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发展的马来西亚和韩国--福建省政府访马韩国代表团报告_福建省府论文

快速发展的马来西亚和韩国--福建省政府访马韩国代表团报告_福建省府论文

快速发展中的马来西亚和韩国——福建省政府代表团出访马来西亚、韩国的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来西亚论文,韩国论文,福建论文,快速发展论文,省政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应马来西亚福建社团联合会和韩国大韩商工会议所的邀请,以福建省常务副省长王建双为团长的福建省代表团,于1996年8月12日至28日访问了这两个国家。

此次出访的主要目的是:(1)出席在马来西亚举行的第二届世界福建同乡恳亲大会;(2)举办马来西亚——福建投资洽谈会;(3)举办’96福建投资贸易(韩国)说明会;(4)考察访问两国有关机构和企业,探讨和寻求新的经贸合作机会。

代表团一行所到之处都受到两国政府有关部门和经济、企业界人士及其有关团体的热烈欢迎和友好接待,并得到了中国驻马、韩使馆和国家贸促会驻韩代表处的大力协助,我们总的感觉是:这次访问很有必要,很有意义,也很成功。

一、马来西亚和韩国社会经济的基本情况

马来西亚和韩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快我们早已听说。十三天的访问考察,所见所闻,使我们对这两个国家的社会、经济情况有了更系统、直观的了解。

1.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马来西亚土地面积33万平方公里,人口1950万人。七十年代以来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1970年至1990年GDP平均增长6.7%,1991年到1995年第六个大马五年计划期间进一步提升到8.7%;人均GDP由1970年的1106元马币增加至1995年9780元马币(约折4000美元)。更为显著的是,马来西亚的稳定、快速增长速度是在低通货膨胀下实现的,二十多年来全国通胀均控制在4%以下,1995年仅3.4%,这种低通货膨胀是发展中国家中所罕见的。

韩国土地面积9.9万平方公里,人口接近4500万人,1962年全国GNP23.6亿美元,人均87美元,出口总额仅0.41亿美元。朴正熙执政以来,实行计划主导型经济发展模式和重化工业优先的发展战略,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汉江奇迹”。1962—1985年,GNP年平均增长8.3%,1986—1995年平均增长达7.8%,1995年全国GNP接近4000亿美元,人均接近1万美元,出口总额高达2600多亿美元。

韩国是世界公认的“四小龙”之一,马来西亚是新“四小虎”之首。两国在经济成长取得非凡成就的同时,也成功实现了社会目标。其城市建设、公共基础设施、科技文化等方面都已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2.产业优势相当明显。

韩国和马来西亚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视培植和扶持优势产业,并不断调整产业结构,而且发展起点高,眼光放得远。

韩国能源98%靠进口,主要工业原材料都靠进口。针对本国资源短缺的国情,配合实行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和重化工业优先的发展战略,辅之以配套完善的产业政策,经过三十年的努力,韩国已成功地建立起以几大企业集团为主体,以钢铁、造船、汽车、电子、石化、纤维、有色金属等优势产品为支柱,并在国际市场具有相当竞争力的产业部门。据介绍,目前三星、现代、大宇、金星和鲜京5家企业产值就占全国GNP的53%,排名前30名企业产值占全国GNP的80%以上。如目前半导体集成电路日处理能力接近4万块(6英英寸标准晶片),居世界第3位;乙烯年生产能力已达300多万吨,居世界第5位;钢铁生产能力达3000多万吨,居世界第6位;汽车年生产能力300多万辆,居世界前10位。其中仅大宇汽车年生产能力就达100多万辆,相当于我们全国所有汽车企业的总产量。我们参观的三星集团的一个生产电视机的工厂,人员只有3000人,年生产彩电达500万部。随着国际经济竞争的加剧和本国经济形势的变化,韩国正在调整产业结构。据介绍,九十年代中期,韩国出台新“经济政策”,选定30个主要企业集团做为政府重点扶持对象,以“提高国际竞争力”。其中前10大企业集团分别选定3个重点行业,4—6家骨干项目;后20个企业集团选定2个重点行业,2—5家骨干项目。据悉这些项目将享受到政府的许多优惠政策。

马来西亚自八十年代以来,尤其是近五年来着力发展以新兴技术为重点的电子、电器、石化、油脂化学及基本金属制品等资金、技术密集型工业,整个经济结构已由原来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等初级产品为主转为以主要用于出口的多样化制造工业产品为主。制造业出口额1995年已达590亿美元,其中电子与电器出口额占65.7%。油脂化学在亚洲仅次于日本。新型材料、橡胶、木材制品等工业也具有竞争优势。在第七个五年计划期间(1996—2000年),马来西亚政府致力促进与发展外销导向、高附加值、资金与技术密集型产业,鼓励国内外投资者把资金投向电子、电器、机械、通讯、钢铁、汽车等工业。目前正在建立从吉隆坡至新机场方圆750平方公里的多媒体超级走廊,并规定在此走廊区内兴办先进通讯、电脑等高新技术产业的企业享受多项优惠政策。

3.经济发展具有潜力。

韩国现任总统金泳三九十年代初就提出了《开创21世纪的新韩国》的主张。1993年就任总统后,即宣布实施“新经济政策”,主要目标是要在2000年跨入发达国家行列,成为世界经济大国。据有关方面预测,1996—2000年经济增长率将为6%左右,到2000年,GNP将达8233亿美元,人均17593美元。根据这个目标,韩国在经济、社会包括体制改革等方面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现有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也比较完善发达。据世界经合组织预测,二十一世纪韩国有可能进入世界七大强国之列。

马来西亚第七个五年计划经济增长率预计为8%,并计划吸收外资1540亿美元。目标是要在2020年迈入高度发达国家行列。据日内瓦“世界经济论坛所”出版的“1994年世界竞争力报告”,马来西亚在国际竞争力方面,在非OECD国家中仅次于新加坡和香港名列第三位。其在国内经济力量、政府因素、国际化、财金与经济管理方面都获极高的评价。马来西亚政治稳定、民族和谐、劳动力素质高、基础设施完善。据了解,不管是本国的企业家还是外来投资者都普遍认为投资建设的软硬环境都较理想。到目前为止,已有50多个国家的3000家国际性公司到马来西亚投资。96年上半年,仅制造业方面就批准385个项目,总投资68亿美元,其中外资近40亿美元。预计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马来西亚仍是吸引外资的热点区域,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仍将保持稳定高速发展势头。

改革开放17年,我省经济社会取得瞩目成就,与自己的过去比较变化巨大。但与这两国比较,我们觉得不仅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大,且在基础设施、劳动者素质、行政管理等各方面的经济社会软硬环境都有相当差距。

二、马来西亚的第二届世界福建乡亲恳亲会和投资贸易洽谈会情况

第二届世界福建乡亲恳亲大会于8月16日至18日在马来西亚风光秀丽的浪交怡岛召开。这届大会从规模到影响都大大超过94年在北美召开的第一届大会。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福建团体40多个、3000多人出席这次大会,我省9个地市和有关部门100多人参加。更值得一提的是,大马总理马哈蒂亲临并为大会开幕剪彩,还做了近半个小时的即席演讲。一些政府部长和地方官员也参加了会议。三天的恳亲大会把散居在世界各国的福建乡亲距离拉近了。这次会议开得十分成功,影响也很大。从大会的成功可以看出:

1.大马华族尤其是福建华人在马来西亚有着重要的经济、政治地位。华人是大马的第二大族群,约有600万人口,占全国人口的28%。福建籍人占华裔总人口的40%以上。华人不仅在经济领域有很大实力,而且在政治领域也居重要地位。据介绍,现在当政的大马政府中有7个华人正部长,其中6个是福建人。此外,槟州的首席部长和3个副部长也是福建人。多年来,马来西亚多元种族世代和睦相处,携手共图发展,的确是其它东南亚国家所无法比拟的,这其中有福建华人的一份努力。

2.福建社团联合会在大马是有影响的组织。马亚西亚福建社团联合会目前已有160个分布全马各地的乡团组织。据说马哈蒂首相一般都不参加社团活动,这次能亲临大会演讲、剪彩并参加当晚的宴会,这不能不说是对福建在马华人的重视。联合会的各乡团还专设青年团和妇女组,通过组织发动青年和妇女参加许多有意义的联谊活动,把福建人刻苦、节俭的传统美德更有效地传给年轻一代。注重培育新的社团接班人和发挥妇女的作用,这也是福建在外乡亲社团组织的一大特色。

3.强调双向合作发展共惠互利。恳亲大会除了联络乡情、乡谊,促进世界福建人联系交流外,还十分注意强调双向效果,即突出利惠大马整体利益的议程内容。主持者的发言对马哈蒂总理给予高度评价。王建双副省长在会议中的讲话也十分注意强调福建和大马双向发展,互惠互利,除宣传福建,欢迎大马福建人到家乡投资兴业外,也鼓励福建企业家到马来西亚投资,进一步加强与大马商家的贸易合作关系。据了解,马亚西亚有关人士对此表示赞赏。王建双副省长还代表省政府高兴地接受了1998年在福建举办“第三届世界福建恳亲大会”的建议。

恳亲大会后,8月16日和19日在“浪交怡”和“吉隆坡”,福建省和马来西亚联合组织召开了经贸洽谈会,马亚西亚政府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长陈祖排、国际贸易与工业部长郭洙镇、土地及合作社发展部长吴清德及参加恳亲会的美国、澳大利亚、泰国、新加坡、匈牙利、法国、捷克等和马亚西亚企业界人士共计100多人应邀参加。马来西亚工业发展局、棕油研究院、木材理事会和旅游局特别委派官员前来布展讲解。洽谈会期间外商与我省共计签定了44项合作项目,总投资3.46亿美元,其中外资2.9亿美元。主要投资领域包括机械制造、水利建材、化工医药、服装加工、橡胶加工、农业种植、养殖、食品加工、房地产、旅游设备制造等。其中最大的项目是龙岩三德水泥厂扩建,总规模从原来的67万吨扩建到110万吨,总投资1亿多美元。我省企业在大马投资合作也达成3项意向,即南平在沙巴的农业开发项目,中福公司和大马发林集团合作填海造地项目,泉州在吉打州开发蔬菜、香菇生产项目等。

除已签定的项目外,还有一些有实力和有影响的侨商表示要到福建投资设厂,如马六甲州投资协调官拿督黄炳火表示要到福建开办企业,生产意大利皮夹、领带等产品。

在马亚西亚期间,我们还拜访了土地及合作社发展部副部长吴清德博士、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联合会,考察了发林集团、三协电子厂等,利用各种拜访、座谈、考察企业等机会,进行“9·8”的宣传推介,引起了恳亲会与会者的兴趣和重视。

在马来西亚7天的活动,使我们深深感到福建800万华侨是我省的一大财富,也是福建招商引资的一大优势。绝大多数华侨爱国爱乡,对祖国、家乡建设热情很高,吸引侨资潜力很大。但争取马来西亚华侨到福建直接投资兴业,近期有一定难度,还有许许多多的工作要做。一是马来西亚也属发展中国家,对资金需求量大,而且投资环境、对外开放度、政策措施等都不比福建差,本国发展的空间还很大,我们所到之处,几乎到处都是建设工地,与我们不一样的只是他们施工一般都较文明,机械化程度也较高。二是我们自身的一些工作还需要改进和加强。如他们反映的泉州中侨集团的土地问题、基层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工作作风(他们反映上面好说、下面难办)问题,一些有影响的华侨在家乡的坟墓、房产问题等等。因此,我们既积极利用华侨的优势,又要看到华侨工作的艰巨性。要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困难。通过努力协助办好现有侨商投资项目,尽量争取更多的大马华商到福建投资建设。

对争取马亚西亚华侨来说,我们觉得“以侨引资”的潜力更大。如我们接触的永春籍华侨郑先生前些年引进日本三协电子到马来西亚,郑先生负责征地和建标准厂房,“三协”负责设备和组织生产各种电脑和录像机等产品的微电机,1995年产值已达3亿美元。去年郑先生把“三协”引进到福建,同样采取马来西亚办厂模式,在福州投资7000万美元(不包括郑先生投资征地、建厂房等资金),据介绍今年11月可投产生产国内空白的电子产品“激光读取头”。最近他又带10家与“三协”配套生产零配件的协作企业到福州考察,计划以“三协”企业为龙头,生产微电机配套产品。据介绍,这些企业建成后,年产值可达数十亿美元。诸如此类“以侨引资”项目,我们认为应是下一阶段我省对马来西亚招商引资的重点。

三、韩国投资说明会及访问考察情况

8月23日,我们在韩国汉城国际贸易中心举办投资贸易说明会。据介绍,近年来由于在韩国举办各类洽谈会、说明会的中国省市太多,韩国企业界对此已不太兴趣。前不久某省在韩举办一个说明会,到场韩商不到10人。但由于我们前期工作做的比较充分,当天出席说明会的韩国客商和有关方面人士达90多名,据说这是今年以来韩国类似说明会所没有的。我们在会上介绍了我省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成就、经济发展规划、外商投资机会和投资政策;发布了第十届福建投资贸易洽谈会的消息,引起了到会客商的积极反响。从与会代表涌跃提问中可以看出:韩国客商渴望拓展福建市场;对投资福建表现积极;对福建投资环境、优惠政策、产业规划、招商项目以及外商投资企业的劳资关系等问题表示了较多的关注。对上述问题,代表团当场逐一进行了答复和说明。韩国“友人株式会社”代表郭先生用自己在厦门投资创办“厦友集装箱公司”的成功经验,向与会来宾生动地说明福建各级政府对外商投资企业的支持帮助,说明福建投资环境的不断完善,给与会客商增添了投资福建的信心。

说明会结束后,仍有客商因路上塞车没赶上会议而专门向会议协办机构索取资料;有的客商找到代表团驻地继续洽谈投资贸易项目。此次说明会的成功表明福建与韩国的经贸合作潜力很大,前景良好。

说明会后,我们还访问了汉城市、釜山市和准备与莆田市结为友好城市的马山市,先后拜会了汉城市副市长、釜山市副市长、马山市议会议长和市长、大韩贸易振兴公社、韩国贸易协会、大韩商工会议所、马山输出自由地域(保税区)、马山港湾局以及中国驻韩国使馆、驻釜山领事馆等,参观了“三星”的水原电子总厂、“金星”的电力传输和配送工厂、荷兰在马山保税区投资的“基诺亚”手提电话工厂等。代表团所到之处均受到韩国朋友的热情欢迎和接待。

韩国的参观考察给我们3个启示:

1.要加大对外宣传力度,进一步拓展扩大利用外资渠道。由于福建与韩国交通不便,加上我们宣传推介不够,因此,韩国客商对福建了解甚少,这次我们短短几天活动就引起不少韩商的兴趣充分说明我们必须加大对外宣传的力度,要有目的地选择一些有潜力的国家和地区(尤其是一些政治局势动荡但有资金实力的国家)有重点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争取一些大的国际性企业来闽合作投资。但我们在对外宣传方面还需不断改进。如要制作一些有各种文字和解说词的介绍福建的电视片(15分钟左右),以增加宣传效果等。

2.扩大福建与韩国经贸合作潜力很大。考察中不难发现,韩国国内在建的建设工程远不如到处是工地的马来西亚。据了解,韩国资金输出大势所趋、潜力很大。主要原因是:

①国内地少人多,发展空间相对不足,随着产业结构调整,资本过剩,需对外寻找出路;

②韩国经济以外向为主,而本国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不断上涨,影响产品的对外竞争力,需寻求生产要素价格相对较低、市场广阔的他国投资设厂;

③政治问题影响。工人要求增加工资呼声很高,罢工事件时有发生;学生也经常闹事。尤其是审判两个前总统事件牵连到几乎所有排在前面的企业主。而这些企业都是韩国的经济支柱。估计这场风波后,这些大企业资本外移更是可能。

由于历史、地域、市场等因素,中国是韩国首选投资地,目前已是韩国在外投资最多的国家。到1995年止,韩国客商到中国投资额已达30多亿美元,当年中韩贸易额167亿美元。但福建相对较少。据统计,到1995年止,韩国客商到福建投资只有30多项,1995年贸易额仅2.6亿美元,这与我们不太重视到韩国招商有关。近年山东、东北等省对韩招商引资力度很大,不仅都有常驻韩国代表处(有的连市县都设代表处),据使馆介绍,山东省与韩国政府间还定期互派公务员,以此促进相互间的经贸合作。我们的工作虽迟了一步,但只要紧紧跟上,多做工作,还是有所作为的。如韩国友人公司在厦门投资厦友集装箱公司,1995年销售额已达5000万美元,明年争取达1亿美元以上。该公司计划在福州再办一个生产冷藏集装箱的项目。该客商对福建投资很有信心,尤其是对福建工人素质有较高评价,该公司在马耳他投资的企业还打算从厦门雇请一批技术工人。

3.韩国产业政策值得我们借鉴。韩国是典型的实行国家计划指导型的市场经济国家,政府极具权威性。产业政策一经制定,各方面都要围绕产业目标去实施。一般每隔3—5年调整一次。

一是政府支持鼓励优势、龙头企业兼并同类效益差的落后企业,由财政贴息或银行长期贷款(包括允许向外借债)扶持。甚至动用行政手段指令强行兼并,以利于产业集中,形成规模效益,增强对外竞争力。虽然韩国与发达国家比较,产品技术含量相对较低,但由于规模效益好,价格优势突出,因此一些产品出口竞争力甚至还超过发达国家。如汽车、彩电等产品大量出口,靠的就是规模效益以廉取胜。据介绍,为避免重复建设盲目发展,韩国对一些重要行业的项目投资建设政府审查十分严格。如要申请新办汽车厂,需由有关部门先研究提出意见,最后由国会投票表决。

二是制定实施产业政策,政府行为十分突出。哪些行业可让外商、私营投入,哪些不准都规定十分明确。对基础设施(交通、能源等)一般由政府为主,直接参与建设,但可由私人承包经营(产权属政府),一般不让外资参与(这些行业利用外资主要采取借债、引进先进技术形式)。私人建设也只能取得一定年限经营权,最高不超过50年;对支柱工业一般都由私营企业投资,政府制定比较宽松的金融政策,包括鼓励借外债等予以扶持;对一些弱质产业如农业等则采取严格的贸易保护政策,农产品基本上不让进口,需进口的也要对等出口韩国主要农产品。如到处可见的“身土不二”(意即韩国人要消费韩国自己生产的东西)标语,就是韩国农会为抵制外来产品而做的舆论宣传。

三是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韩国经济权限高度集中在中央政府。在韩国经济起飞的三十多年中,经济企划院曾经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为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力度,便于协调产业政策制定与实施关系,1995年韩国把经济企划院与财政部合并,组建极具权威性的财政经济院,由一位副总理兼院长。据驻韩国公使级经济参赞李风亭同志介绍,“这一合并太必要了”,可以减少扯皮,提高效率。

我们“九五”现划目标和产业发展方针已明确,在抓实施过程中,韩国的这些做法和思路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四、需进一步抓好的主要工作

这次访问考察紧张而富有实效,取得圆满成功。下一步必须注意抓好以下几方面落实工作:

1.要认真准备开好第三届世界福建同乡思亲大会。从第二届大会来看,尽管比较成功,但也暴露不少接待方面的问题。对食宿、交通,与会代表颇有怨言。因此,我们需及早准备,周密布署,务求周到,使在福建人的家乡召开的第三届大会能更加成功,并通过这次大会把侨务工作向前推进,使招商引资取得更大成果。

2.抓紧这次韩、马签约或意向项目的落实。建议实行目标责任制,成立每个项目的工作小组,并定期检查反馈落实。尤其是对有意在福建投资兴业的韩国客商,要确定专门人员,跟踪抓落实,以巩固战绩,扩大成果。

3.进一步做好侨务工作。争取侨资首先要得侨心,尤其对来闽投资兴业的在国内外有影响的侨商,要排排队,找出他们最急需解决的问题,责成有关地区、部门限期妥善解决。为侨商、华侨排忧解难,其带来的直接、间接效益的示范、带动作用将会十分显著。

标签:;  ;  ;  ;  

快速发展的马来西亚和韩国--福建省政府访马韩国代表团报告_福建省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