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_张翔宇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_张翔宇

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31

摘要: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需要,我国对煤炭的开采力度不断加大,安全生产问题成为煤炭产业健康发展的重中之重。安全生产工作是安全与生产的统一,其宗旨是安全促进生产,生产必须安全。本文通过对煤矿企业实际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切实可行的措施,以期为煤矿企业创造良好的生产氛围与环境,促进煤矿安全生产。

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管理;问题;对策;分析

1引言

煤矿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煤矿企业生产能力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目前实际安全生产基础工作仍旧较为薄弱,加之从业人员素质较低,导致我国煤矿事故发生总量仍居高位。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如何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控制事故发生已经成为目前促进煤矿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课题。据相关的调查了解,煤矿企业事故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企业管理不善以及安全管理落实不力有关,针对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现状来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于构建煤矿企业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与指导意义,因此煤矿企业应当积极转变管理理念,及时创新方法,为今后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2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安全生产管理责任难以落实

一是部分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脱离现场,害怕危险和吃苦,下井工作并不是为了管好安全生产而是为了完成规定的下井天数。煤矿安全工作一再强调安全管理和技术指导重在现场,有些管理人员并没有重视起来,安全工作没有落实到采掘工作面现场,对于井下工作仍然需要向一线工人来了解情况,以此开展安全生产工作。二是技术管理不到位,《作业规程》编制内容过于笼统,很少结合场地实际情况制定规章制度。现场施工质量常常被推给施工队长,技术管理工作不到位以罚代管现场屡见不鲜,影响工作质量。

2.2 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实施不到位,现场条件差

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其中包含采、倔、机、运、通等方面的安全管理工作。有些施工队伍片面追求施工质量不按标准开展工作,到质标工程验收时常常出现一系列问题,在对隐患整改过程中又会增加另外一些不安全因素。此外,某些地区矿井井型较小,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低,依旧采用传统的打眼放炮、人力耙煤等劳动密集型的手工操作形式,煤层赋存状况不稳定,难以形成正规的采煤工作面,加之采煤方式落后,采掘范围模糊,很容易出现超层越界开采现象,一旦出现水情将会严重威胁煤矿安全。

2.3 安全培训工作不够,针对性不强

从目前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现状来看,虽然大部分煤矿企业都已经意识到安全生产与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在具体工作实践环节往往缺乏长期、系统性教育培训计划。日常培训工作通常呈现出阶段性、短期性等零散状态。随着生产工作具体情况的不断变化,传统盲目的工作方式已经很难满足企业发展,教育培训侧重点的不断转移也导致工作效果不是十分显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工作人员思想意识、业务技能以及接受能力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加之煤矿井下一线职工多数占用农民工,流动性较大,缺乏主动接受安全生产技术培训的意识,不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凭经验主义蛮干等违章现象时有发生,为后续工作埋下了安全隐患。

3煤矿安全生产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3.1规范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职责

完善的安全管理责任体系是保障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基础。首先要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修订与补充,根据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与安生生产法律法规、规章规章等内容切实提升制度的针对性与可操作性。通过重大安全决策、安全投入以及重要安全技术措施的审批以及相关技术规范的制定来对生产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完成安全督查与目标考核。二是防止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弱化。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要具有超前性、主动性、针对性,避免各级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者因能力不适应造成的安全问题,全面提升安全管理的主动性积极性,确保安全自主管理健康发展。

3.2标准化执行安全生产工作

明确划分责任、规范现场操作行为是保障安全生产工作的关键内容。首先对安全生产指标要从严细分,由上到下逐级严格落实层层负责的标准化管理机制,明确划分现场工作人员分工与职责,认真考核,确保责任清晰、工序到位、操作熟练、做到“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其次,积极推行精细化管理,从设备稳装到物料的码放、设备维修等过程都要实现现场动态达标,突出岗位个体能力以及班组生产效能的发挥,使“权、责、利”相统一,确保每个员工的职责与行为更加明确,以精细化制度实现精细化行为与精细化产出。

3.3完善安全培训制度,提高培训成效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不能流于形式,建立健全安全培训管理与考核机制对于杜绝煤矿安全事故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煤矿企业要抓好安全生产培训机构的基础建设,集中人力、物力以及资源来加强机构内部的建设,完善培训条件,切实提升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质量。其次是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培训队伍,优化培训机制与师资配置,不断为员工充实新的安全知识,借助现代化培训教育设施与方法来提升安全生产水平,减少安全隐患。三是培训部门要结合实际情况增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加强需求调研分析,不断完善培训教材,使其适应企业实际安全生产工作,真正做到切实可行。

3.4大力推广新技术以及新工艺

借助新工艺提升机、运、通安全装备水平。加强顶板支护强度,根据当地地质条件以及围岩压力选择合适的支护形式以及材料。不断提升采掘工作的综合机械化水平。要做好特殊地段的支护安全管理工作,特别是三岔口、切眼开口、巷道交叉点以及过破碎带和复合顶板等地点的安全管理,提升支护强度,确保采掘后路安全畅通。同时合理运用传感器提升安全监管水平,安装 RFID 射频识别系统,加强对人、车、物等信息数据的采集,监测矿井情况做好提前预警,减少事故频率的发生频率。此外,企业还可以充分发挥经济杠杆作用,借助全员风险抵押金支付将部门、个人安全效果挂钩绩效考核与经济利益,合理运用赏罚制度,全面调动职工开展安全生产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4结语

总之,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工作人员坚持长期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以及相关硬件设备的辅助,每一个安全管理人员都应当秉持高度负责的态度,恪尽职守,为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付飞.煤炭安全管理中的问题及分析对策[J].能源与节能,2017(3):11-12.

[2]陈伟伟,梁 钊.煤矿安全培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旬刊,2013(3):112-113.

论文作者:张翔宇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2

标签:;  ;  ;  ;  ;  ;  ;  ;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_张翔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