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建筑施工行业要在安全管理上加大投入,以科学的管理手段加强施工的安全性和规范性,最大程度地保障建筑生产的正常、科学、高效,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鉴于此,本文对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了分析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问题;对策
一、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施工安全意识不足,管理基础差
提高建筑安全意识是达成建筑质量与建筑施工效率条件的前提,然而有些管理人员却过于注重后者效率与成本的把控,忽略了建筑安全的最基本条件,导致对规章制度视而不见,一切以经济利益为主,忽视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导致管理方面投入和规范执行效能不足而隐患丛生。再者,传统施工中人员对自身安全规章制度理解认识不足,缺乏对安全意识的维护,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频繁的操作失误,在工期的压力或自身素质的双重约束下,将诸多安全隐患埋在了工程中。
2、建筑工人素质不高,安全教育严重滞后
由于工地对建筑工人没有学历限制,其中不乏来自农村的低学历的劳动者,一方面,他们没有太多的安全意识也没受到一些专业的安全教育培训,不知道怎样进行安全作业,更不懂得在劳动中用正确的方式来保护自己。另一方面,他们的维权意识差,一旦出现安全事故,不知道如何运用法律知识、通过法律渠道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根据法律规定,新人在正式进厂或者工作前都必须要进行安全生产“三级教育”的教育考核。其主要内容就是对新人的劳动技能和安全知识进行考核,只有考核通过了才能够成为正式员工。
3、安全管理投入不足
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中,建设主管部门应加强安全监管力度和管理投入,但在实际管理中却存在缺乏专职监管人员、管理团队缺少专业安全管理型人才、建筑工程安全监管覆盖面小、且监管力度明显不足等问题。随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个别建筑施工企业为了能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会通过减少各项支出的方式来降低工程成本,其中就存在安全管理方面。因此,由于安全管理投入不足,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设施标准低,安全防护设备不足,以致施工人员在危险性极高的环境中施工,无法保护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二、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解决措施
1、加大对施工安全事故的监督管理
现阶段,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会产生很多问题,将相关的安全管理能力进行提升,一方面建筑施工需要加强对于熟悉安全生产以及安全施工人员的建立,对建筑施工过程进行定期巡检;另外,建筑施工人员需要制定相关的应急预案,比如,对于一些沿海地区由于夏天台风以及暴雨天气比较多,施工人员就需要对天气变化情况进行重视,同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机制,在产生这种天气时强化对于建筑材料以及机械设备的巡查,同时强化其安全的防护工作重视程度。
2、加强宣传培训,提高施工安全意识
观念影响人们的行为,因此,要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是一个关键。首先,建筑企业应该定期的召开安全施工工作会议,尤其是在新工程开始的时候,通过动员的形式强化全体工作人员的安全施工管理意识。其次,建筑企业在选拨工程施工人员时,尽量选择综合素质较高的人员,既要施工技术过硬,又要责任心强。此外,建筑企业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提高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水平。通过不断提高全体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和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系數。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管理制度,严格落实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做好安全工作的最重要体制,既是安全生产工作的核心又是最重要的环节。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对该项目负责人来说的,是对负责人进行监督的制度,用来规范管理人员自身行为的体制,以更好的让他们对自己的工作承担相应的责任。为了能让安全生产责任制能够落到实处,要求各级各类人员或部门都要权责分明,各项权利的行使都要根据规定进行,不得违反。并且要逐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将各种过错追究到个人,力争做到“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保证工作的透明化。相关部门也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出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尽量保证各项安全工作都有制度做参考,防止不必要的失误的出现,避免独断化的管理。
4、整顿市场风气
在整个建筑市场的现状下,应该从国家角度出发,制定相应的严格市场制度,加大监督力度和惩罚措施,将建筑竞标的不良风气从根本上打压。同时要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成本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根据施工项目的合理分配资金分流,在开工之前,项目负责人要向所有人公视安全管理细节,每道工序施工完成后首先技术人员应及时填写工序自检纪录,并将各种资料分档保存,其次,必须有现场质检员或技术负责人对工序质量予以检验评定。
5、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在工程施工开始前,设计人员与项目负责人必须要对参与施工管理的人员做好技术交底工作,让大家能够明白工程不同时期施工的特点和要求,这也是贯彻安全施工的关键性因素。在整个施工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必须按照安全施工的实际要求,对施工人员做好详细的工种安全、工序交底工作,令全体施工人员都能够明确自己应负的岗位职责和具体的安全操作方式。
6、施工环境的管理与控制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环境的安全系数越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就越高。施工环境的安全管理,不仅仅是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对于施工材料以及施工设备的安全控制也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施工材料要严把质量关,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选取,相关监督部门一定做好质检工作,以保障施工材料满足实际施工需求;其次,在施工设备上,对技术要求较强的设备,规范操作人员的使用流程并加强安全意识,控制好设备的安装与拆除工作;第三,在施工现场,加强安全防护用具的使用,及时清理施工现场并维护好施工秩序。
7、加强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检查与监督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质量的保证离不开安全检查部门的检查监督工作。安全检查分定期检查、不定期检查、专项检查以及常规性检查等方面。施工现场、工作面、机械设备的使用性能、工序复杂程度、施工人员的操作流程以及施工作业的操作流程属于常规检查的内容。对施工现场的常规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对于技术要求水平较高以及施工难度较大的深基坑支护等特殊作业时则要进行专项检查。严格按照公司规定进行周度、月度以及季度的检查,同时为确保检查内容的真实性还要进行不定期的突击检查。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是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工程质量、工程进度以及企业的形象密切相关,因此,新时期建筑工程管理人员要引起思想上的足够重视,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等。加强对建筑工程管理,不仅可以保证安全施工,还可以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在建筑市场上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徐进.浅析贯彻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22(01):170-171.
[2]齐大鹏.浅谈如何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J].中国科技财富,2015,58(03):72-73.
作者简介:杨文亮(1979年10月),性别:男,籍贯:甘肃通渭,学历:大专,职称:工程师,研究方向:建筑工程。
论文作者:杨文亮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8
标签:安全管理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工作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