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生态城市;规划分析
引言
生态城市首先是一种现代社会的新型社会关系,是建立在人类对于人与自然关系深刻认识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保证社会、经济、自然可以协调发展。生态城市的主要目的就是保证经济、社会以及环境实现协调化的发展,可以更好地改善目前的生态环境质量,从而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但是在目前的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生态城市规划一般会直接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而无法实现有效的发展,因此,在城市生态文化观的引领之下,要不断地进行现代城市的规划设计优化,可以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自然生态良好的全面化发展,可以真正地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城市规划中进行生态城市规划的必要性
1.1社会生态化必然趋势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衣食住行得到了提升,综合素质水平也不断提高。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能够幸福快乐地生活和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进行生活。所以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城市规划过程当中紧密的结合生态城市建设来进行规划和引导,可见城市规划在生态发展过程当中是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
1.2经济生态化发展要求
一个城市的发展潜力与城市规划当中的生态城市建设相关联,经济的增长也会根据人们生活环境的好坏来直接捆绑生态城市发展规划。现如今在评价一个地区的经济好坏时,主要看的是一个地区总体资源的利用水平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2我国城市规划建设以及生态环境现状
我国的城市规划建设主要是从城市未来经济发展的角度入手,因此对于城市生态环境并没有给予相应的重视,这导致我国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水土流失以及人口增长过快问题。城市的资源过度紧张,城市垃圾增多,城市产生了更多的废水和废气,导致城市及城市周边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虽然已经开始注重对城市的环境保护,国家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仍旧有一些人,对于环境污染漠不关心,导致目前的城市环境问题仍旧十分严重。
3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具体应用
3.1精心设计生态城市规划方案
生态城市在规划设计环节,需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保证生态环境不被损坏,制定出城市发展蓝图,要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历史文化环境等都不会被破坏。在设计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合理的平面规划设计,同时需要做好城市的空间轮廓线的布置,就是完成廊道、交通网络的布置,可以适当地增加廊道绿化面积,可以组合成为完整的城市绿化网络系统。在实践中进行斑块设计,比如中心公园、绿地广场以及绿化带等,要合理地进行绿化的布置,此外,生态城市设计要综合考虑到历史文化、民风民俗等因素,让现代城市也能够表现出大自然的气息,可以更好地享受科技所带给人们的便利,建立更加完善的城市生态产业系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保护城市湿地,加强海绵城市建设
城市湿地系统是城市天然自净能力的关键性部分,其中包含了水、土壤、湿生植物等,对于城市生态环境可以更好地实现调节与平衡,使得人们的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可以调节城市气候条件,避免发生严重的旱涝灾害。天然湿地面积的急剧减少,湿地功能的持续下降,极易诱发自然灾害,对于城市生态环境干扰能力比较强,严重阻碍了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海绵城市建设是解决城市内涝、水环境污染、城市热岛效应的有效途径,是未来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结合湿地系统、加强“海绵城市”建设,实现控污、防灾、雨水资源化和城市生态修复等综合目标,保护和利用城市绿地、湿地、水系等空间,优先利用绿色基础设施和科学结合雨水基础设施,恢复城市良性水文循环,保护或修复城市的生态系统。
3.3城市原有的生态系统进行升级改造
在进行城市生态规划建设的时候,对于已经被破坏的生态系统,需要进行合理的人工干预,确保原有生态系统的逐级改造和不断升级。原本的生态系统受到人类影响而破坏,依靠原本的恢复能力,无法实现快速的恢复。因此可以介入人工手段,提升生态系统的改造水平,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逐渐恢复。另外进行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需要做好自然景观和生态景观的保护,合理利用高新技术,充分利用可再生绿色能源,全面推动现代化城市建设和发展。
3.4全面地运用好自然生态条件
在生态城市实际规划环节之中,工作人员一定要以城市的现实状况作为参考依据,系统而充分地运用好自然生态的条件。与人工搭建的生态机制相比,天然形成的生态系统拥有更为突出的效用,所以要尽最大程度地保护好自然生态系统,同时对其进行优化升级,以此充分地发挥出它的生态效应。在现实生态城市规划环节里,人们要更多地采用太阳能、风能和水能等可再生性绿色能源,使其可以服务于生态城市的构建。
3.5城市交通规划的生态化
我国城市由于人口众多,造成城市中的交通运输资源严重负荷,这也会诱发对城市大气的污染问题。所以,工作人员应该对此运用优先公共交通的手段,在整个城市交通运输网络中,逐步培养其各位民众的公共交通优先观念,同时在政策和条例上加持对于公共交通的投入,引入竞争机制来加速来做好城市交通的规划工作,由此实现公共交通优先的目的。
结语
总之,城市规划设计中引入生态城市规划理念,需要充分考虑到城市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空间,需要合理地布置绿化面积,以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的目的,充分地保证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有效地降低环境污染问题,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积极地推动城市的高速发展,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杰.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3):26.
[2]张伟.城市规划中的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9):53.
[3]刘娟.浅谈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J].建材与装饰,2015(49):121-122.
[4]陶彩虹.谈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32):788.
[5]邵德超.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0):3342.
[6]GBT51255—2017,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
论文作者:岳静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
标签:城市论文; 生态论文; 城市规划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城市建设论文; 生态系统论文; 湿地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