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与关节感染患者的临床护理论文_董翠英

骨与关节感染患者的临床护理论文_董翠英

董翠英(广西钟山县妇幼保健院 542699)

【摘要】总结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技巧及方法。主要包括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静脉选择、进针角度及进针方位、负压原理在穿刺过程的应用、针头的固定对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护理人员从这五个方面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减轻患儿痛苦和减少护患矛盾。

【关键词】 小儿 头皮静脉穿刺 成功率【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6-0177-02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临床上应用较广的一项护理技术操作,它对于小儿疾病的治疗起到了重要的和特殊的作用。减少重复穿刺,不给患儿带来不必要的痛苦,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提高护理质量,可以改善护患关系,大大减轻护理工作量,有利于护理学科的发展[1]。下面根据笔者从事多年儿科护理工作经验,简单分析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几个方面。

1 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中,操作者的心理素质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穿刺成功率。错误的认知和不良情绪直接影响护士穿刺时的心理活动和操作质量[2]。情绪高时,穿刺成功率高,反之,穿刺成功率低。因此,要求护士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操作时一定要保持平稳的心理状态,集中精力,做到一次穿刺成功。

2 穿刺静脉的选择2.1 选择静脉是保证穿刺成功的第一步,小儿头皮皮下脂肪少,宜寻找(1)正中静脉:正中静脉在颅冠缝起于静脉网,汇成正中静脉后沿额骨表面在近中线处垂直下降,是头皮静脉中较大的一支,粗短而直,易固定,暴露较明显。(2)额浅静脉:额浅静脉具有不滑动,容易固定,暴露明显,是头皮静脉输液最佳部位,但静脉较细,穿刺难度大。(3)颞浅静脉:颞浅静脉在颞筋膜的表面,颧弓根的稍上方,外耳门的前方,静脉粗,但皮下组织疏松,较难掌握。(4)耳后静脉:耳后静脉位于耳廓后方,静脉较粗,略弯曲,但易滑动,不易掌握深浅度,加之患儿多动,不易护理。

2.2 识别静脉的方法:静脉微蓝色,易被压瘪,回血成暗红色;动脉有波动,不易压瘪,回血成鲜红色,挤压时局部呈树枝分布状苍白,回血且不回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一摸:有些血管在头皮里,可摸到浅钩,是被压瘪的静脉,剃去头发后显现;二看:对于头皮静脉而言,宁可选择细而直的血管,尽量不选择虽粗但静脉分支较多的血管,因为小儿头部在穿刺时较难固定,分支较多的静脉在进针过程中容易刺破血管,导致失败;三观察:头皮静脉在皮肤表面若隐若现,可用拇指或棉签进行局部推压,在局部皮肤苍白的同时进行观察,容易找到隐匿的静脉,观察其走向。

3 进针角度及进针方位的选择患儿的头皮静脉情况各不相同,进针角度及进针方位的选择要根据血管的具体情况而定。对于细小浅静脉或血管充盈不良者,进针角度应小,约10—15°左右,且进针速度要稳、慢,以免过快刺破血管。对于回血慢或无回血时,要准确判断针头刺入血管时的落空感,以及针头在血管内推进时畅通无阻的感觉。对于皮下脂肪厚,血管较深者,进针角度宜稍大,约30°左右。在血管条件好的情况下,建议采用头皮静脉正方位30°角进针。由于血管条件好,能使针梗进入血管部分较长,这样既能明显减轻患儿疼痛,针头又不易脱出血管外,可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和血管的重复使用率[3]。

4 负压原理在穿刺中的应用为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时,建议采用负压原理,双人操作时采用注射器抽吸法,即5ml 注射器抽吸生理盐水接头皮针,排尽空气后1 人穿刺,当针头完全刺入皮下后,另1 人轻轻回抽注射器形成一小负压,见回血后停止,轻轻注入少量生理盐水确定针头在血管内后,连接输液管固定针头;单人操作时,首先排尽输液管内的空气,关闭调节器,在输液管前端反折并挤去液体0.5m l,左手小指和无名指夹住输液管反折处,右手持针进行穿刺,当针头斜面完全进入皮下时,即松开输液管反折处,使头皮管腔内的压力明显低于静脉压力,形成一小负压,再继续进针,见回血后即停止,打开输液管开关,固定针头。负压穿刺法可快速回血,避免盲目再进针,也避免头皮针进入血管而无回血或退针时有回血或继续进针而穿刺血管壁,减少重复注射的次数,节约穿刺时间,特别对急、危、重患儿赢得抢救和治疗的最佳时机,减轻患儿痛苦,增加了家长及患儿对护士的满意度和信任感[4]。

5 针头的固定小儿头皮针固定得牢,可减少患儿的痛苦,同时可减轻操作者的工作量,保证治疗顺利进行[5]。小儿头皮针的固定需要4—5 条胶布,分别为:第一条固定针柄,如针柄悬空时可在针柄下垫一个干棉签头;第二条固定针头和针眼部,第三条V 型向上、向前交叉固定针头,第四条将头皮针绕圈后,固定在耳廓或无头发的头皮上。如患儿因哭闹或应用退热药物引起头部出汗影响胶布固定时,可用长胶布围头固定。

6 小结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是临床上重要的给药途径,特别是危重患儿,一次穿刺成功是临床护理质量的一项要要指标,它为患儿争取抢救时间。

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善于总结经验,不断提升穿刺技术,穿刺时要有穿刺成功的信心,沉着和稳定的情绪,正确选择穿刺的静脉,掌握穿刺技巧及固定方法,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成功率,不仅能减轻患儿痛苦,减少医疗纠纷,同时也可增加护理人员本身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1] 白翠云肖凤英. 影响小儿静脉输液成功的因素分析. 国际护理学杂志[J]..2006.25(10):800-802.[2] 王冬梅. 护生心里干预对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 护理实践与研究[J]. 2010.7(7):104-105.[3] 李惜珍 林佳玲 黄丽侬.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角度及方位的选择. 临床护理杂志[J]. 2010.9(1):80-81.[4] 陈淑萍. 负压穿刺法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及护理 . 当代医学[J]. 2011.17(23):120-121.[5] 高志.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技巧探讨. 中国医药导报[J]. 2011.8(1):91-92

论文作者:董翠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3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4

标签:;  ;  ;  ;  ;  ;  ;  ;  

骨与关节感染患者的临床护理论文_董翠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