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社记者采访艺术分析论文

报社记者采访艺术分析论文

报社记者采访艺术分析

杜 楠 李 铎

(秦皇岛日报社,河北 秦皇岛 066000)

摘 要: 报社记者采访过程中不仅需要与受访者进行沟通交流,还要取得对方信任,在这个过程中,记者采访的技巧和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在实践过程中,记者要善于换位思考,将自己置身于受访者的位置进行思考,在此基础上进行提问和沟通,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采访结果。

关键词: 换位思考;报社记者;采访艺术;倾听

报社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要深入事件发生地,与当事人或者目击者进行现场沟通交流。并通过与当事人或者目击者的采访来获取事件的发生过程及其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以准确生动的语言进行表述,形成一则新闻[1]。在这个过程中,报社记者的采访技巧将直接影响到其整体新闻报道效果。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我国已经全面进入微时代,这值得传统新闻传播模式受到一定挑战,这种情况下报社记者的采访技术更加重要。

一、信息时代对新闻传播概述

近年来,我国信息技术得到迅猛发展,并逐渐与传统行业实现深度融合,这个过程从根本上改变了各行各业的发展和方向,并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就新闻传播来说,传统的报社新闻传播受到来自网络媒体和自媒体的巨大冲击,尤其是自媒体利用手机等智能终端设备进行新闻的简单传播,这种传播模式利用互联网和手机等设备实现了高速和大范围的效果,而且其传播速度远远超出传统纸质媒体。这种情况下,传统报纸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即时性受到较大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到传统报社传媒的受众。

另一方面,近年来,人们阅读新闻和接收新闻的方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们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促使人们倾向于通过手机等智能设备获取新闻信息,而不愿意阅读新闻报纸,这个转变是基于信息化的高度发展出现的,对传统新闻媒体的传播产生了较大影响。人们通过手机设备获取信息,一方面非常便捷,只需要打开相关软件或者网页就可以进行新闻阅读,另一方面,通过手机等智能设备阅读新闻,除了传统的文字内容以外,还有大量的图片信息内容和,部分新闻甚至还有事件发生过程的视频,因此其新闻信息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得到大幅强化,这也增加了人们进行手机阅读新闻的主动性和倾向性。这个过程对传统报社新闻传媒具有较大冲击,因此对报社新闻记者的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面对信息时代新闻传播的新闻方式和途径以及人们新闻获取阅读方式的转变,报社记者要积极转变思想认识,积极适应新时期新闻传播的新的要求和规律,对自己的工作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满足新时期新闻采编传播的需要。报社记者首先要提高新闻敏感性,从海量的新闻信息中善于发现具有新闻价值的内容并对其进行深度挖掘,最后以丰富的方式进行呈现,提高新闻信息的整体质量,提高普通受众的阅读需求,最终有效提高报社传媒的权威性、即时性和实效性,为增强信息时代报社传媒的影响力提供支持,为进一步扩展报社新闻阅读群打下基础。其次要积极学习信息时代新闻信息传播的内在规律,要掌握对应的传播方式,比如利用微博和微信公众号进行新闻传播,利用这种新型平台实现新闻的传播,有助于扩大读者群,提高报社传媒的整体影响力,实现良好的新闻传播效果。

二、换位思考对报社记者采访的积极作用

(1) 有助于增强新闻采访的深度。新闻当事人或者目击者经历了相关事件以后,往往会出现强烈的倾诉欲,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报社记者通过换位思考,掌握新闻当事人或者目击者的心理状态和思想动态,在此基础上设计相应的采访问题,有助于采访的顺利开展,有助于争取当事人和目击者的信任,从而促使当事人和目击者与记者进行深入交流,这无疑将强化采访的深度和广度,有助于取得良好采访效果。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利用换位思考,可以帮助记者准确掌握被访者的心理动态和情绪变化,为引导采访按照预定轨迹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从而实现良好的采访效果。

(2) 有助于规避新闻采写的主观性。新闻的一个功能就是准确还原事件发生过程,准确呈现事件原貌,为了达到这个效果,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就需要通过与当事人和目击者进行深入交流,掌握事件发生的整个过程及其细节,避免将个人主观判断加入新闻内容中。在这个过程中,记者在采访当事人与目击者的时候,通过进行换位思考,可以促使记者避免从个人主观情感和角度出发提问,有助于促使当事人和目击者以个人角度准确还原事件发生全流程,帮助记者掌握事件的原貌,为保证新闻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打下基础。

(3) 有助于贴近新闻事件的原貌。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要尽量还原事件全貌,准确传递新闻信息。在采访过程中,记者通过换位思考,能够将个人置入具体的事件发生环境中去,这样就可以帮助记者准确掌握相关的关键环节和内容,从而针对当事人或者目击者进行提问,这个过程有助于记者通过采访准确还原新闻事件发生的始末,并将其中的细节准确呈现出来。促使新闻报道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和效果。这种新闻也更容易引起读者共鸣,为进一步提高新闻报道效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构图上,画面下方主要以波浪状的水纹为主体,示意着海洋和沙滩,是为了表现一种惬意的状态,点缀在海洋上的海鸥成“s”型分布,稳固整个画面的平衡。为了避免两者的波纹雷同,我选择用不同幅度的波纹来表达,这样也就将画面分成了三个大的色块。画面上方则是花园,为了使画面中呈现疏密对比,我选择在花园这一部分这了一些更为细致的装饰。而为了保持画面的均衡,我也在画面下方做了零星的,遇上方呼应的装饰。整个画面呈现一种轻松、愉悦的活跃氛围,并且动静结合,十分生动。

三、提高报社记者采访技巧的路径探究

3.1 国内外ELBWI的存活率比较 近年来随着新生儿NICU救治理念与技术的不断提升,ELBWI的存活率较前明显提高,病死率下降,本研究通过回顾性临床病例分析研究,比较前后两阶段的ELBWI的生存状况,得出相同结果。尤其是在后一阶段期间,ELBWI的放弃率大大降低。但总体上ELBWI存活率仍很低(34.4%),与发达国家差距甚远。美国[1-2]大样 本 研 究 分 析 结 果 示 ELBWI存 活 率 在67%~92%,而印度[4]有报道2001年ELBWI存活率57%。从上述情况来看,我国对ELBWI的救治管理需进一步提高,其中对ELBWI放弃率高也是影响其存活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1) 增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和道德素养。新闻记者自身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是影响到其新闻报道质量和效果的一个关键因素,其中专业素养是其从事采访、新闻编写、报道的关键要素,而职业道德是影响到其新闻选材、编写方式、报道内容的关键因素。基于此,为了从整体上提高新闻记者报道的专业性、科学性、有效性,需要记者在工作过程中自觉强化个人专业素养,也就是要从新闻采访的专业角度出发,增加各个环节的工作技巧和专业性,为顺利完成采访打下基础。此外,记者还需要注意强化个人的职业道德,这关系到采访过程中实施换位思考的科学性、实效性和准确性,是促进采访工作顺利开展的一个关键要素,也是帮助记者通过采访获取新闻事件全貌的关键。要注意在工作过程中强化个人的职业道德,将其贯彻到实际工作过程中去,为实现良好的新闻采访效果提供支持。

(2) 善于倾听,拥有足够的耐心。记者在工作过程中要善于与人沟通交流,尤其是在与新闻事件当事人和目击者进行交流的过程中,要善于从对方的角度出发,理解其心理状态并做好情绪安抚,从而有效取得对方的信任,在此基础上才能顺利完成采访工作。部分记者在采访过程中缺乏耐心,没有站在对方的角度进行思考或者观察,这使得其采访以及提问往往难以得到对方的有效回应,进而严重影响整体新闻编写的质量和效果。

(3) 从被采访者的视角进行新闻采访。为了更加全面深刻反映事件真相,记者要尽量多采访当事人和目击者,从多个方面了解事件发生全程,并对其进行逻辑思考,最终得出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及其内在逻辑。为读者准确呈现新闻事件本身。基于此,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要注意从受访者角度出发,进行换位思考,在此基础上设计对应的问题,一方面取得受访者信任,另一方面利用这个过程准确还原事件,从而为实现新闻编写打下基础,为提高新闻的权威性、即时性起到积极作用。

四、结语

换位思考,是报社记者的采访艺术,也是其提升新闻报道感染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技巧之一。站在被采访者的角度,站在读者的角度进行新闻采访和报道,真正地融入新闻事件当中,学会倾听,能够帮助报社记者获取到更多的新闻真相,规避采访中容易出现的主观性错误。换位思考将是报社记者未来采访过程中的重要技能要求之一,做到换位思考并非易事,但是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增强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也成为报社记者采访的重要目标之一。

稳定型冠心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冠状动脉存在固定狭窄或部分闭塞的基础上发生需氧量的增加。其中冠状动脉痉挛和微循环障碍也参与其中,但稳定型心绞痛在一些诱发因素下可以部分转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其主要发病原因是由稳定的斑块发生侵蚀或破裂,继发血小板聚集,因此稳定型心绞痛的抗血小板治疗也是必不可少的,有相关专家就此进行论述。

参考文献:

[1]白帆.融媒体时代报社记者采访技巧的提升路径探究[J].传播力研究,2019(21):123.

[2]刘增伟.关于如何提高报社记者新闻采写能力的思考[J].传播力研究,2019,3(16):118.

[3]吴晓霞.换位思考——报社记者采访艺术略议[J].国际公关,2019(05):30.

中图分类号: G2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5079 (2019) 21-0063-02

作者简介: 杜楠,女,汉族,河北秦皇岛人。研究方向:新闻采访。

其他作者简介:

李铎,男,汉族,河北抚宁人。研究方向:新闻摄影。

标签:;  ;  ;  ;  ;  

报社记者采访艺术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