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春县发展传统文化对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论文_陆泽恒

绿春县发展传统文化对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论文_陆泽恒

绿春县文化体育和广播电视局 云南省红河州绿春县 662599

摘要:绿春县境内世居哈尼、彝、瑶、傣、拉祜、汉等六种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8.7%,其中哈尼族人口占87.6%,是全国单一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县份之一。绿春县哈尼文化内涵极其深厚,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但长期以来对于民族文化品牌的认识不够,缺乏意识,导致文化品牌缺位。另外,从文化的表现力来看,现有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呈现零星开发,表现手法比较单调,以简单展示为主,尤其缺乏可让游客广泛参与的互动型大型品牌旅游区。规模有限,难以吸引大众眼球,致使绿春民族文化旅游一直处在低位徘徊,难有大的突破。在国家建设“一带一路”和旅游业进入国家战略,云南旅游业二次创业的大背景下,绿春县发展传统文化对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很大的潜力。

关键词:绿春县;传统文化;文化产业;建议

一、民族传统文化特点及优势

1. 绿春是世界哈尼族文化的文明发源地。绿春县城附近的阿倮欧滨,是世界哈尼人民向往而神秘的原始宗教文化圣地,是叙事长诗《都玛简收》中哈尼仙女嘟玛简收成仙升天的地方,也是生长遮天大树和诞生哈尼历法的地方。每年农历二月,哈尼人民都会齐聚阿倮欧滨进行盛大的祭祀活动。同时阿倮欧滨也被缅甸、泰国、老挝等东南亚国家的阿卡人奉为圣山。

2. 绿春是世界哈尼语标准音所在地。绿春是全国乃至世界哈尼文化的中心,1957年国家创制的哈尼文字,就是以绿春县大寨村的哈尼语的语音为标准音,现在一直是世界哈尼族学习的蓝本。

3.绿春是世界哈尼梯田景区的重要组成板块。哈尼梯田是一个带,绿春与元阳、红河山水相连。在州委州政府“一城十景百村二十万亩”红河哈尼梯田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圈战略部署中,“一城”即绿春县的哈尼新城——中国哈尼城,“十景”中,绿春县腊姑、桐株梯田就占了两景,可以说,绿春县是世界哈尼梯田景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世界哈尼梯田景区的主要辐射区和重要组成板块。

4. 绿春有着优质的自然生态资源。有丰富的土地资源,人口密度仅76人/平方公里;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占全州水资源总量的1/4;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2.3%,黄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达93万亩,有数十种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有丰富的自然生态旅游等资源,其中具有较高旅游开发价值的景区、景点有万亩樱花海、半坡二甫边境云海、李仙江漂流、鲁珠坝水库、大风丫口溶洞及百鸟会旅游探险体验景区等。

5. 绿春有丰富的民族风情。绿春是以哈尼族为主体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各民族在生产、生活、风俗等方面自成一体,民俗文化互相交融渗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放异彩的文化风貌,并各自形成以独特的宗教、语言、风俗、服饰、饮食、节庆等传统历史文化特色。如哈尼族的“扎特特”、“苦扎扎”,彝族的“火把节”,傣族的“馔摸娜”,瑶族的“度戒”等神奇古朴的民族节日;各民族还保存自己文化底蕴丰厚的民间歌谣、口头文学、传说故事等;民间歌舞和民族服饰更是丰富多彩、款式多样,如哈尼族的“同尼尼”、棕扇舞,彝族的神鼓舞等;丰富的民族文化,多层次、多角度地折射出绿春原始古朴、博大精深、琳琅满目和别具风格的多元文化色彩,造就了绿春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旅游资源。

二、发展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1. 哈尼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需要。传统文化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信息资源,也是历史的真实见证。保护和利用好传统文化,实现可持续的经济、文化全面协调发展意义重大。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文化的生存状况受到了比较大的冲击,所以加强传统文化的保护已刻不容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创作哈尼文化精品的需要。绿春县充分利用丰富多彩的民间民族文化资源优势,以“文化精品工程”为基础,组织挖掘、整理和创作了一批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精品,创作出一大批舞台艺术作品。先后制作了黄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系列专题片;出版了《阿倮欧滨文化丛书》等文学作品;创作了舞蹈《跳鼓舞》、《苏咪依》等大量的优秀文艺作品。《哈尼家园 生态绿春》荣获中国广播电影电视联合会城市形象宣传片金奖,《走进茶树王国之绿春茶》荣获中国广播电影电视联合会电视社教专题类三等奖,舞蹈《跳鼓》荣获云南省2016年大家乐群众文化彩云奖,提高了绿春在省内外的知名度。全面完成60集大型电视系列片《哈尼族》的审校工作,计划2017年在国内上映。

3. 哈尼文化产业化发展的需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旅游观光、康体休闲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文化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性产业。哈尼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独特的旅游景观和哈尼族民俗文化风情,同时还能带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将改善项目片区旅游环境,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城市旅游形象,打造知名度高的精品哈尼文化旅游区,吸引更多游客,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4. 文旅融合发展的需要。旅游业是富民兴村的产业。通过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绿春县的原始自然风貌、神奇的自然风光,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青睐,其潜在的资源优势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附近村民可以生产加工特色农产品和特色手工艺品,发展旅游纪念品、旅游用品及餐饮服务等经营项目,不断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产业融合联动,充分调动农户参与旅游开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旅游产业发展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加村民收入,形成典型的示范效应。

三、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 加快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规划布局和开发力度。加大绿春县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高起点、高规格、高标准、高品位规划布局绿春的文化旅游资源,以“中国哈尼城”、黄连山国家公园、哈尼梯田为核心,以李仙江漂流及热带雨林观光和戈奎哈尼饮食歌舞文化景区为左右两翼,重点打造一批大型旅游项目,努力推出一批文化体验旅游、乡村休闲旅游和边境探险游的旅游精品,把绿春构建成为哈尼文化大观园和生态养身天堂的旅游目的地。

2. 全面推进民族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民族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加快推进阿倮欧滨遗址公园、腊姑梯田、桐株梯田的建设;积极打造黄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区,加快建设一条旅游交通专线,将梯田旅游与黄连山生态康体旅游及乡村文化美食旅游形成有机整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旅游精品酒店的建设,鼓励打造一批具有哈尼风情特色的乡村客栈;提升并打造一批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建立特色旅游产品购物中心。

3. 集中力量打造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加大民族文化旅游的宣传力度,不断创新旅游营销模式,与电商合作搭建智慧旅游综合服务平台,建立起依托红河州世界遗产哈尼梯田旅游文化品牌,以哈尼十月年长街古宴文化旅游活动为核心,以绿春丰富的民族文化和自然生态资源开发为主体,强势打造“哈尼家园•生态绿春”旅游品牌,充分展现其独特魅力和吸引力。

4. 实施联合推动、产业融合的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战略。加强与周边县市元阳、红河、金平的旅游联合推动,共同打造红河州哈尼梯田的无障碍旅游环线,将绿春打造成为哈尼梯田旅游圈的重要节点。深入推进中国•绿春哈尼十月年长街古宴文化旅游节市场化运作,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及特色乡村旅游,规划建设一批文化体验、休闲观光、康体养生旅游度假区、旅游示范乡村,最大限度地把其中蕴藏的丰富资源有效转化为特殊旅游产品,不断壮大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规模,逐步形成民族文化产业与农业、服务业等产业的联动发展格局。

5. 加大扶持力度,培育骨干文化企业。整合各部门项目资源,大力扶持小微文化企业发展,指导小微文化企业以创意创新为驱动,走“专、精、特、新”的产业化道路,结合绿春实际,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民间民俗工艺品加工业,重点培育2-3家民族文化元素特征突出、产业基础较好、带动力强、产业融合潜力较大的以制作民族传统手艺品为主的骨干文化企业,发挥骨干企业引领示范作用。

论文作者:陆泽恒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5

标签:;  ;  ;  ;  ;  ;  ;  ;  

绿春县发展传统文化对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论文_陆泽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