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构件设计与现场施工研究论文_王淮

装配式建筑构件设计与现场施工研究论文_王淮

身份证号码:3208211990****XXXX 江苏淮安 223001

摘要:科技在不断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建筑行业在我国发展十分迅速,建筑施工工程的发展空间变得越来越广阔,同时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他们对建筑物质量和技术提出了更好的要求。因此,在新世纪,可以说建筑行业的机遇和挑战是共存的。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经济环保又方便快捷的建筑方式,以其标准化的设计、集中化的生产和装配化的施工等优点受到了广大建筑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的青睐,已成为国家提倡使用的一种建筑技术方法。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目前工艺仍不够成熟,施工准备和现场管理方式还不够完善,因此为了更好的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应该对相关技术要点加以分析和研究。基于此,本文例举了装配式建筑的概念、优势和分类,并结合多年施工经验介绍了装配式建筑的主要施工技术和工艺,最后结合我国建筑业实际情况总结了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方法,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更好的促进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为我国建筑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引言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行业为了顺应社会的发展,在不断研究更先进的施工技术。在当代社会中,各种建筑结构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满足了人们对建筑的多层次要求。与目前的浇注混凝土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是一项绿色工程,使整个施工过程变得更加节能环保。此外,它还具有很多优点,比如节省了时间,不会浪费过多的人力资源。但是整体来说,我国建筑工程大部分都是进行现场施工,装配式建筑占比较小,为了推进绿色施工理念,应提高装配式建筑的占比。

1装配式建筑的基本原理

装配式建筑的基本原理与现浇建筑的原理基本相同,在建造过程中,一些建筑物采用更加安全可靠的连接方式进行组合,并且配合一些特殊的装配方法,为了改善整个建筑物的抗震特性,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建筑物的节点。装配式建筑结构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建筑物的施工效率,也可以在设计和施工之间形成统一性。在实际工程施工过程中,对相关部件进行设计和预制,确保施工期间其他施工环节仍然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这样可以大大的提升施工效率,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然后,使用组装结构进行施工,进一步提高施工项目的建设效率,并增强施工建设各个阶段之间的协调性。此外,装配式建筑结构是标准化的建筑技术,可以将整个建筑业变得更加系统化。

2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工艺

2.1预制构件的生产、运输和存放

预制构件生产单位需符合一定的资质,只有生产单位满足生产要求才能保证预制构件的生产质量,在构件生产前生产单位还应该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生产计划方案。构件完成生产后需要运输到施工现场,这时应该根据构件的实际情况和结构特点选择恰当的运输方式,通常来说,外墙板习惯采用立式运输,而房梁、预制板以及阳台等构件多采用平式运输,在打包运输前应该做好相应的保护措施,防止预制构件在运输过程中受到碰撞发生损坏,在实施运输前相关人员同样需要编制运输计划方案。预制构件安全运输到施工现场后应进行妥善保存,首先构件的存放场地需要平整清洁,并且有良好的排水措施,构件管理人员应该按照不同构件种类和用途进行分类存放并进行记录,预制构件如果需要叠放存放时,上下层的构件必须对齐摆放,最高叠放层数不宜过高,一般在六层之内。建筑监理应该对以上步骤进行现场审核,注意各项方案是否符合相关条款要求,如果存在不合规定情况应及时要求整改。

2.2预制件设计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预制构件的设计质量将会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整体效果及施工质量,针对不同类型的预制构件在设计过程中也有不同的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举例来说,在整体楼板施工过程中,为了尽量减少浆料渗漏问题导致的整体楼板开裂,需要在设计过程中将整体楼板及制作连接设计留有10mm以上的搭接,而且在施工过程中还要防止搭接处及楼板之间出现渗漏。预制叠合板也要做好内部管线的设计工作,不能出现交叉,以保证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对施工中用到的PC构建也要进行合理设计,对于易损部位进行强化设计,减少运输过程中出现的开裂问题。

2.3预制构件的吊装

1)预制构件在进行吊装时,首先需要检查预制构件是否存在破损,其次检查吊装所需要的工具,必须严格按照吊装工具的使用方法进行操作,并根据不同的构件选择合适的起吊方法。2)预制构件梁的吊装,要对其两边的支撑架进行检查,并根据起吊的要求,检查支撑点的高度及钢筋所处的位置,检查位置是否符合起吊要求,准确选择起吊点。3)预制构件墙板吊装时,需要对每一个环节采取保护措施,尤其是要做好面板的保护,避免墙板在运输和吊装过程中出现的损坏情况。

2.4预制件的吊装和定位

在进行预制构件的吊装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控制好垂直度,严格按照施工相关要求进行标准操作,将误差降低到1mm以内,还要重点控制施工中的薄弱环节,防止垂直度发生偏差导致建筑工程结构受到影响。建筑结构的精准度受到影响,浇筑环节就会出现位移,还有可能会影响到斜撑调节的精准度,因而需要对这一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预制结构和现浇结构主要是使用螺栓进行连接,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在连接前仔细检查好螺栓及孔洞的尺寸是否一致,防止出现螺栓脱落或者不能拧紧的问题。

2.5标准化的构件设计

在设计装配式的建筑物的结构时,必须尽可能地优化分配工作以获得更标准的建筑部件。由于中国的装配式建筑仍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许多建设方案尚未成熟,这意味着一些主要结构元素的装配部件通常很难实现生产。因此,在中国目前的装配式建筑中,我们分两个过程,结合建筑和装配技术:首先,它需要不断增加的标准化程度,例如通过分离几个项目,用标准单元部件来形成结构层的标准平面。其次,需要根据某种类型的模块和主要建筑模块预先规范空间结构的配置,参考公寓式模块设计的内部空间结构,并将客厅和卧室合理地进行安排。此外,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所以人们对建筑空间的个性化需求增加,设计师还必须考虑到个体所有者的需求,同时灵活应用不同类型的公寓组合。

3装配式建筑的优势

装配式建筑由标准化设计、生产工业化、建筑装配、内部装修和信息化管理五部分所构成。事实上,装配式建筑物是在一个建筑工地上组装而成的,其零件是也现成的。考虑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这一阶段的战略,装配式建筑在这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成为新的建筑趋势。第一,可以节省建筑时间,避免浪费过多的人力资源,由于工厂提前预计的建造可以直接在工地上进行组装,所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建筑成本也得到有效地降低。第二,在装配式建筑中大多采用的是绿色环保材料,不仅可以有效地保证工作质量,而且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第三,建筑安全和建筑质量与工程进度和效率有关,因为常常需要在高空中进行工作。所以传统的施工理念很难排除建筑工人的安全风险,但是在新型的装配式建筑中采用机械化进行施工。所以,可以大大提高建筑的安全性和施工质量。

结语

总而言之,使用装配式建筑结构与传统的施工方式相比,具有很多的优势。其能够提高建筑工程的机械化程度,节约施工资源,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在装配式结构的应用过程中,施工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应用体系,对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提高装配式建筑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徐海.装配式建筑发展分析及政策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9(30):16.

[2]白冬梅.装配式建筑发展思考及建议[J].住宅与房地产,2018(34):131.

论文作者:王淮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7

标签:;  ;  ;  ;  ;  ;  ;  ;  

装配式建筑构件设计与现场施工研究论文_王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