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输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管理的探讨论文_陈伟,崔亮

对输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管理的探讨论文_陈伟,崔亮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众所周知,输配电线路在电力系统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电力系统中需要进行电力输送的方式是输配电线路,输配电线路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电力系统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电力系统中最为关键的一部分,它不仅决定着电力的输送的效率,还决定着电力输送的距离,因此加强对于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和管理,对于电力系统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近几年,电力能源几乎涉及到人们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的顺利进行与电力能源息息相关。所以,加强对电力输配电线路的研究和分析,是保证电力能源能够充分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关键环节,尤其是对电力输配电线路中的安全运行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提出科学有效的改进方案,更有利于电力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

关键词:电力系统;输配电线路;安全运行;检修方法;管理方案

1、电力输配电线路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1.1 电力输配电线路的组成结构不合理

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正在大力推动电力自动化、智能化系统的建设。但是因为我国曾经的电力系统网络比较复杂,在电力线路施工过程中没有对电力线路网络结构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安排,造成我国现存的电力系统网络结构极其不合理,不能有效保证电力线路网络结构的有序性和整体性,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1.2 电力输配电线路的通道环境遭受破坏

电力线路的通道环境遭到破坏主要是因为某些地区的电力线路建设比较偏僻,地形情况比较复杂,因此,电力线路大多数都直接裸露在树木周围或者村庄上空。而随着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在对地区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就会破坏电力线路通道环境,影响电力线路的运行安全。例如:在砍伐树木时,会在很大程度上使电力线路出现弯曲折断等情况。

1.3 电力输配电线路的施工过程存在缺陷

电力线路的施工范围特别广泛,其中有相当多的施工环境都比较复杂,这就为电力输配电线路的施工过程带来一定难度。再加上一些电力工作者在电力线路施工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操作不当的行为,对电力线路的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没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输配电线路的施工质量不过关,使电力输配电线路的使用过程中产生安全隐患,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还有一些电力单位为了节约电力线路的施工成本选择一些质量较差的电力线路设备和设施,严重威胁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4 雷击等自然灾害天气对电力输配电线路的影响

灾害性天气会对电力输配电线路造成严重的损坏,甚至会威胁到电力设备。其中雷击是破坏性最大、发生次数最多的威胁因素,主要是因为我国的气候特征决定了我国大多数地区都会出现雷雨天气,特别是仲夏时期的雷雨天气,雷击的威力极强,对电力线路的破怀性也最大。雷击对电力线路产生破坏的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雷电发生时产生强烈的热效应和机械力,这两种力互相作用引起电力线路的闪络现象,进而影响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另一方面是在雷击作用下,产生的瞬时电流和电压超出电力线路的承载范围,破坏电力线路的运行状况,并且严重时雷击产生的强大电流和电压会顺着电力线路破坏电力设备,造成更严重的经济损失。

2、加强对电力输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的管理

2.1 建立健全电力输配电线路的安全管理机制

对电力输配电线路的运行安全进行管理,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制,这样才能对输配电线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标准化管理,有利于提高电力输配电线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机制必须遵守以下几个要求进行:第一,必须建立输配电线路的维护制度,在维护过程中,电力工作人员必须牢记安全第一的原则。第二,最好建立电力输配电线路的设备维护制度,对一些使用时间较长的设备进行全面检修,确保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及时解决。第三,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电力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操作手段直接影响输配电线路的运行安全和稳定,因此,必须保证工作人员的技术紧跟社会发展潮流,及时更新落后的技术手段。第四,建立输配电线路的故障预警机制,这是保证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出现故障时,相关的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尽早恢复电力线路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第五,完善相关的巡查制度,主要是指对输配电线路进行定期巡查,及时排除输配电线路中的安全隐患,进而实现提高输配电线路运行安全的目标。

2.2 完善相关的电力输配电线路的安全责任制度

电力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对电力输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必须对输配電线路中的安全管理责任进行具体化、明确化的划分,确保输配电线路中的每一项安全管理部分都有专业的电力工作人员负责,同时电力工作人员承担相应的安全管理责任。这种精细化安全管理模式能够确保安全管理责任的有效实施,这就要求相关的电力单位要改进和完善安全管理责任机制,并且要按照一定的安全管理标准对电力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进行审核。这样能够促使工作人员提高对输配电线路的安全管理意识和管理水平。

2.3 加强对配电设备的管理

电力设备是保证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部分,对电力线路的安全运行有着重要影响,同时也是保证电力输配电线路稳定运行的基础。因此,为了提高电力输配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必须加强对配电设备的管理力度。相关的电力企业可以建立电力设备管理小组,制定具体可行的管理规范;加大日常巡查力度的同时,对电力设备的运行情况做出准确及时地记录,以便及时发现电力设备运行过程中的问题,尽早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从而提高电力输配电线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设备检修管理体制

3.1 维修要求

管理单位重视线路检查,做好设备维修管理,确保线路稳定运行以及电网稳定运行。电路设备维修中应秉承着预防为主的要求,将停电和带电作业相融合的形式展开。同时,逐渐降低停电维修频率,引进先进技术方式和检修技术,确保维修效率,减少检修时间,保证维修安全。

3.2 质量管理

当线路在维修施工时,首先要有完善的施工质量、安全管理、检修体系,严格按照制度要求开展工作,进行维修施工标记与综合。在一些大型维修工程与更改项目中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流程开展,做好施工设计、技术控制、安全管理等。此外,也应做好制定技术方法与质量检验标准,落实在实际工作中。例如:检修施工为外包项目,则需要有正式的协议内容,遵守协议内容做好验收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 问题统计制度的完善

管理单位做好输配电线路运行统计。针对线路工作状态、故障一拿换,例如:跳闸、短路等做好原因分析,匹配和检查部门进行顾长官调查。管理单位也要做好设备故障原因分析,做好线路调查、了解发生规律、总结经验,提升线路管理水平。

3.4 配电线路安全管理

安全性是一切工作开展的前提,应做好落实工作。做好安全责任管理,构建主任、班组长、小组成员完整的结构管理模式。安全责任制度包含:班长安全管理制度、配电部门主任安全管理制度、小组成员安全责任制度。优化分工,各司其职。

3.5 基建项目管理机制的完善

管理单位需要主动投入到新建项目设计与审核、线路勘查中,做好设备型号选择和招标。结合所在区域特征、环境状况、运行状态等制定相关要求。施工工程和施工准备、工程验收是电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管理在电力工程的作用主要集中于几点:制定科学、有效的组织方法,确保施工按时完成。做好施工管理也能够提升施工质量与效率,例如:施工目标、施工方法、有效的组织管理。确保施工的有序展开。结合施工状况做好施工管理确保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避免造成不必要损失。管理单位也可以选择专业水平较高的人员到实际施工中进行管理监督,做好施工质量监督与隐秘环节检查。一旦发现不符合要求则立即停工,重新施工。此外,在材料、设备选择上也要做好管理,确保输配电线路在今后运行中稳定、安全。

4、输配电线路检修方法

4.1 检修超负荷故障的方法

超负荷故障是输配电线路运行过程中的常见故障。超负荷故障导致输电线路在运行中出现问题,进而造成电力系统瘫痪。在超负荷故障导致供电系统瘫痪的状况下要想解决这个故障,必须科学地选择适用的电线,分析电线的安全载流进而对超出符合的电量进行数据处理,控制电流导致的电线发热量。此外,工作人员在对输配电线路进行施工时,必须按照国家制定的标准开展工程,从根源上防止故障的发生,检修工作也必须根据相关的标准开展。

4.2 检修短路故障的方法

短路故障的种类较多,为此在对线路短路故障进行检修时需要对故障进行研究分析,在了解清楚短路原因之后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解决故障。当线路中出现短路故障时,通常短路点的电阻接近或等于零,短路電路中的电流可能具有破坏性。在这些情况下,检修时不能通过直接通电进行检查。同时,输配电线路短路后,电路保护元件可能出现被多个回路组成的区域控制的情况,此时工作人员应该分析研究故障区域以便找到故障回路,根据故障回路确定故障点。在上述情况借助故障回路确定故障点时,工作人员可以使用万用电表或灯泡等工具进行排查。万用电表法是指通过测定各回路的电阻确定短路回路。而灯泡法则是根据短路点电路为零的特点确定故障,接好灯泡,接入电压,以灯泡发亮为依据排查故障。灯泡法常用语照明电路的故障检修,先确定故障回路,在通过分析确定故障点。且此种情况下故障点必须处于回路中的降压元件内部或两端位置。

4.3 检修接地故障的方法

接地故障的实质是电路对地绝缘的破坏。当电路对地绝缘被破坏后,电路对地的绝缘电阻将降低,甚至变为零。要想可靠、有效地找出接地故障,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测量电路控制对地绝缘。如果绝缘电阻较低,测量电路应该通过绝缘电阻表或电阻挡测量电阻值。如果线路分支多,查找难度相对较大,检修人员可以先将线路分区,再分段进行查找,分区标准可以是开关的位置,分段的标准可以是变电所的接地线路、相别、程度。接地故障的故障点也可以通过改变供电方式寻找,转移负荷以转移故障点。此外,接地故障点还可以通过一拉一合的方式进行寻找。一拉一合方式是指接地故障线路在拉开断路器后会出现接地现象消失的现象。

4.4 及时引进新技术,提高检修水平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新兴的科技能给输配电线路运行检修提供更加优良的条件。如在线监测技术和红外测温技术,这两种技术的广泛应用给输配电线路状态检修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电力设备出现问题时,故障部位的温度将出现异常现象,在线监测技术和红外测温技术能将这种异常及时反映给检修人员,给检修工作提供帮助,降低工作难度,提高工作效率。新技术的引进能提高检修工作的水平,为输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提供更加强有力的保障。

5、设计合理的电力输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方案

对电力输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提出以下几点要求:(1)合理规划设计电力线路网络。相关电力企业可以建设全新的电路网络来改善电力输配电线路的网络结构,也可以对原有的电力线路网络进行一定程度的优化和完善,实现电力线路网络合理化有序化的建设目标。(2)加强防雷措施准备。为了有效降低雷击对电力线路的破坏程度,在进行电力线路施工时就要根据具体的施工环境选择最合适的接地保护方式。(3)加强防外力环境破坏的保护措施。主要是通过加强对电力线路保护知识的宣传力度,增强人们对电力线路的保护意识,此外还可以利用智能监测技术,对电力线路的外力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减少外力环境对电力线路的破坏情况的发生。

6、结束语

电力输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和稳定运行是保证电力系统能够充分满足人们对电力能源的使用需求的关键因素。因此,只有加强对电力输配电线路的研究和分析,重视输配电线路安全运行过程中的问题,根据具体的问题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才能有效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持续性。除此之外,在当前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的背景下,电力工作人员还要加强对电力系统的定期检查维修工作,以便及时发现电力自动化系统中潜在的安全问题,尽早解决,从而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促进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宇章.浅析电力系统输配电线路安全管理的相关措施 [J].低碳世界,2015(35):31-32.

[2] 王立新,李彦明.关于电力系统中输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的 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2):129.

[3] 王月明,刘忠涛.电力系统中维护输电线路安全运行探讨 [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8):12.

[4] 刘建波.浅析输电线路安全运行与维护措施研究[J].工 程技术:全文版,2016(11):212.

作者简介:

陈伟(1988年3月),男,汉族,重庆,工科学士学位,研究方向:配电运行维护。

崔亮(1986年11月),男,汉族,陕西陇县,工科学士学位,研究方向:配电运行维护。

论文作者:陈伟,崔亮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8

标签:;  ;  ;  ;  ;  ;  ;  ;  

对输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管理的探讨论文_陈伟,崔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