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民用建筑设计论文_相琳

浅析民用建筑设计论文_相琳

相琳

(北京龙安华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兰州分公司,甘肃,730030)

【摘 要】生态建筑理论应用于建筑设计是当下建筑业发展的趋势,它独有的优势特点符合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应用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因地制宜,综合考虑,制定最优的方案,以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的有机统一。本文主要对民用建筑设计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民用建筑;绿色设计;具体应用

引言

2006年建设部发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绿色建筑的概念做出了明确的规定,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尽可能用最少的资源和最低的污染创造出最大的建筑价值,从而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实现人与建筑以及自然环境的良好循环,达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统一。让建筑设计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相互融合,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现代建筑设计的特征

1、先进理念的指导

在对现代建筑进行设计时,首先要对生态环境状况进行研究,与周边的环境做好协调。在设计方面,建筑应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尽可能减少建筑物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也要尽量使用可再生的资源。同时,要按照绿色生态建筑的要求科学设计建筑的结构,使整个建筑在景观创造和能源利用上,都具有较强的科学性。

2、合理的结构设计

现代新型建筑设计,是经过合理的设计、科学的计算,用新型的墙体材料和建筑材料,同时采用框架式的建筑结构,来使建筑的机械化程度和抗震性能得到提高。新型的建筑结构,不仅可以减轻建筑本身的重量,改善建筑本身的面貌,还能自由分割空间,大幅度地提高使用面积,从而使整体设计的科学合理性也得以提高。

3、多样性的功能

受结构和体重限制,传统建筑的功能单一、智能系统缺乏,多元化功能和综合性不是很强,现代建筑的设计采用了新型的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建筑物的空间上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从而使现代智能化设备和多种功能的需求得以运用。

4、经济合理性

在工程建设中,设计是第一要素。由于对项目投资影响最大的就是设计阶段,只有从建筑设计阶段开始实施对建筑的经济管理,才能很好地控制建筑经济方面的各项问题。在建筑的技术设计阶段,首先要确定工程设计的可行性、合理性,而这一部分工作对整个工程造价的影响占到工程总造价的35%-75%。

二、绿色理念应用于建筑设计中应坚持的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

人是社会的主体,建筑设计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人类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因此,将绿色理念应用到建筑设计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尊重和考虑人的需求,不能采用对人类身体有害的材料进行建造。让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

2、健康舒适原则

将绿色理念应用到建筑设计中时,要保证建筑的适用性,为人们创造健康、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在设计时,要使建筑物具有良好的朝向,保证建筑物的间距适当,使其能有效采集太阳能,保证建筑物良好的通风环境和合适的采光,充分利用太阳能等绿色能源。另外,注意室内的温度和湿度,适当增减窗户的数量,防止室内温度过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保护环境原则

建筑工程施工对周边地形、水资源、植物等有重要影响,在进行施工时要提前调查好周围的环境,尽量降低对周边自然环境的破坏,特别是要注意排放废弃、废水等环境污染问题。

4、节约能源原则

建筑业是高耗能的行业,由于对能源利用不充分导致许多能源的浪费,因此,在将绿色理念应用到建筑设计中时,要坚持节约能源原则。进行建筑设计时,要选择能源消耗较低的方案,提高建筑材料的利用率。在各环节严格控制能耗,积极采用新技术,通过余热回收、温室效应等技术利用自然条件获得可持续能源,减少非可持续能源的消耗。

5、经济、高效原则

建筑设计要选择适应当前技术和现实的材料,结合当地的实际条件,不能盲目地为了实现其他目标而忽视了经济高效的原则,建造投资成本适当、适合消费、功能灵活的建筑,提高建筑物的效能。

三、绿色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1、规划设计

在正式进行设计之前,要大致了解一下工程的实际状况。在选址和布局时,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气候和地形,选择与当地自然条件相适应的规划方式。如北方天气寒冷干燥,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需要以避风向阳为原则进行布置,为了方便冬天取暖,北方的建筑物一般是南北朝向,门窗坐北朝南;而在南方天气湿热的前提下,为了加快空气流通,通常需要将建筑物顺着夏季风的方向建立。在绿化方面,要充分利用植物美化环境、降低热岛效应的能力,增加绿化面积,选择适合当地土壤和自然环境的植物,科学配置,达到优化环境的目的。

2、围栏结构设计

围栏结构设计对建筑物的能耗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围栏的隔热性,可能会出现冬季室内热量扩散,夏季室外热量传入室内的状况。因此,必须重视围栏结构的隔热性能。外墙所占的面积在整个建筑物中比重最大,能源消耗最多,必须选择适宜的隔热材料来降低外墙的传热性。目前来说,可以选择外保温、内保温和夹心层保温等三种形式的保温体系,外保温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冷桥、热桥现象的发生,在实践中多被采用。门窗主要起通行、采光的作用,近年来,玻璃门、落地窗流行,在设计时要在研究当地气候、室内外温度、制冷或保暖装置的基础上谨慎选择玻璃的品种。

3、充分利用可持续自然资源

绿色理念坚持节能原则,自然界中存在可持续利用的自然资源,在资源短缺的今天要充分利用如太阳能、风能等可持续利用的自然资源。太阳能可以转化为热能,利用原理相对简单,应用广泛,在建筑设计中要考虑到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供热。

四、建筑设计应用生态建筑理论需要注意的因素

1、自然因素

从自然中发现原材料,并应用于自然环境。生态建筑理论的内涵就是从开始到结束都是没有污染,最后融解于自然。生态建筑对环保的要求很高,这就要求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当地或施工地的自然条件,与自然环境科学融合,构建良性循环系统,此外,也要考虑到自然环境中其他对生态建筑有制约性的因素。

2、技术环境

发展生态建筑,要有专业的技术做支撑,最大化的减少因技术因素造成的资源浪费,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3、社会环境

从传统的建筑业来看,存在着很明显的污染高、损耗高的问题。运用生态建筑理论,把建筑的层次由单一变为多样化发展,涉及到众多科学领域,并在每个领域内始终贯穿生态学理论,在此指导下,生态建筑的设计和建设才得以完全实现。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一种功能和艺术协调发展的活动,现代建筑设计对于推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起到重要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现代建筑要想长久发展,一定要重视对建筑创新理念的发展,把传统的自然理念和现代设计理念相融合,满足人们对建筑设计的各种要求。由于现代建筑的理念正在不断的进行创新,建筑设计师一定要抓住时代的脉搏,使设计出的产品更具时代特色。

参考文献

[1]谢静.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的应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12):44.

[2]荆鹏.在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的应用[J].河南科技,2013(18):159-160.

[3]刘彩枫.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北方环境,2011(5):162.

论文作者:相琳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建设标准化》2015年8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2

标签:;  ;  ;  ;  ;  ;  ;  ;  

浅析民用建筑设计论文_相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