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班主任应如何关爱留守儿童论文_黄妍春

农村小学班主任应如何关爱留守儿童论文_黄妍春

黄妍春 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茅岭镇中心小学 538000

【摘要】我国的社会经济在不断的向前发展着,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在农村,很多的父母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挣更多的钱,而离开家乡,到外地打工,这样就使得很多孩子和家里的老人生活在一起。农村老人本来就年纪大了,正是需要人照顾的时候,不仅仅子女没有在身边照顾老人,老人还要帮助子女照顾孩子。由于老人年纪大了等方面的因素,不能对孩子及时进行照顾,也不关心学生的学业问题,这就使得留守儿童存在很多的问题。班主任则应当根据班级留守儿童具体情况进行关爱照顾。

【关键词】留守儿童 乡镇小学

中图分类号:G62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9)05-255-01

随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乡村剩余劳动力不断融入城市务工,农村中青年夫妇成为进城务工的主力军,把孩子留给老人或亲属监护已形成了常态化,在小学教育中涌现出相当比重的留守儿童的特殊群体。他们长时间的脱离父母的关爱和教育,部分孩子出现了内向、孤僻、自卑、顽皮任性、逆反心理等多种问题,导致他们有的不愿意融入同学群体,有的不爱学习,有的甚至逃课等不良现象。为小学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为此,班主任要把留守儿童学生群体作为学生管理教育工作的重点,要给予他们特殊的关爱,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才能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波,及时纠正他们思想上存在的问题,修补他们的感情缺失引起的不良心理,使他们改正缺点,振奋精神,勤奋学习,积极向上,融入班级的群体,是小学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对我们班主任工作能力和素质的综合考量。

1 当下乡镇小学留守儿童心理状况的分析

家庭环境影响是儿童教育的开端,家长是儿童启蒙教育的第一位教师,家长日常的举止言谈,生活习惯等对儿童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留守儿童家庭的“缺陷”,势必导致儿童教育失去重心。

(1)留守儿童长期父母不在身边缺少母(父)缺少亲情的关爱是特殊性格形成的主要原因。儿童在父母的关爱中成长,享受母(父)爱的温暖。在沟通中得到鼓励和安慰,在父母言举止言谈中获取生活常识。为他们了解社会起到了引导作用。由于委托监护人多数是孩子爷爷奶奶及外婆外公,文化层次参差不齐与年龄的代沟,缺乏沟通方法和正确指导能力,是导致留守儿童学生群体家庭教育失误的主要因素。如:儿童之间活动的分歧,课间活动中受到的委屈,学习上的困难等诸多纠结,不能向亲人诉说,日积月累势必给孩子的性格带来不利影响,导致他们性格孤僻,任性或自卑等多种不良心理表现,严重的影响了儿童的健康成长。

(2)祖辈把孩子视为掌上明珠,过度宠爱是留守儿童形成生活奢侈的主要因素。对晚辈的娇惯是中国人的传统,6加1的宠爱模式,误导孩子产生享受型的生活方式,比吃比穿,不比学习,只想所得,不想付出,在各项活动中,独来独往,唯我独尊,使他们的性格出现了扭曲,是我们留守儿童学生群体中表现突出的问题,也是我们在班级管理中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班主任要爱生如子,率先垂范,成为他们成长的引路人

为留守儿童学生群体付出诚挚的关爱,弥补他们情感缺失。言传身带,积极引导,纠正他们性格的扭曲。小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的丑与美还没有识别能力,班主任不仅是他们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是他们健康人格培养人。

(1)班主任为留守儿童学生付出的特殊关爱,是做好留守儿童教育的前提。留守儿童学生群体他们远离父母,缺少亲情关爱。由于监护人年龄差距和祖辈的文化层次、教育方法及情感方面的差距,势必造成沟通的困难,为此,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为留守儿童群体付出特殊的关爱,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把握他们在校期间的思想情绪,学习状态等各方面情况,搭建好与监护人及学生家长沟通的桥梁,有针对性的做好家访工作,跟踪他们离校的活动情况,形成学校家庭教育的合力,切实掌握每一位学生的思想脉搏,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思想和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父母般的关爱,成为他们心目中“临时父母”才能打开学生心扉,抓住学生的心理,找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心情舒畅,积极向上,健康成长。

(2)班主任的率先垂范的言传身带,做好留守儿童群体的模仿一面镜子。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就告诫我们班主任的身体力行,表率作用重要性,班主任的工作特点是大部分活动在班级学生中间。班主任的举止言谈、着装打扮、工作态度等都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班级工作处理,要公平公正,一视同仁。课堂提问,要考虑全面。辅导答疑,不留死角。把关注留守学生作为关注的重点,使他们体会到自己在老师心中的重要位置,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控能力,从孤僻自卑,不求上进,唯我独尊等阴影中解脱出来,培养他们良好的团队意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奋发向上的精神,势必对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3 建立和谐向上的班级风气,为留守学生群提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就告诫我们班级同学之间互相影响力。打造和谐向上的班级风气是留守学生群体培养教育的最有利环境。留守儿童学生群体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缺乏识别能力,容易接受不良风气的侵袭,为此,班主任要把握统筹全局,拨正班级发展前进方向。抓好典型,以点带面,帮扶后进,不留死角,鼓励中间,比学赶超,形成积极向上的竞争意识。特别是要为留守学生群体做好一对一的结对帮扶工作,发挥“近朱者赤”的效应。使他们在学习上有帮助,在活动中有伙伴,在困难时有沟通,使他们提高班级整体意识,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为此,班风不仅是学生精神面貌的具体体现,也是是班主任老师政治素养、工作水平、人格魅力的真实写照,班主任是班级的发展前进的掌舵人。

小学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开端,班主任老师肩负新时期留守儿童学生的特殊群体启蒙教育工作。我们要以无私的关爱为切入点,得到学生的认可。以率先垂范工作精神,为他们树立榜样。结合实际,大胆创新,为学生打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为他们提供自我表现,发展的空间,为他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圆满完成社会、家长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参考资料

[1]王建宪.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策略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3(9).

[2]杨艳红.谈小学班主任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3(2).

论文作者:黄妍春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9年5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5

标签:;  ;  ;  ;  ;  ;  ;  ;  

农村小学班主任应如何关爱留守儿童论文_黄妍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