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池塘养鱼产量的秘籍_池塘养鱼论文

提高池塘养鱼产量的秘籍_池塘养鱼论文

提高池塘养鱼产量的秘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池塘论文,秘籍论文,产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池塘养鱼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使用的养鱼方式,目前产量约占淡水养鱼的60%以上,具有投资小、收益大、见效快、生产稳定等特点。但每个养鱼户的生产条件、技术条件、资金实力、抗风险能力不同,合理的产量目标必然不同。产量目标越高,养殖密度越高,鱼病发生儿率越高,风险越高。最适合养鱼户自己的才是最合理的。

多品种混养,增加养殖种类

鱼类的栖息水层和食性不同,养殖草食性鱼类搭配滤食性、杂食性鱼类,实施草鱼、团头鲂、鲢鱼、鳙鱼、青鱼、鲤鱼、鲫鱼、罗非鱼、美国斑点叉尾鮰等品种的混养,可全面而合理地利用天然饵料,有效地利用水体空间,维持养殖生态环境,提高饲料利用率,增加产量。

青饲料来源方便应多放草食性鱼类;肥料来源方便池水肥的应多放鲢鱼、鳙鱼、罗非鱼及部分鲤鱼、鲫鱼;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好,养殖技术水平较高可提高放养量,反之就要控制放养密度了。

早投饵、投足饵

鱼类一般在冬季也摄食,只是摄食量因气温水温低而少一点,如果不投饵,就会消耗体力养分,使鱼退瘦,所以要提早投饵,保证使鱼每天吃饱吃好。投喂时坚持实行“四看四定”的投饵方法。四看:看季节、看水色、看天气、看鱼的活动情况。四定:即定质、定量、定时、定位。

早中晚巡塘,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每天要注意观察掌握天气、水色以及鱼的活动情况经常加入新水调节水质,加水宜在上午,最迟不要迟于下午5时。晴天傍晚不宜加水,以避免引起上下水层提前对流,反而会促使鱼浮头的发生。增氧机械的开启时间原则上也应该控制在凌晨5时至中午2时以前为宜。另外还要始终保持池塘良好的生态环境,防止池水转浓发黑、变质发臭、鱼类缺氧浮头等。当水质过肥,水质浑浊,透明度小时,水深1米的池塘每亩每次用20~25千克的块状生石灰化成浆后全池泼洒,可以澄清水质,调整池水pH值,防止水质老化。

基肥最好采用有机肥,施用时间宜早,冬季干池清塘后就可合理施肥,约占全年施肥量的50%~60%,大约是150~250千克。有机肥在施用前,最好先将肥料封闭发酵、腐熟后再施入鱼池,这样既不会污染水质,又能较快地被水体生物吸收利用。

一是严格消毒,坚决执行“三消”原则即鱼塘、鱼种和食场消毒。二是坚持每天早中晚3次的巡塘,仔细观察鱼进食及活动情况,发现异常及早采取措施。三是定期投喂药饵。如用大蒜素、中草药、抗生素等拌饲料投喂,以增强其抗病能力。四是对池塘内所养的鱼长期进行鱼体消毒、杀虫。将杀菌、杀虫的药用棕片或编织袋捆扎成束,挂在食场附近或池塘进水口处浸泡,利用泡出的药液扩散到全池,可以起到很好预防鱼病的作用。五是下塘前草鱼要注射疫苗,下塘时用4%的食盐水浸泡鱼种10~20分钟。每月用渔用敌百虫0.2PPM或硫酸铜0.5PPM溶水后全池泼洒一次,杀灭寄生性病源。

联系电话:0871-3126725

标签:;  ;  ;  

提高池塘养鱼产量的秘籍_池塘养鱼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