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建设与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加,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目前,我国的农业会资源还比较缺乏,农业用水比较困难,水利灌溉技术还有待提升,水利灌溉对农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为了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解决日益突出的矛盾,必须建设农业的基础设施,投入更多的资本和技术,研究最新的科学技术,提高农业的发展速度。本文主要阐述了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技术,针对我国水利工程的实施提出了施工技术和施工要点。
关键词: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施工
引言
随着我国水利工程的发展,地面灌溉在农业中的应用变得十分广泛。地面灌溉的优点是易操作,灌溉比较彻底,但是地面灌溉存在着不足,就是会浪费大量的水资源,这与可持续发展相悖。我国水资源匮乏,还有很多地方吃水困难,更不要说土地灌溉,因此,必须重视水资源的利用,实现节水灌溉工程,这种灌溉技术可以在地面灌溉优点的基础上,对水资源的利用率得到提升,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我国农业水利工程的发展。
1、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介绍
1.1主要方法
节水灌溉技术与一般的地面灌溉技术方法不同,可以结合作物的需水量进行灌溉,取得节水的效果。灌溉水利工程主要是将水送入土地中,让作物根系充分的吸收。从水进入作物的方式可以将灌溉分为四种方法,即地面灌溉法、喷灌式灌溉法、滴灌法和微灌法。(1)地面灌溉法。这种灌溉的方法是最原始也是现阶段农村应用最多的灌溉方式,可以评价一种灌溉方法是否节约用水。这种灌溉技术通过改进可以达到节水的效果,影响灌溉技术的要素主要有畦的规格、水的流量等,讲这些要素结合起来,就能发挥一定程度的节水效果。近年来,我国灌溉技术经常使用一些小畦来达到节水的目的。为了达到节水的目的,有时候也会采用闸门孔放水和输水,防止由于人工开渠而导致的放水口渗漏的问题。(2)喷灌式灌溉法。喷灌式灌溉法主要利用一些专业的设备,将水压增大,使水柱喷射出去,水喷入田地中,在空中形成小水珠。这种灌溉法主要应用在平原和丘陵地带,对于干旱类食物和蔬菜的灌溉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3)滴灌法。这是一种非常精细的灌溉方法,主要是将水通过塑料管直接输送到作物的根部,然后水从管中慢慢渗透到土地。这种灌溉方法可以提高水的利用率,达到节水的目的,只有在需要灌溉时才会灌水,灌水比较有针对性。(4)微灌法。微灌技术主要是将水通过管道送入田地,与滴灌技术比较类似,不同点在于微灌技术可以借助灌水装置,实现用最少的水去灌溉,是更加节水的一种技术。
1.2主要特点
节水灌溉水利工程主要建设的地方有:河流、海岸、湖泊。这些地方水资源丰富,可以达到灌溉的目的,但是在节水灌溉工程中会遇到一些不利因素,给节水灌溉工程造成阻碍。(1)施工地质环境复杂。在节水灌溉工程中面临的复杂环境比较多,给施工造成了难度。在节水灌溉工程中,首先是地质环境带来的阻碍,由于节水灌溉所处的位置,这些河流、海岸地质环境非常复杂,使得工程的基础结构变得复杂。因此,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施工中,一定要做大量的地质勘察,将施工的地点周围的地质进行详细的勘察,设计科学的地基。同时,节水灌溉水利工程还要有更高的要求,对挡水、防洪、灌溉发挥巨大的作用,因此工程质量必须符合要求,在施工过程中,要科学合理的进行设计,保证各项功能能够正常发挥的同时,工程的质量也是非常重要的。(2)气候与环境的影响。节水灌溉水利工程要正常进行,环境和气候的影响也非常大,增加了施工的难度。因为节水灌溉水利工程一般是选择水资源丰富的地方施工,要利用这些水资源,先要将水进行截流,使水资源形成水库,截流工程最好选择枯水期进行,这样对施工难度有所减少,截流之前还需要进行导流,将水资源导入预先设计的水库中。(3)节水灌溉水利工程的特点是总体工程量较大、固定点工程量较少、建设项目多,施工道路通常不会一帆风顺,水渠也弯曲不直,增加了施工的难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2.1水源井工程施工
在节水灌溉工程中,水源井工程是其基础的工程,这项工程主要是建设井房以及水源井,在建设井房及水源井时,一定要对施工地点的地质情况进行细致的勘察研究,保证地质构造适合建造水源井,还要对附近的水资源进行了解研究,如果水资源比较丰富比如湖泊、水资源丰富的河流等,可以直接尽心截流施工;如果水资源比较匮乏,就要想办法采取一些措施,先考察施工地点水位如何,地质环境适不适合建造水源井,找到合适打水源井的地方,然后采用工具进行打井。井房的设计建造必须严格按照施工标准进行。
2.2地下管网施工
节水灌溉技术另一个重要的工程项目解释地下网管的施工,地下管网施工直接影响水流的质量和流通的效率。如果地下管网没有设计好,会直接影响到水流到田地,造成资源浪费,因此,这项工程的技术也非常重要,要求非常高。施工人员在设计地下管网时,要充分的进行调研,了解施工地点的地质情况,做好数据的记录,并针对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做好建设方案。管道挖掘时,要注意管道的深度,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浅,如果太深,就不能发挥出节水灌溉的节水目的,还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如果太浅,就会大大减少作物对水的吸收。管道挖完之后就要对管道进行清理,主要清理管道中的杂物,保证水流的畅通,后期还要定期对管道进行维护,保证灌溉的效率,防止管道的损坏或者堵塞,避免水资源的流失,造成浪费。
2.3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施工是节水灌溉工程的重点内容,建造井房、建造渠道中都会用到,是节水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但是从实际的施工来看,在混凝土施工中很容易造成积水、边缝处理不当的情况,使渠道出现渗水的情况。因此,要在施工技术方面进行提高,还要严格把控施工材料,避免渠道出现渗水以及坍塌的问题。混凝土在生产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各种材料之间的比例搭配符合要求,搅拌时间也要进行严格的控制,科学合理的安排搅拌的顺序,保证混凝土可以符合质量要求。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之前,要将渠道的各项装置、模板固定好。浇筑完成之后,要对混凝土的原料单进行核实,保证混凝土是按照严格的比例、顺序和时间进行搅拌的,提高工程的质量。
2.4质量控制措施
为了发挥出节水的功能,在节水灌溉施工中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工程好没有开始之前,必须对施工单位的施工方案进行严格的审核,对施工地点的地质进行详细的勘察,施工方案必须合理科学,确保施工方案的可行性之后才能进行施工。第二,要制定紧急情况的预案,若出现紧急情况,要有对应的应急措施,施工设备必须完善,符合施工质量的要求标准,还要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避免施工单位或个人出现偷工减料,要严格按照施工流程进行,不可随意更改施工顺序和细节,要制定施工的标准,加强施工的管理工作和监察工作。第三,在完工之后,要对施工工程质量进行监察和审核,对有质量问题的地方要进行及时的修缮和处理,加强与监管部门和质量部门的配合,做好对工程质量最后的评价。
结束语
总而言之,节水灌溉工程要重视先进技术的引进,采用先进的施工设备,提升整体的施工技术,才能保证施工的顺利完成,提高节水灌溉技术的效率,最大程度的发挥节水的功效,保证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另外,节水灌溉施工必须做好施工现场的监督力度,保证工程的质量,从而避免水资源的浪费,达到节水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安玲.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刍议[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6(08):113-115.
[2]李永强. 黄河三角洲田间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4.
[3]孙文轩. 北京市水务技术标准体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
论文作者:江学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4
标签:节水灌溉论文; 水资源论文; 工程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地质论文; 技术论文; 目的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