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学龄前儿童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防控效果论文_缪江萍

【摘要】目的:观察学龄前儿童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防控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68例学龄前期手足口病相关资料,分析学龄前儿童手足口病流行特征,总结学龄前儿童手足口病防控效果。结果:68例患儿多为3岁以下学龄前男童、发病时间多集中第二、三季度,实施系统学龄前儿童手足口病防控干预后患儿及家长自我护理能力(ESCA)得分明显高于防控干预前(P<0.05)。结论:学龄前儿童手足口病的发生具有季节性且多为3岁以下学龄前男童,及时实施系统防控可极大程度提升患儿及家长自我护理能力。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手足口病;流行特征;防控效果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患儿主要临床症状为口腔黏膜以及手足出现大小不一的疱疹,若未及时行有效治疗少数患儿可引发心肌炎、肺水肿等并发症[1]。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68例学龄前期手足口病相关资料,从而分析学龄前儿童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并总结学龄前儿童手足口病防控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7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68例学龄前期手足口病患儿一般资料如下:男(38例)女(30)比例为19:15,年龄最小为出生后5个月,年龄最大为6岁,中位年龄为(3.32±0.22)岁,参与本次研究的患儿居住地均在本市且属于常驻人口。排除标准:(1)排除中途转院患儿。(2)排除合并先天性认知障碍患儿。(3)排除临床诊疗资料不全的患儿。

1.2方法

收集并分析参与本次研究患儿一般资料,患儿入院后均行系统防控干预,(1)健康教育:向患儿家长发儿童手足病相关宣传材料,促使患儿家长了解手足口病病因、症状以及临床防控手段,告知患儿入院后各项诊断结果,并结合既往病情控制良好案例,安抚患儿家长情绪。(2)日常生活指导:嘱患儿家长对患儿玩具定期清洗、消毒,在日常生活中协助患儿养成勤洗手的习惯,告知患儿不要他人公用毛巾。在夏秋两季、儿童手足口病高发季节应减少去公众聚集场所,此外患儿家长应对患儿日常饮食进行控制,防止手足口病经食物进行传播。

1.3观察指标

(1)参与本次研究的学龄前儿童手足口病流行特征。

(2)观察比较参与本次研究学龄前儿童手足口病防控干预前后患儿及患儿家长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情况,本次研究参考ESCA量表,该量表包括自我护理技能、自我责任感、自我概念以及健康知识水平等四项维度,总分为172分,总分越高表示患儿及患儿家长自我护理能力越高。

1.4统计学处理

SPSS21.0软件系统处理相关数据,()表示的数据用t 检验,(%)表示的数据用χ2检验,P值低于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参与本次研究学龄前儿童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具体情况如下:68例患儿中有42例患儿年龄≤3岁,有26例患儿年龄在3-6岁,年龄≤3岁患儿所占比例明显多于年龄在3-6岁的患儿(61.74% VS 38.26%)。参与本次研究的学龄前儿童手足口病患儿相比对比如下:男(38例)女(30)比例为19比15,男童数量明显多于女童。有48例患儿为第二、三季度入院,有20例患儿为第一、四季度入院,第二、三季度入院患儿所占比例明显多于第一、四季度入院患儿(70.59% VS 19.41%)。由此可见,学龄前儿童手足口病多集中在年龄≤3岁的儿童,男童发病率高于女童,且本病多发于第二季度与第三季度。

2.2观察比较参与本次研究的学龄前儿童手足口病流行病患儿及其家长防控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变化情况,具体情况(见表1),防控干预后患儿及其家属ESCA量表得分明显高于未实施系统防控干预前,且数据经t值验证数据差异明显。

表1 学龄前儿童手足口病流行病患儿及其家长防控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变化情况 [χ±s、n]

3讨论

手足口病临床常见肠道致病菌类型为EV71、 CoxA16,上述肠道病毒主要传播方式为经消化道以及皮肤接触性传播,该病患儿感染后可在较短的时间内起病,患儿口腔黏膜、手掌以及脚掌等部位可出现米粒样疱疹,局部疼痛剧烈,疱疹周围有红晕,疱疹透明、内有少量液体,现代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本病患儿可伴有咳嗽、流鼻涕、呕吐等不良在症状,绝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但有少数患儿疾病可噶站为肺水肿、心肌炎,因此分析学龄前儿童流行病学特征,对降低学龄前儿童手足口病发生率,提升患儿及其家长自我护理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2-4]。

本次研究显示学龄前儿童手足口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特点以及年龄分布特点,第二季度与第三季度即夏秋两季为本病好发季节,主要见于3岁以下儿童,由此可见,本病的发生与儿童免疫力具有一定的联系,此外男童发病率高于女童。对于学龄前儿童手足口病患儿入院后应及时行系统防控,一般情况下患儿家长担忧患儿病情可出现躁动、焦虑等负面情绪,对此医护人员应先稳定患儿家长情绪,而后通过口头宣教、发放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实施健康教育,从而使患儿家长了解学龄前儿童手足口病传播途径,促使患儿家长认识到良好卫生习惯的形成对学龄前儿童手足口病患儿病情控制的重要性,继而提升学龄前儿童手足口病患儿防控干预效果。

参考文献:

[1]唐晓琳.学龄前儿童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防控效果[J].中国卫生工程学,2018,17(4):543-544.

[2]王春荣,李文茹.儿童手足口病疫情及预防控制措施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23):356-357.

[3]陈晨.儿童手足口病疫情及预防控制措施探讨[J].双足与保健,2019,28(13):105-106.

[4]张树武.儿童手足口病传染防控面临的挑战与应对[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33):163-164.

论文作者:缪江萍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  ;  ;  ;  ;  ;  ;  ;  

分析学龄前儿童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防控效果论文_缪江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