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调畅气机法论治慢性肾功能衰竭论文_于世韬1,王圣治2(通讯作者)

从调畅气机法论治慢性肾功能衰竭论文_于世韬1,王圣治2(通讯作者)

1.辽宁中医药大学 辽宁沈阳 110032;2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辽宁沈阳 110032

【摘 要】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以脾肾亏虚为本,毒邪内蕴为标,病机关键是气机升降失调。治疗时应注重标本虚实兼顾,故调畅气机法可贯穿疾病治疗的始终。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调畅气机法;中医治疗

慢性肾功能衰竭简称慢性肾衰,是各种慢性肾脏病进行性发展至终末期的最终结局 [1]。中医根据其临床表现,属“水肿”、“癃闭”、“溺毒”、“关格”等病范畴。中医认为,一切疾病的发生都与气机失调密切相关。慢性肾衰的发病主要责之于脾肾亏虚,毒邪内蕴,而气机升降失调是本病发病的关键,故调畅气机在慢性肾衰的治疗中尤为重要。

1 脏腑气机失调与慢性肾衰发病的关系

《素问?六微旨大论》云:“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景岳全书?疾病类》又云:“气之在人,和则为正气,不和则为邪气,……故百病皆生于气。”由此看出,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人的生命得以延续的根本动力。若气机不畅,则百病使生。慢性肾衰便是脏腑气机升降出入无序的结果[2-4]。

1.1肺失宣降

肺为“水上之源”,在水液代谢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故《素问?经脉别论篇》中言:“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若肺失宣降,水道不利,则浊气无法通过肺的肃降下行至肾与膀胱而排出体外,从而导致水肿、少尿,甚至癃闭。

1.2胃失和降

《医学棒喝》曰:“升降之机者,在乎脾胃之健运。”《脾胃论?天地阴阳生杀之理在升降浮沉之间论》说:“饮食入胃,而精气先输脾归肺,……以滋养周身,乃清气为天者也,升已而下输膀胱,……为传化糟粕,转味而出,乃浊阴归地者也。”说明脾胃为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精气输布赖脾气之升,浊气排出赖胃气之降。脾胃气机升降有序,才能保持“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的生理状态。反之,“胃逆而水不能藏,是以遗溺;脾陷而木不能泄,是以癃闭。”﹙《四圣心源》﹚[5]。

1.3肝失疏泄

肝主疏泄,调畅三焦气机,促进脾之运化水湿,肺之布散水津,肾之蒸化水液,以调节水液代谢。肝气条达,气机通畅,气顺则水液运行通畅;反之,肝气失于疏泄,三焦气机不畅,则水液运化受阻,易形成瘾闭。故《灵枢? 经脉》云:“肝足厥阴之脉……一是主肝所生病者……遗溺、瘾闭。”

1.4肾失气化

《素问?逆调论》云:“肾者,水脏,主津液。”肾脏对水液的蒸腾和气化作用在水液运输中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肾中肾阴和肾阳平衡协调,使肾对水液开阖有度。若肾失气化,开阖无度,就会引起水液代谢失常,若阖多开少,水液内蓄,则见尿少,水肿等病变;水液久积不化,易生湿毒、水毒、痰毒,入络则化生瘀毒,导致关格、癃闭等疾病的发生。

1.5 心肾失交

《格致余论?相火论》中指出:“人之有生,心为之火,居上;肾为之水,居下。水能升而火能降,一升一降,无有穷已,故生意存焉。”说明心肾相交,心火必下降于肾温煦肾水,肾水必上济于心制约心火。若君火不足,不能下温肾阳,命火衰微,气化无权,水气泛滥则发为水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正如《伤寒论翼》云:“若君火不足,则肾液之输于心下者,不能入心为汗,又不能下输膀胱,所以心下有水气也。” [6]

2脏腑气机失调与慢性肾衰毒邪内蕴的关系

《金匮要略心典》言:“毒,邪气蕴蓄不解之谓”。慢性肾衰日久脾肾两虚,气化无权,湿水痰瘀弥漫三焦,久则酿为湿毒、水毒、痰毒、瘀毒等浊毒之邪;毒邪留滞,影响气机升降,三焦气化不利,亦可助长浊毒之邪性。因此,毒邪既是脏腑气机失常的病理产物,又可作为致病因素而影响脏腑气机运动,损耗脏腑之气,使正气亏虚而易招致外来邪气,邪气内外相合而使病情缠绵难愈,甚至加重病情。

3 调畅气机法在慢性肾衰治疗中的应用

3.1 提壶揭盖,宣通肺气

“提壶揭盖”法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提壶揭盖”法常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通等疾病,而广义的“提壶揭盖”法是指宣上焦,而通下焦的治病之法[7]。肺与大肠相表里,《中西汇通医经精义?脏腑之官》中说:“大肠所以能传导者,以其为肺之腑,肺气下达,故能传导。”可见,以“提壶揭盖”之法治疗慢性肾衰,通过宣通肺气,使浊气随汗液排出体外;在宣肺的同时,亦可改善肺之肃降功能,大肠之传导功能,使浊毒下降并通过大肠排出体外。

3.2 调和脾胃,升降有序

《脾胃论?脾胃盛衰论》曰:“善治者,惟在调和脾胃。”慢性肾衰以脾肾亏虚为本,通过调理脾胃,以补后天而养先天,一则脾升胃降的功能得以恢复,升降有序,从而阻断湿浊的化生;一则胃纳脾运功能恢复正常,脏腑得以滋养,发挥正常功能,正气充沛,从而延缓慢性肾衰的进展[8]。

3.3 疏肝理气,调畅气机

慢性肾衰常因肝气郁结,横克脾胃而致病情反复发作,而久病不愈,气机不调易致肝气不舒而加重病情,故临床治疗本病应注重疏肝气、畅气机,以达到“气行则血行水运”的目的[9]。

3.4 交通心肾,温肾化气

湿、浊、痰、瘀等毒邪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阻碍三焦气机,使慢性肾衰缠绵难愈。若心肾正常相交,则水火阴阳平衡;肾阳得心阳之温煦,气化有权,有利于毒邪的消除。

3.5 和解少阳,通利三焦

《辨证录》对于“关格”的治疗指出:“用和解之法,和其半表半里之间而胆木之郁结自通。”慢性肾衰中后期,正虚邪盛,病机错杂,此时选用“和解法”不失为良策,取小柴胡汤加减,和解少阳,转运枢机,通利三焦,平衡阴阳 [10]。

慢性肾衰是一种复杂难治的临床综合征,通过调畅气机之法,使气机升降出入有序,三焦水道通利,扶正而不助邪,祛邪而不伤正,恢复脏腑阴阳平衡,从而延缓慢性肾衰的进展。

参考文献:

[1]葛均波,徐永健,梅长林,等.西医内科学[M].第八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524.

[2]许文,马晓燕.调气法论治慢性肾衰[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1):117-118.

[3]肖良祥.从气化理论辨治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

[4]邱静,何学红.黄元御“一气周流”与慢性肾功能衰竭[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4,28(12):97-99.

[5]黄元御. 四圣心源[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112.

[6]刘禹,金礼,姬赐详,等.运用交通心肾理论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心血管病变浅析[J]. 四川中医,2012,30(12):19-21.

[7]刘羽飞,宋立群.“提壶揭盖”法在慢性肾衰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43,46.

[8]汪伟,丁晶,段雷.从脾胃气机升降理论论治慢性肾衰[J].吉林中医药,2013,33(9):894-897.

[9]王圣治,刘明.刘明教授运用调畅气机法治疗慢性肾衰的经验[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6):1142.

[[10]盛梅笑.试谈小柴胡汤及类方在慢性肾衰治疗中的运用[J].四川中医,2012,30(9):137-139.

通讯作者:王圣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研究方向: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的中医治疗.

论文作者:于世韬1,王圣治2(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8

标签:;  ;  ;  ;  ;  ;  ;  ;  

从调畅气机法论治慢性肾功能衰竭论文_于世韬1,王圣治2(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