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敖汉旗建设用地变化与经济发展相关性研究论文

赤峰市敖汉旗建设用地变化与经济发展相关性研究

田丽云

(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山东济南 250358)

摘 要: 以赤峰市敖汉旗为研究区域,通过分析2008—2014年间赤峰市敖汉旗建设用地变化情况和经济发展状况,建立建设用地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建设用地变化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建设用地与GDP、固定投资资产、人均生产总值呈正相关;建设用地变化对经济的影响表现为促进经济增高,加快经济的发展速度。

关键词: 建设用地;经济发展;相关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持续增加以及社会的进步,土地资源的纯粹利用已成为过去式。土地资源与经济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从世界各国历史发展来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之间普遍存在着耕地面积减少而非农建设用地扩大的必然过程和规律[1]。很多研究证明显示,在工业化、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建设用地面积的增加与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有着紧密的相关性。施毅超等在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变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中发现,耕地流失率与GDP递增率呈现“S”型变化,建设用地递增率与GDP递增率呈现抛物线倒“U”型变化[2]。2008年,刘敏等在研究土地利用变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中发现,耕地面积随着GDP、固定资产投资及第二、三产业生产值上升而减少,建设用地面积呈增加趋势[3]。2008年,张毅定性和定量地分析了山东省济宁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的关系,并预测了随经济变化各类土地的变化情况[4]。2009年,姜海和曲福田利用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定量分析了江苏省不同发展时期建设用地变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5]。2012年,姚远对中国经济增长与耕地资源变化计量进行了分析,探究了经济增长对耕地的依赖程度[6]。在经济发展、城镇化建设中,了解土地利用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可以充分集约利用土地,保证土地的持续高效利用。

事发数天后,有以色列官员透露,萨科齐给内塔尼亚胡发来一封私人信函,重申两人“友谊”;同时,奥巴马也致信内塔尼亚胡夫妇,借悼念内塔尼亚胡岳父亡故,奥巴马问候道:“我们与你们俩一同思念和祈祷。”

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为研究区域,对建设用地与生产总值GDP、固定资产投资和人均生产总值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探究建设用地变化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

现阶段,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因病返贫情况屡见不鲜。这对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 研究区概况

1.1 研究区域 敖汉旗位于赤峰市东南部,燕山山脉东段,地理坐标为北纬41°42'~43°11',东经119°32'~120°54'。东临通辽市奈曼旗,西接朝阳市建平县与赤峰市松山区,南与北票市、朝阳市区相连,北与翁牛特旗隔老哈河相望,全境总面积8235.71km2。敖汉旗地处中温带,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各地降水量分布趋势是从南向北减少,降水量在310~460mm。自2005年撤乡并镇后,敖汉辖1隔苏木,7个镇,7个乡:新惠镇、长胜镇、下洼镇、四家子镇、贝子府镇、金厂沟梁镇、四道湾子镇、兴隆洼镇、丰收乡、萨力巴乡、牛古吐乡、古鲁板蒿乡、玛尼罕乡、木头营子乡、敖润苏莫苏木。

主要选取赤峰市敖汉旗2008—2014年的数据进行研究,数据来源于《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年鉴》和敖汉旗工作汇报文件。利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GDP、固定资产投资、人均生产总值与建设用地面积变化的相关性。通过回归方程的形式描述和反映它们的关系,可以准确把握变量受其他1个或多个变量影响的程度。

3.1 建设用地与生产总值GDP 如图2所示,建设用地变化与GDP的相关性非常强,经相关分析,相关系数为0.991>0.01,呈正相关,关系模型为:y=0.0056x+27962(y为GDP,x为建设用地面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总产值中所占比重大,建设用地是第二、三产业发展的基础。建设用地总面积的增加促进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产值增加,推动社会发展。建设用地面积的扩张,使城镇化建设加快,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图1 2008—2014敖汉旗国第一、二、三产业生产总值

建设用地面积的变化与经济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经济发展推动敖汉旗的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城镇化的发展,使人口向城镇聚集,人口的增加带来土地需求的增加,兴建厂区和住宅。建设用地的增加是经济快速增长的直接反映。

表1 2008—2014年土地利用变化情况

续表1 2008—2014年土地利用变化情况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2 经济发展概况 敖汉旗近年来经济持续增长,敖汉旗地方工业发展较快,已形成冶金、建材、饮料、农副产品加工4大主体产业。据统计,敖汉旗2008年国民生产总值已达到713734万元,2014年国民生产总值已达到1565296万元,比2008年增长119.311个百分点(图1)。

3 建设用地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分析

从图1可以看出,敖汉旗的3个产业的生产总值都呈现增加趋势,且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比第一产业快。2014年,第一产业的生产总值为404226万元、第二产业的生产总值为674742万元、第三产业的生产总值为486328万元,比2005年分别增加了83.697个百分点、133.459个百分点、137.624个百分点。从而可以看出,敖汉旗正处在经济发展上升阶段,经济结构向多元化转变;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快、驱动因素多样化的特点,不断地推进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的集约化、规模化,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城镇化、工业化的建设对建设用地的需求不断的增长。土地利用情况在2008—2014年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结果见表1。

2007年无锡供水危机后,国家下决心进一步治理太湖,2008年出台了《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以减污治污为中心,以节水调水为手段,工程措施与社会管理相结合,对太湖流域进行综合治理和管理。《条例》明确太湖流域管理应当遵循全面规划、统筹兼顾、保护优先、兴利除害、综合治理、科学发展的原则,并赋予了太湖局统筹协调、监督和管理职责。

对于孔子已经评价过的人物,司马迁常常是直接采取孔子的评价,例如称吴太伯为“至德”,称微子、箕子、比干为殷之“三仁”,称董狐为“良史”,赵盾为“良大夫”,子产为“古之遗爱”。这些都是孔子已经评价过的人物,司马迁便因袭孔子的观点,直接以孔子的评价作为自己的评价。而对于孔子以后或者孔子所未评论到的人物,司马迁也非常善于使用孔子留下来的概念来进行评价,如评价吕不韦为“闻”,评价万石、建陵、张叔为“君子”,评价田叔“居是国必闻其政”,这都是借用孔子留下的现成概念或标准来评价人物。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孔子的评价标准也是司马迁的重要价值尺度,甚至取舍褒贬都与孔子一致。

图2 2008—2014年建设用地面积与GDP的关系

3.2 建设用地与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高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推动着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固定资产投资在2008—2014年年平均增长18.92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年年增长,拉动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对工业化、城镇化和城镇扩大建设都有很大的贡献。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也带动了固定资产投资的提高,从而引起土地资源在不同产业之间的重新分配,促使土地利用结构发生变化[7],在土地利用方面呈现为建设用地面积增加。

图3 2008—2014年建设用地面积与固定资产投资的关系

建设用地总面积的增加会促进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从图3可以看出,建设用地与固定资产投资之间的相关性,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系数已达到0.947>0.01,呈正相关,关系模型:y=0.0075x+28770(y为固定投资资产,x为建设用地面积)。建设用地的增加说明建设项目已落实,带动固定资产投资的提高。建设用地规模的扩大和固定投资资产的提高两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彼此推进发展,进而提高经济的发展速度以及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

3.3 建设用地与人均生产总值 人均生产总值是确定经济发展阶段不可缺少的具有综合性的核心指标[8],可以较为可观的反映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程度。经对敖汉旗2008—2014年的人均生产总值与建设用地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如图4所示。由图4可知,建设用地面积与人均生产总值的相关系数,呈正相关性,其关系模型:y=0.2606x+29112(x为建设用地面积,y为人均生产总值)。可见,随着建设用地面积的增加,带动了人均生产总值的快速增长。

图4 2008—2014年建设用地与人均生产总值的关系

4 结论

综上分析发现,建设用地面积变化与地区GDP、固定资产投资、人均生产总值都具呈正相关关系,建设用地规模扩张推动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速度的提高,吸引资产投资,经济发展要素逐渐扩散,使敖汉旗的综合实力持续增强,经济发展结构日趋合理,工业经济稳中有进,第三产业快速提升,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从发展趋势来看,土地利用资源与经济发展长期存在着矛盾。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只有做到合理的利用土地,才能使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琦,金继红,张坤,等.日本和韩国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关系实证分析及启示[J].资源科学,2007(02):149-155.

[2]施毅超,牛高华,赵言文,等.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J].经济地理,2008,28(06):982-985,994.

[3]刘敏,赵翠薇.贵阳市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关系[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3):110-114.

[4]张毅.山东省济宁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关系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2):282-285,319.

[5]姜海,曲福田.不同发展阶段建设用地扩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与响应[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19(01):70-75.

[6]姚远,李效顺,曲福田,等.中国经济增长与耕地资源变化计量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2,28(14):209-215.

[7]张颖.区域土地资源配置与社会经济发展[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06):93-97.

[8]高洪深.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22-233.

Study on the Relevance of Construction Land Chang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Aohan Banner of Chifeng City

Tian Liyun
(School of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Jinan 250358,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Aohan Banner of Chifeng City as the research area.Through the change of construction land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Aohan Banner of Chifeng City from 2008 to 2014,establishing the impact mechanism of construction land change on economic development,analysing the impact of construction land change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is area.The results show that construction land h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GDP,fixed investment assets and per capita GDP.The impact of the change of construction land on the economy is to promote economic growth and speed up economic development.

Key words: Construction land;Economic development;Correlation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 F30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05-0077-03

作者简介 :田丽云(1993—),女,内蒙古赤峰人,硕士,研究方向:GIS应用。

收稿日期: 2019-01-10

(责编:张宏民)

标签:;  ;  ;  ;  

赤峰市敖汉旗建设用地变化与经济发展相关性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