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微创手术在腹部外科的应用

腹腔镜微创手术在腹部外科的应用

徐大华[1]2017年在《高科技引领微创外科发展》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是高科技的时代,也是微创外科的时代,目前,以高科技引领的微创外科,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步伐飞速发展。大批先进的腹腔镜显示系统、高科技手术器械、机器人手术及操作系统的应用,使微创外科领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绝大多数传统开腹手术,如各种疝修补、阑尾切除、脾切除、胃肠道手术、肝胆道系统手术、胰腺手术等腹部外科手术都可以在腹腔镜下完成。1肝胆胰脾微创外科从初期用电钩切除胆囊,到今天可

车金辉[2]2012年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肝胆胰外科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Da Vinci Surgical System, DVSS)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外科微创手术技术,依靠其前所未有的技术优势将手术的精准度和可行性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自批准应用于临床以来,已经在泌尿外科、心胸外科、妇科和腹部外科等领域逐步得到开展,基本涉及了各个领域的所有手术方式。而在肝胆胰外科,由于肝脏、胆道、胰腺复杂多变的解剖结构,成为传统腹腔镜手术发展的“瓶颈”,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出现为肝胆胰外科的微创手术操作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条件。目的:探讨手术机器人应用于肝胆胰外科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技术优势。方法:报道本单位完成的3例DVSS辅助肝胆胰外科手术,包括1例DVSS肝巨大血管瘤切除,1例DVSS治疗胆石症合并胆囊十二指肠瘘,1例DVSS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分析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手术均在全机器人下顺利完成。病例1:总手术时间236min,估计术中失血120ml,患者术后第1天进流质饮食、下床活动,术后第2天晨肛门有排气,恢复半流质饮食,术后第3天患者恢复良好、出院。病例2:总手术时间216min,估计术中失血80ml,患者术后第3天肛门排气,术后1周拆线后出院。病例3:总手术时间200min,估计术中失血100ml,患者术后第1天下床活动,术后第2天肛门排气,恢复半流质饮食,术后第6天出院。术后3个月,对3例病人均进行随访,正常生活,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DVSS应用于肝胆胰外科手术是安全可行的,具有切口小、创伤少,视野清晰、直观,操作灵活、精确等优势,临床效果确切,拓宽了微创外科技术在肝胆胰外科的应用。

张占学[3]2017年在《专利手助装置在消化道手术中的应用》文中指出消化道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比较高,尤其是消化道肿瘤,其发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随着外科器械和技术的发展,通过手术的方法,可以使部分肿瘤获得彻底的根治,如果同时采取了最小的创伤手段,这将是一个非常理想的结果,是我们医生追求的目标。目前,消化道肿瘤的外科治疗主要分为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这两种方法目前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传统开腹手术有很多缺点,比如创伤大、不美观、术后并发症多,这促使腹腔镜手术,也被患者叫做微创手术,逐渐成为外科医生及患者的首选,但是,腹腔镜手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缺点,表现为学习曲线长、技术难度高、病变探查不完全、手术时间长、缺乏触觉功能、需将手术标本完整取出者必须再切口等方面,这些不足之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病情复杂患者中的应用。为弥补标准腹腔镜手术的上述不足,国外学者首先发明了手助器,开展了手辅助腹腔镜手术(Hand-assisted laparoscopic surgery,HALS),HALS手术,首先需要在腹部切一长6-7cm的切口,保持气腹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外科医生将一只手通常是左手,进入腹腔,配合右手及助手的腹腔镜器械,完成较复杂的手术操作,这样一来,腹腔镜手术的复杂性和技术难度就大大降低了,术者操作容易,团队配合难度降低了,学习曲线会大大缩短;由于手的参与和操作,触摸血管位置更加准确,术中意外出血的控制更加容易,安全性增加了,此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标准腹腔镜手术在操作中的一些缺陷,手术适应症也变得广泛了。最初的手助器是美国强生公司发明的“蓝碟”,由底座和盖子两部分组成,国内外很多外科医生开展了多种脏器的手术,包括胆囊、阑尾和消化道肿瘤手术,同时还有其他国外学者设计了手助器,HALS手术的优势和缺点也逐渐被大家了解。其主要的缺点是辅助手受限易疲劳,手阻挡视野时暴露并不充分,而且价格昂贵,使患者手术费用增加,国内仅在少数几家大型叁甲医院在开展,基层医院开展很少。以我为第一主研人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胃肠外科课题组,设计了一种灵活的腹腔镜手助装置,并获得国家专利,专利号为:201220661287.9。我们设计的手助装置,克服了蓝碟的缺点,不仅使得HALS手术变得简易,还实现了器械或手进入腹腔时气腹保持密闭不漏气,并且可以随意转换成腹腔镜手术或开放手术,转换灵活自如,我们把这种可以灵活转换手术方式的手术方法命名为改良入路腹腔镜手术或者叁联合外科手术(three united larparoscope surgery,TULS)。本文旨在介绍我们自主研发的手助装置以及通过运用此装置进行一系列TULS手术分析,包括:(1)2014年1月至2014年2月报告了TULS在3例胃贲门癌根治术治疗效果;(2)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对100例进展期胃贲门癌D2根治术行临床对比研究,其中TULS 38例,传统开腹术30例,腹腔镜辅助术式32例;(3)在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对32例TULS结直肠癌手术报告并对手术治治疗效果进行评价;(4)分析TULS在1例乙状结肠肠扭转性肠梗阻手术的疗效,并评估TULS在肠梗阻手术中可行性及应用前景。我们通过这些分析、研究,对TULS手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临床应用前景进行探讨和评估,表明TULS术式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希望能为外科医生额外提供一种术式选择,让更多患者能因此获益。第一部分 手助装置的专利改良设计和评估目的:自主研发的灵活手助装置的构造介绍及临床评估。方法:我们自主研发的手助装置已成功申请了国家专利,其由医用塑料、橡胶或硅胶等高分子材料制成,组成包括外置弹力圈、密封连接套、内置弹力圈、密封套袖。具备操作灵活、结构简单、转换方便、术中显露清楚等优点,还将手助腹腔镜、完全腹腔镜手术和传统开腹术3种手术方式的优点结合在一起,我们将4只实验家兔在腹腔安装手助装置后并建立气腹压,观察气腹压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观察我们专利手助装置气密性,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讨论通过,对20例临床患者进行手术并进行总结,评估改良手助器装置的临床可行性及临床应用前景。结果:在给予4只家兔静脉麻醉后,在家兔腹腔安装手助装置后并建立气腹压,A组建立气腹压为200mm Hg,B组建立气腹压为150mm Hg,在实验过程中4只家兔均保持心率及呼吸平稳,无意外情况发生。A组在1小时、2小时、3小时、4小时、5小时后气腹压值分别为197mm Hg、195mm Hg、193mm Hg、192mm Hg、190mm Hg;B组结果在1小时、2小时、3小时、4小时、5小时后气腹压值为149mm Hg、147mm Hg、146mm Hg、145mm Hg、143mm Hg。通过观察不管在较高气腹压下,还是在适当气腹压情况下,家兔的气腹压变化均较小。同时经长时间的观察,气腹压的波动也非常小。我们认为我们的手助装置具有良好的气密性和安全性。20例应用改良手助器完成的TULS胃癌、结直肠及肠梗阻手术,手术过程均顺利,术后均未见切口感染、吻合口瘘等并发症,患者均顺利出院。在手术过程及经手助器转换为腹腔镜术式操作中,气腹均保持良好。整个手术过程中辅助手不易疲劳,手腕部无卡压,实现了简便灵活的操作,手术视野显露清楚,辅助手在腹腔内操作的灵活性和自由度大,并且实现了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在同一台术中的自由转换。小结:我们的手辅助装置克服了“蓝碟”等缺点。它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单灵活、转换方便、手术空间充足等优点。通过我们对4只实验家兔在腹腔安装手助装置后并建立气腹压,观察气腹压随时间的变化情况,验证了我们专利手助装置气密性,通过对20例临床手术病例的总结,由于使用了本装置,辅助手和腹腔镜镜器械操作灵活,腹腔内视野显露好,操作平稳,手术时间短,术中对机体损伤较小、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体现了采用改良专利手助装置TULS手术方法的优势,第二部分 TULS贲门癌根治术3例报告目的:通过总结分析TULS在胃贲门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评价TULS在胃贲门癌根治术中的安全性、可行性、肿瘤根治性以及术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4年2月间,运用TULS方法行胃贲门癌根治术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包含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总数、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切口长度、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结果:行TULS方法胃贲门根治术的3例患者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淋巴结清扫数目分别为22、25、21枚,达到开腹标准及指南要求,术后无切口感染、吻合口漏、大出血、粘连性肠梗阻等并发症,均恢复良好,顺利出院,出院后随访3个月,均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小结:TULS在贲门癌根治术中具备可行性,安全性与彻底性均达到了开腹操作的程度。TULS方法中由于腹腔镜与手双重探查更加准确,在手术探查方面优势明显,同时对术中大出血等意外情况能及时、准确处理。第叁部分 TULS与开腹、腹腔镜辅助手术治疗进展期胃贲门癌的对比研究目的:通过对TULS方法、开腹及腹腔镜辅助行胃贲门癌根治术叁种手术方式的比较,探讨TULS方法行胃贲门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安全性以及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在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实施的100进展期胃贲门根治术,其中应用TULS方法行进展期胃贲门癌D2根治术38例,传统开腹术30例,腹腔镜辅助术式32例进行对比研究,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费用等。结果:TULS方法手术组胃贲门癌根治手术平均时间为(189.58±16.49min),显着少于腹腔镜辅助组(256.25±15.55 min)(P<0.05);TULS方法手术组与腹腔镜辅助组术中出血量(93.4±45.3m1)vs(99.1±51.7ml)、术后排气时间(2.3±0.4天)vs(2.2±0.4天)、住院时间(8.9±1.1天)vs(9.5±1.4天)、切口长度(8.1±0.5 cm)vs(8.1±0.6c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ULS组手术时间(189.58±16.49min)与开腹组手术时间(185.13±15.66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ULS方法手术组明显比开腹组术中出血量少(93.4±45.3 m1)vs(264.0±100.3 ml)、术后排气时间短(2.3±0.4天)vs(3.0±0.6天)、住院时间短(8.9±1.1天)vs(10.9±1.7天)、切口长度短(8.1±0.5cm)vs(24.1±2.0cm),差异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3种手术方式在淋巴结清扫数量方面差异无显着性(P>0.05),TULS组与开腹组、腹腔镜辅助组分别为(24.8±2.3枚)vs(25.1±2.1枚)vs(24.8±1.8枚)。小结:在治疗进展期胃贲门癌中,TULS方法与腹腔镜辅助手术相比较,其淋巴结清扫数目、切口长度、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方面,未见明显差异,但TULS方法手术组在手术时间方面优势明显。TULS方法手术组比较传统开腹手术比而言,所需时间方面未见明显差异,但在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胃肠道恢复即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优于开腹组。证明TULS方法在进展期胃贲门癌根治术的治疗上具有安全性及可行性,肿瘤根治性符合肿瘤根治原则的要求。第四部分TULS方法在结直肠癌根治手术中的临床应用目的:通过分析总结TULS方法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评价TULS方法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可行性、安全性、肿瘤根治性以及术后恢复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我院在2015年1月—2017年1月实施的32例TULS结直肠手术,其中横结肠癌1例,右半结肠癌12例,左半结肠癌9例,乙状结肠癌4例,直肠癌6例。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肿瘤根治程度和淋巴结清扫数目、术中出血量、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近期胃肠道恢复情况、远期疗效即复发转移等方面,评价TULS方法在结直肠癌手术中的治疗效果。结果:用TULS方法对32例结直肠癌患者行手术治疗,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其中右半结肠癌患者、左半结肠癌患者、横结肠癌患者、乙状结肠及直肠癌患者年龄平均分别为50岁,55岁,53岁,52岁,51岁。出血量平均分别为,170ml、100 ml,80 ml,100 ml,100ml。淋巴结清扫数目平均分别为11枚,18枚,17枚、15枚、15枚,切口长度平均分别为6.0cm、6.5cm、6.0cm、5.0cm、5.0cm,手术时间平均分别为177min,185min,170min,180min,182min,排气后进食时间为术后平均分别为第5天、6天、5天、6天、7天。术后平均分别于第12天、13天、11天、13天、15天出院。所有32例患者近期均恢复良好,随访3个月过程中无转移复发迹象。小结:TULS方法在结直肠癌手术治疗的探索中实现了切口较小、手术时间较短、出血较少、无明显并发症的手术效果,在肿瘤根治性即淋巴结清扫数量上能达到指南的要求。TULS在结直肠癌治疗手术中是安全性可靠性的,是可行的。第五部分TULS方法在乙状结肠肠梗阻手术中的临床应用目的:运用TULS方法治疗1例乙状结肠肠梗阻患者,通过手术的应用过程及效果分析,评估TULS方法在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前景。方法:分析TULS方法在1例乙状结肠肠扭转导致肠梗阻患者的手术疗效,评估TULS方法在肠梗阻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前景。结果:1例乙状结肠肠扭转导致肠梗阻的患者,通过TULS方法行小肠减压、乙状结肠扭转复位固定术治疗,手术获得成功,手术时间为150 min,手术中出血量约为30ml,术后第1天拔除尿管,第2天排气排便并下床活动,第3天拔胃管进流质食物术,术后第6日、第8日拔除腹腔引流管。术后第9天拆线,切口愈合良好出院。小结:对乙状结肠扭转导致肠梗阻的患者行TULS方法手术,是安全可靠的,并且具有手术操作时间短、出血少、切口创伤小、安全可靠、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小肠主动减压后采用的TULS方法手术在治疗肠梗阻患者中有普遍意义,其手术方法兼具了传统开腹和腹腔镜手术的优点,但对于其他原因引起的肠梗阻的患者,需要进一步研究,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但是,我们建议对于肠梗阻患者,可将此方法作为一种优先选择的治疗方法进行尝试。

暨玲[4]2006年在《腹部外科腹腔镜微创手术360例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评价腹腔镜微创手术在腹部外科临床应用的现状和价值,总结成功与经验,分析缺点与不足,在成功技术的基础上探索新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普外科2004年1月至2006年1月所完成360例腹腔镜微创手术病例。结果:实施腹腔镜微创手术13种(联合手术4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327例,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T管引流术7例,肠粘连松解术3例,腹腔镜探查术3例,腹腔镜疝修补术3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2例,腹腔镜肝囊肿开窗引流术2例,腹腔镜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1例,直肠癌根治术1例,LC联合阑尾切除术6例,LC联合肝囊肿开窗引流术2例,LC联合卵巢囊肿切除术1例,LC联合疝修补术1例。微创手术成功率98.9%,LC占微创手术总例数之91.1%。既往腹部手术史者LC成功率100%。急性胆囊炎LC成功率98.2%。术后抗生素使用率100%。LC手术时间35.43±3.23min,术后排气时间16.43±1.38h,术后住院日5.59±1.84d,住院费用8979.23±690.35元。中转开腹2例,中转率0.6%,腹腔内出血2例,出血率0.6%,胆管损伤1例,胆管损伤率0.3%,无死亡病例。结论:随着经验的积累,设备的成熟,可以LC为中心,逐渐增加腹腔镜微创技术在腹部外科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建立完善的培训、资格认证制度,制定完善的围手术期治疗规范将更有力于腹腔镜微创技术健康迅速地发展。

闫卫锋[5]2016年在《单孔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比较单孔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两种手术方式切除胆囊的疗效,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对于切除胆囊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普外四科于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住的100例胆囊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分析,这些患者共分为2组,其中纳入单孔组的为50例接受单孔腹腔镜手术患者;纳入传统组的为50例接受叁孔腹腔镜手术患者,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住院费用及患者满意度等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在手术时间(70.4±20.5min Vs 66.8±16.1min,t=2.227,p=0.067)、术中出血量(23.7±9.5ml Vs 22.1±8.2ml,t=0.187,p=0.698)、术后并发症(1例vs 2例,χ2=0.344,p=0.558)方面,单孔组胆囊切除术与传统组胆囊切除术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住院费用(7950±1125元Vs 9580±1348元,t=2.912,p=0.007)、患者满意度(8.7±1.0 Vs 7.2±1.0,t=3.219,p=0.003)方面,单孔组明显优于传统组(P<0.05)。结论:这两种手术比较,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有效、可行,更具有微创性;美容效果更佳,住院费用低,患者更满意,极具普及推广价值。随着器械的改进完善及外科大夫手术经验的积累,单孔腹腔镜技术为外科手术的更微创化发展提供了方向。

陈德兴, 李晓勇, 徐刚[6]2017年在《腹部微创外科新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微创手术技术在普外科手术应用中经历了30年的发展,从最初的单纯胆囊切除手术,至今涉及胃肠、肝胆、胰腺、脾和腹壁外科等几乎所有普外科手术,且发展迅猛。本文概述了微创手术在肝胆系统、胰腺系统、脾脏系统、胃癌、结直肠癌等方面的应用及进展,并简要介绍了手术机器人在腹部外科中的应用。

嵇武, 李宁, 黎介寿[7]2011年在《手术机器人在腹部外科应用现状与展望》文中指出近年来兴起的手术机器人技术在微创的基础上,依靠其前所未有的技术优越性将手术的精准度和可行性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已在腹部外科逐步应用[1-3]。

李林鹏[8]2012年在《手辅助腹腔镜在腹部外科的应用》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手辅助腹腔镜在腹部外科的应用。方法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12年7月收治腹腔镜腹部外科手术患者100例,对其应用手辅助腹腔镜外科技术治疗,观察统计所有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手术成功97例,中转开腹手术3例,术后并发症5例,无死亡病例。结论手辅助腹腔镜技术能够提高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以及提高复杂腹腔镜手术的效率,同时对微创手术的康复快、创伤小等优势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留作用。

陈凛, 陈亚进, 董海龙, 冯艺, 顾小萍[9]2018年在《加速康复外科中国专家共识及路径管理指南(2018版)》文中研究指明近十余年来,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的理念及其路径在我国有了较为迅速的普及和应用。ERAS的临床实践表明,其理念及相关路径的实施必须以循证医学及多学科合作为基础,既要体现以加速康复为主要目的的核心理念,也要兼顾病人基础疾病、手术类别、围手术期并发症等具体情况,更需要开展深入的临床研究以论证ERAS相关路径的安全性、可行性及必要性。为此,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和麻醉学分会组织相

党星波, 杜工亮, 管来顺, 杨德庆[10]2014年在《腹腔镜技术在腹部外科急症诊治中的应用及进展》文中指出急腹症是普通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大多起病急、发展快,及早诊断和治疗可有效减轻病痛和降低诊治延误所致的并发症。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使腹部外科由传统的开腹探查术逐渐转变为利用腹腔镜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一体化微创手术。腹腔镜技术具有定位准确、手术时间短、创口小、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手术适应证也在不断扩大,目前已成为许多急腹症诊断和治疗的首选。本文就腹腔镜在腹部外科急症中的应用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

参考文献:

[1]. 高科技引领微创外科发展[J]. 徐大华. 科技导报. 2017

[2].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肝胆胰外科的应用[D]. 车金辉. 南京大学. 2012

[3]. 专利手助装置在消化道手术中的应用[D]. 张占学. 河北医科大学. 2017

[4]. 腹部外科腹腔镜微创手术360例临床观察[D]. 暨玲. 吉林大学. 2006

[5]. 单孔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对比研究[D]. 闫卫锋. 兰州大学. 2016

[6]. 腹部微创外科新进展[J]. 陈德兴, 李晓勇, 徐刚. 科技导报. 2017

[7]. 手术机器人在腹部外科应用现状与展望[J]. 嵇武, 李宁, 黎介寿.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1

[8]. 手辅助腹腔镜在腹部外科的应用[J]. 李林鹏. 中国实用医药. 2012

[9]. 加速康复外科中国专家共识及路径管理指南(2018版)[J]. 陈凛, 陈亚进, 董海龙, 冯艺, 顾小萍.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8

[10]. 腹腔镜技术在腹部外科急症诊治中的应用及进展[J]. 党星波, 杜工亮, 管来顺, 杨德庆. 临床误诊误治. 2014

标签:;  ;  ;  ;  ;  ;  ;  

腹腔镜微创手术在腹部外科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