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的经济正处在飞速发展的状态,各行各业都在提升自己的现有水平,尤其突出的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但是同样它也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和发展要求。目前,我国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不断增加,为保证高速公路的质量必须完善山区复杂地理区域的高速公路施工技术以及质量监控工作。本文分析了山区高速公路总特点,并提出了有关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的方法,一般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交通运输业;复杂地形;高速公路;质量监控;施工技术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区域经济也不断发展着,尤其是近些年,我国实行西部开发政策,使产业的中心逐渐蔓延到中西部地区。一些山区地理位置严峻,地形复杂,高速公路在这些山区的覆盖里程逐渐增加,这是发展形式所趋。但是这一交通施工技术以及质量控制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因此,保证山区的高速公路达到合格的质量审查和行车的安全关键在于能否采用合理又先进的道路施工技术
1.山区地带高速公路的特点
由于高速公路建设的地理条件限制,是的山区高速公路与平原高速公路有着极大的不同,因山区由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受地形、地质和水文条件的影响,使得其高速公路也有着独特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受到山区地形等因素的阻挡,高速公路常常要蜿蜒曲折设计,这样高速公路的转弯较多,使公路的里程数增加。
(2)受山区陡峭的地势影响较大,在山区的高速公路地段,所处的地势较为陡峭,这些地方又因风化以及流水的侵蚀,再加之岩体的剪应力受到施工的影响而增加,这样所形成稳定的岩层就很少,直接会导致山体存在较多的不完能定性因素。所以,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还要进行大量护沟和护坡工作,另外,不断完善排水设施,保持水土,保护并营建大面积的植被。
(3)受到山区地形地质的影响,高速公路建设要根据近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以及充分考虑较大的落差,使得要填埋或者是深挖的地方很多,造成施工的工程量浩大。
(4)因为山区地势起伏很大,高速公路建设工作中要修建大量的隧道以及路桥来减少因地形给高速公路带来的影响,较多的形式是路桥相间,这样就使整个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大比例地出现桥梁和隧道,其总长度也在高速公路的总长度上占有很大的比例。另外,高空作业常常出现,这样使得山区高速公路的建设中存在很多的不安全因素。
(5)受到地理位置的影响,使得施工环境的交通很不便利,这样,造成材料、设备等施工必需品的运输成本增大。
2.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的相关施工技术
加强地质勘探是保证山区高速公路建设质量合格以及环保达标的关键因素,地质勘查时贯穿在整个高速公路建设中的环节,尤其是在设计施工以及运营方面更为突出其重要性,它所提供的数据为施工技术的分析和制定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
2.1地质勘查设计过程
工作人员应该充分认识到地质条件这一客观存在与自然环境中的自然因素,并尊重对应的山区地质条件面临的实际问题,勘察设计以及施工都得考虑地质因素,遵守自然法则,保证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对周围自然环境的保护。
2.2做好地质选线工作,遵守选线原则
地形和地质是影响山区高速公路选线的主要原则,在选线阶段要尽量收集该地区的地质资料,采用地理信息技术,通过卫星遥感提供的资料,进行工程地质图以及地质灾害相关分布图的编制,以初步评估该地区的地质条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在线路的选线中,需要根据所有收集到的资料及时做到现场工作的勘探和调查,并反复地对比现实情况与资料提供的信息,以便选出地质条件最好的地段以及地质灾害最少以及工程对地质环境影响最小的施工路线,始终贯彻山区地质选线原则。此外还应该减少山区土地的占有面积。
2.3合理设计施工图
根据地质勘查设计中的基础,已经对该山区的高速公路整个沿线上的地质条件有了基本的了解,但却没有达到整个工程设计的施工条件,所以,还要合理的对施工图进行设计,详细查明施工地区的地质条件,利用调查、坑探等各种技术手段查明当地的岩体的组成和分布等,分析在整个路线的纵横方向上出现的地质变化。
2.4道路施工过程
在施工阶段应该根据一定施工原则,把设计阶段中无法完成或是没有细致、准确、全面查清的地质条件,尽可能在施工阶段得到最有效的勘察补充。但是,在施工过程小红也会有新的地质问题出现,在这种情形下,也绝不忽视补充勘查工作,可以视施工中的勘察工作为设计中勘察工作的补充。因此,勘察应该始终运行在山区高速公路设计和施工过程中。
3高度重视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的质量控制
3.1控制高填路堤的施工质量
在设计师,应对高路堤进行稳定性验算;高路堤填筑前仔细进行工程地质勘查,彻底处理下卧层确保地质承载能力;通过试验检测选择适宜的路基填料;严格执行路基施工规范,加强对密实度的控制与检测;加强对高路堤的沉降观测与监控;加强高边坡的超前防护。
3.2控制桥梁的施工质量
对桥梁特别是大型桥梁采取施工控制措施是确保桥梁施工宏观质量的关键措施之一,也是桥梁建设的安全保证。大型桥梁施工控制的最基本要求是确保施工中结构物的安全,其次必须保证结构物的外形和内力状态符合设计要求。此外,必须建立完善有效的控制系统才能达到预期的控制目标。
3.3控制公路隧道的施工质量
将隧道开挖及初期支护质量、对到防排水施工质量、隧道施工监控测量作为主要质量控制目标,严格实施信息化施工,公路长达隧道主要是按新奥法设计和施工,新奥法的基本特征是采用现场监控量测信息来确认和修改于设计的依据,并对隧道施工方法、断面开挖步骤及顺序初期支护参数等进行合理调整;加强隧道地质勘查,超前预报水文地质情况。对开外工作面前方一定距离施工水文地质条件进行验证,及时超前预报,有的放矢地采取应对措施,预报内容是尽可能采取各种手段探明前方可能出现的坍塌、冒顶、涌水、溶洞断层、瓦斯等地质灾害,并分析七对工程施工的影响程度;安全生产,制定情况预案。必须建立健全一系列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组织管理体系,层层检查落实,每个生产环节都要严格遵守国家和行业有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确保人员和工程安全;综合治水。路隧道防排水工程遵循以排为主,防、排、截、堵相结合的综合治理原则,对地表水、地下水妥善防治。
4.结束语
在山区高速公路的兴建过程中,要因地制宜,根据山区的实际境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相信随着中国山区高速公路的发展,将会有更多的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经验以及质量控制方法应用到实际中来,带动山区的经济发展,进一步促进中国叫用运输行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JTJ064-98公路工程地质勘查规范[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
[2]霍明.建设生态公路考虑的几个问题.见: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公路勘察设计技术论文集[C].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1-8
[3]孔祥金.当今山区公路边坡治理新技术.见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公路勘察设计技术论文集[C].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1:226-229.
[4]王新宇.浅论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的设计、施工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7).
论文作者:姚明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8
标签:山区论文; 高速公路论文; 地质论文; 条件论文; 隧道论文; 地形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