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汤换药--美国新政府中东政策的趋势_鲍威尔论文

换汤换药--美国新政府中东政策的趋势_鲍威尔论文

换汤不换药——美国新政府的中东政策走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换汤不换药论文,中东论文,美国论文,新政府论文,走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1年1月20日布什正式宣誓就任美国总统以来,美英空袭巴格达、鲍威尔首访中东、以新政府总理沙龙访美等几件大事,已初步显现美国新政府的中东政策走向。预计美国的西促和谈、东遏两伊的大政方针短期内不会有大的变动,但其协调中东和谈与维持对两伊制裁的方式和力度将会面临不同程度的调整。

袒以压阿:不公正的和谈调解人

沙龙当选并正式就任新政府总理以来,美国的和谈立场相对超脱并继续袒护以色列。沙龙当选后一直对巴以和谈持强硬立场,强调巴方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制止流血冲突;巴可以建国,但必须解除武装;耶城不可分割,以决不放弃对其拥有主权;坚决反对放弃对约旦河谷的占领,不同意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拆除任何一个犹太人定居点。3月,以民族团结政府正式宣誓就职后,沙龙就解决以巴问题提出五项原则:采取一切措施确保以全体人民安全;制止暴乱,避免以巴冲突进一步升级;防止以巴冲突问题国际化;减少以巴冲突导致地区局势恶化的可能性;始终保持以巴恢复和谈的可能性,但只有在冲突平息以后。

小布什对克林顿的中东促和政策以及促和力度一直持有异议,美国新政府在一定程度上默认以总理沙龙的强硬和谈立场。3月18-22日,沙龙就任总理以来首次访美。沙龙访美意在争取美国援助、巩固美以特殊关系和试探美国的和谈政策。从布什的表态看,美国的和谈立场相对超脱并明显袒以。布什本人、白宫发言人以及鲍威尔等美国政要多次表示,美将把美驻以使馆由特拉维夫迁至耶路撒冷,当然美国最终决定迁馆与否尚须拭目以待。布什会见沙龙时表示,美国将努力推动中东和谈,但美国将不会强制推行和平,以巴双方必须努力自行达成有关协议。美国的这些立场无疑是有利于以色列的。

杀鸡骇猴:大规模空袭巴格达

美英大规模空袭伊拉克,意在表明强硬对伊立场,震慑阿拉伯国家的反美仇以情绪。2月16日和21日,美英飞机两次大规模空袭伊拉克首都巴格达,这是1998年12月美英发动“沙漠之狐”军事打击以来规模最大的空袭行动,是两国战机首次攻击北纬33度以北的巴格达地区,也是新总统布什执政以来第一次对外动武。从表面上看美英大规模空袭巴格达是为了摧毁妨害美英飞机安全的伊防空雷达,但更深层原因是表明美新政府将继续努力维持美国在中东的霸主地位,继续对伊实行强硬政策,直到推翻萨达姆政权;在巴以持续冲突、和谈深陷僵局的情况下,为随后的美国务卿首访中东打造声势,震慑阿拉伯国家日渐高涨的反以仇美情绪。

投石问路:鲍威尔首访中东

2月23日到27日,鲍威尔先后访问了埃及、以色列、巴勒斯坦、约旦、沙特和叙利亚等中东国家,还在埃及首都开罗同俄外长伊万诺夫举行了会谈。鲍威尔此行系布什新政府上任后首位美国高级官员访问中东,他是在巴以严重冲突持续进行、美英飞机空袭巴格达后出访中东的,国际社会表示高度关注。鲍威尔中东之行目的明确:首先是说服阿拉伯盟国,重整名存实亡的反伊联盟,强化对伊制裁,巩固美国在中东的霸主地位。鲍威尔在会晤埃及、沙特和科威特等国的领导人时,一再宣扬“伊拉克威胁论”,必须对伊继续实行制裁。其次,鲍威尔此行是要表明美新政府重视中东和平进程,了解有关各方和谈立场。鲍威尔的言论遭到埃及外长穆萨的严厉驳斥,穆萨说,埃及并没有感到来自伊拉克的威胁,“即使伊拉克人正在寻求得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我也能猜得出这些武器是对准谁的”。

见微知著:中东政策初现端倪

今后,美国将继续高度重视中东这一战略地区。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各种利益举足轻重。美国国防部今年第一季度发表的《21世纪的美国战略》报告对中东的重视已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报告确认美国和欧洲在中东这个战略区域具有诸多共同的长远利益,如获得稳定的石油供应、防止研制和扩散核武器和生化武器、保障中东和平进程取得成功、打击恐怖主义等,报告强调美欧应加强协作,缓和中东地区的紧张局面,促使各方建立良好的安全关系。报告还提到,要继续进行北约已经组织起的、与中东有关国家的“地中海对话”。

从长远考虑,美国将会继续加大对中东的介入程度,遏制伊拉克和促进中东和谈的大方向不会改变。美国将继续巩固与以、土、埃、约、科、沙特等中东重要盟国的关系。对所谓“无赖国家”政策方面,预计布什新政府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采取较大动作改善美国与伊朗、苏丹以及利比亚等国家的关系。虽然克林顿政府一度对伊朗奉行接触政策,但美国对俄伊合作尤其是俄帮助伊发展核电耿耿于怀,就在哈塔米3月12-15日访俄期间,美总统布什签署命令,继续对伊实行贸易和投资禁令。美国将继续借支持苏丹南部分裂势力来牵制苏丹现政权。尽管洛克比事件暂告一段落,但美国与利比亚的关系短期内还看不出有多大改善。

对伊拉克,美国将继续对其进行制裁,继续不时对伊进行军事打击,继续支持伊反对派,直到推翻萨达姆政权,伊拉克解禁前景依然严峻。美国新任总统布什上任不到1个月便轰炸巴格达,意在表明美国政府的更迭并不会影响长期以来的对伊强硬政策。小布什强调,只有伊拉克无条件遵守海湾战争结束后签署的和平协议,才能避免局势的进一步升级,否则“今后这种军事行动还会更多、更严厉”。当然,按照美国的解释,美国可能会在对伊民用物资禁运方面有所放松,采取所谓“聪明制裁”的政策。目前美英两国长年在海湾地区部署重兵,随时可以对伊发起相当规模的军事打击。鲍威尔尽管在对伊政策问题上遭到部分阿拉伯国家的抨击,但这些国家不会因此彻底恶化与美国关系,尤其海湾国家对美国对伊制裁的大政方针实际上是基本维护的。

对中东和谈,美国将继续推动中东和平进程,同时保障以色列的安全利益。一段时间以来,布什政府在推动和谈问题上相比克林顿貌似超脱,也对克林顿的中东政策持有一些异议;美国对中东和谈的介入可能要在沙龙执政一段时间、以政局初步稳定之后,在这之前将主要致力于关注形势发展,而且尽管巴以冲突持续进行,但在根本安全上对以色列威胁不大。鉴于美国在中东的战略利益,布什政府在不久的将来对阿以和谈的促进力度未必会比克林顿小;虽在具体政策上与克林顿相比有所调整,但促和的大政方针不会有多大改变。鲍威尔强调,美新政府处理中东问题的基本立场没有变,仍坚持“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安理会242、338号决议以及马德里中东和会的精神。同时他又表示,美以关系牢不可破。假如沙龙政府上台后大开和平倒车,美国也不会坐视不管。而且一旦巴以和谈走不出困境,美可能要试探撮合叙以、黎以和谈。当然,与历届政府一样,布什政府同样不会放弃在关键问题上袒护以色列的基本立场。

美国的中东政策今后决不会一帆风顺,它将继续面临来自阿拉伯国家和俄、法等国家不同程度的抵制。阿拉伯国家对美国无视巴以流血冲突、中东和谈停滞不前的危局,一味严厉打击和制裁伊拉克、一味袒护以色列的政策表示强烈不满,阿拉伯世界联合图强的意识增强。早在鲍威尔访问中东时埃及外长穆萨就暗示,阿拉伯国家将在3月举行的阿拉伯首脑会议上一致向美国发难。3月24日,阿拉伯外长会议在约旦首都安曼开幕,会议表示将“全面检讨中东和平进程”,研究“支持巴人民起义”以及“重新抵制以色列”。会议还提出,阿拉伯国家将与那些欲将其驻以使馆迁往耶城或承认耶城是以首都的国家断绝关系。27日阿拉伯首脑会议开幕,会议重点讨论巴以和谈、解除对伊制裁、阿拉伯经济一体化等重大问题。美国的对伊拉克政策今后也势必将遭遇更多舆论、道义的谴责和政治经济上的抵制;伊拉克本身肯定不会坐以待毙,它必将与美展开殊死搏斗;国际社会支持解禁的国家,尤其是俄罗斯和法国乃至美国的部分盟国,都将以不同方式、在不同程度上反对美国的对伊政策,美国在此问题上将更加孤立。尤其俄罗斯决不甘于被排斥于中东和谈和伊拉克问题之外,俄罗斯公开和两伊发展关系就是对美国中东政策的公开挑战。

标签:;  ;  ;  ;  ;  

换汤换药--美国新政府中东政策的趋势_鲍威尔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