前是有着非常大的起色的。尽管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成效是有目共睹的,但因这门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所以其改革力度就有一定的困难,而在改革的整个过程当中也会有一些问题出现。因此,怎样做才能使中学语文教学能够很好的适应当前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从而可以切实有效的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是此次实施中学语文改革的目的所在。基于此,本文对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的改革现状进行了探讨,并且提出了具体的对策,以期借鉴。

关键词:教育事业;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现状

引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化已主宰着二十一世纪,因此提高国民素质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国民素质教育的基础就是语文,因此,语文学科的这一重要性作用是不能够被我们所忽视掉的。经过国家对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政策的实施及近些年来对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后的实践,其改革取得的成效也是人们都有目共睹的。但从实践中仍然可以看出,中学语文教学的本质并未得到根本上的转变,更不用谈能够达到此次改革的要求了,追究其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应试教育。而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及模式并未真正落实下来是当前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中的根本问题。因此,教育者们怎样做才能够让此次的改革在应对应试教育的同时又能够达到此次改革后的成效,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中学语文教学的改革现状分析

(一)中学语文教学模式并未真正转变

1.中学语文教学思路仍然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

从新课程改革实施后,根据调查到的资料可以看出,在有些地方的中学教学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思路仍然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整堂课都是照着语文教材的内容从头到尾讲的。很显然,这样的教学方式,根本就没有创新的思路在里面,而这与中学语文教学的改革要求是相违背的。进一步来说,这样的教学思路对中学生在语文思维方面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

2.中学语文教学的渠道较为狭窄

从实施新课改后,据调查资料显示,有部分的中学在语文教学当中的渠道是较为狭窄的,而这一狭窄的教学渠道就体现在中学语文教材上。就调查到的情况看,部分中学用到的教材仅仅只是国家印发的那几本,每天所上的语文课也只有那么两节课或是三节课,但要知道,仅仅这样是不够的。因此,要想让中学语文的教学效益得到提高,从而更好的达到新课改的要求,那么在教学中所用到的这一狭窄教学方法是行不通的。如果在语文教学中不改变这一狭窄的教学渠道的话,在达不到新课改的要求的同时,还会使中学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得到严重的阻碍。

(二)对中学语文学科的认识不够深入

虽然新课改的改革力度在全国范围内扩大,但因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严重影响,部分中学的语文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只注重考试需要考到的内容,却忽视了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那它的真正意义就不只是考试要用到的内容了。正是因为教师对中学语文学科的认识不够深入,就导致中学语文教师忽视了语文学科的本质。由于中学教师对语文学科的种种忽视,其结果就是大部分的中学生语文基础内容根本不过关,语文素质普遍较低。我们应该清楚,我们的母语课就是语文课程,如果对语文学科的认识不够深入,对中学生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更谈不上要提高我国的国民素质了。

(三)对中学语文教材的设置不够合理

虽然时代快速的发展着,但我们学生所用到的教材一直都是停留在几十年前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现在社会就是因知识化、信息化的不断更新,学生接受及认识各种知识的能力也在快速提高,但教材远离了学生的生活,这就很难的引导学生的思想,同样只会使学生接受知识面的思维得到限制。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觉得语文课是一门无聊的课程,对语文课产生厌倦的情绪,慢慢就会对语文课失去学习的兴趣。

二、改变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现状的对策

(一)转变中学语文的教学模式

1.语文教师应该拥有新的教学思路

要想中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取得很好的成效,最关键的就是语文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而不仅仅只是在课堂上的照本宣科。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教师要有新的教学思路。对语文教学目标的定位、设计课堂教学方法以及课堂环节,这些都是语文课堂的教学思路。而这些教学思路的设计,都是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的,进而让学生对语文课感兴趣,不会再觉得语文课是一门无趣的课程,这样就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在语文课上的积极性,从而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思维的发展以及学生知识面的拓展。

2.应该拓宽中学语文的教学渠道

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的源泉,对语文学科来说,如果仅仅只是依靠几本有限的语文教材去应对应试教育的同时又能达到新课改的目的,那是很难做到的。新课改的要求就是需要语文教师对以往单一的教学渠道加以改变,从而使语文教学的渠道变得丰富多彩。我们必须知道,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其灵活性也是非常大的。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们教好教材上的内容,那是帮助学生打好基础,但同时也要做到不能只局限在教材中,而是可以将适合学生阅读的文字材料当做学生平时阅读的材料,从而让学生们有重点、有选择性、有目的性的去阅读这些材料。当然,材料的来源是很广泛的,可以是杂志、报刊之类的;也可以是一些经典影视作品之类的,等等。这样丰富的语文教学渠道,可以使学生的阅读量进一步的加大,对改变中学生在语文方面阅读量少以及知识面较为狭窄的情况是非常有利的,从而也达到了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目的。

(二)中学语文教师应转变语文教学的传统观念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部分的中学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的观念就是:只要中学生的语文成绩提高了,那语文的教学质量也就跟着提高了,而中学生的语文水平自然就会跟着提高。其实,教师的这种观念并不是十分的全面,因为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并不只是体现在中学生的语文成绩上。培养出中学生的语文素养,才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关键,并非只是应付考试。只有培养及提高了中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使他们拥有语文应用及探究的能力,才能使他们成为新时代德才兼备的人才。

(三)改变中学语文教材的设置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学生的思维也会有很大的改变,接受知识的方式也很自然的变化着。因此,中学语文教材的设置也应该有所改变。中学语文教材的设置应以学生为主体,从中学生的角度去改变,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发出中学生的想象力。就目前中学生的语文教材可以看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文言文这四大模块是语文教材的基本构成部分。因此,中学语文教材应该做到分层设置,然后是逐层深入,而并非是一概而论。

结束语

要想中学语文学科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并非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中学语文教学的改革,需要中学生对学习语文的思想得到改变以及他们自身对语文知识有着长期的积累。而在新课程改革的大力推广之下,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将传统教学中的优秀教学方式与现代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相结合,这样才能够让中学语文教学的水平达到此次新课改的成效。

参考文献

[1]高嘉阳.关于中学语文教学现状与策略的思考[J].才智.2014(28).

[2]薛秀娟.影视资源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整合与运用[J].才智.2017(06).

作者简介:诸霞,女(1986年2月—),回族,四川西昌人,本科学历,职称为中二,研究方向为中学语文。

论文作者:诸霞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9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7

标签:;  ;  ;  ;  ;  ;  ;  ;  

浅析中学语文教学的改革现状及对策论文_诸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