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回顾出国留学_出国留学论文

95回顾出国留学_出国留学论文

’95回眸话留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重申了今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提出的“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目前,全国上下都在抓紧落实,神州大地正掀起一个“科教兴国”的势潮。

特别值得我们兴奋的是,在神州大地掀起的“科教兴国”的热潮中,1995年的出国留学工作构成了其中一股强劲的潮头。

公费留学改革起步

1994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决定设立“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1995年3月,国家教委“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正式成立,开始办公,并首先在江苏、吉林两省着手国家公费出国留学人员选拔工作的试点。这是国家公费出国留学工作为适应我国改革开放事业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所采取的一项十分有意义的改革措施。这项改革表明,在出国留学人员的选拔和管理方面,政府职能正在发生转变。国家公费出国留学工作将从此告别计划经济的模式,从用人单位的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出发,面向社会,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它增加了公费留学工作的透明度,鼓励公平竞争,优者先行,有助于增强出国留学人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意识。它突出和加强了出国留学的法制管理和经济制约,是对国际上许多通行作法的有益尝试,便于取得留学所在国的理解与合作,提高公费出国留学工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这项改革虽然刚刚起步,许多环节还有待完善,但它毕竟反映了一个大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项工作将作为一件大事载入留学事业的史册。

留学回国出现“三个增多”

我们从国家教委有关部门获悉:近几年留学人员回国工作出现了三个增多:一是结业回国长期工作的人数增多。据统计,1994年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美国等11个国家,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3400多人,其中在美留学人员回国人数比1993年增加13%。法国、英国留学人员回国人数则超过了同年从国内前往留学的人数。二是在结业回国长期工作的留学人员中,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人数增多。以法国为例,1994年在回国的284人中,获得博士学位的65人,占回国人员总数的23%。三是在留学回国人员中,优秀拔尖人才数量增多。从各种情况分析,这“三个增多”今后仍呈上升趋势。“三个增多”的出现,说明我国国内稳定和持续发展的好形势,使广大留学人员看到希望,受到鼓舞,向心力大大加强。同时也说明我国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政策更加深入人心,广大留学人员确实感受到国内有他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广袤舞台。

出国留学工作能有今天的局面,人们不会忘记1992年国务院办公厅根据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重要精神,所发布的《关于在外留学人员有关问题的通知》和1993年中央制定的“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留学工作方针。这些政策集中体现了政府的开明形象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表达了祖国人民对留学人员的关心、支持和信任,激发了他们的爱国心和责任感。

环境更好成才更快

为鼓励留学人员回国建功立业,许多政府部门和工作单位在改善留学回国人员工作和生活条件方面,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新政策、新措施,并投入大量物力、财力,营造良好环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事业中去。以各种为留学人员服务的科研基金为例,1990年,国家教委根据中央指示,率先为留学回国人员设立“科研资助费”。时至今日,取得“科研资助费”的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4500余人,总金额近2亿元。与此同时,国家教委设立的“优秀年轻教师基金”、“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霍英东青年教师奖”等均为留学回国人员顺利开展工作提供了及时的帮助。几年来,国家人事部也为留学回国人员拨出4700余万元的科研启动经费,使1980多人受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近年为留学回国人员设立了“资助留学人员短期回国工作讲学专项基金”、“青年基金”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留学人员短期回国工作讲学专项基金”资助的项目已达500多起,总金额近500万元。“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4年一次就为49名优秀青年学者拨款3000万元,其中有36名留学回国人员成为该项基金的获得者。1995年该项基金增加到5000万元,资助人数增加到81人。中国科学院1992年开始设立“留学经费择优支持回国工作基金”,至今已有480多人获得资助,资助总金额达到1300万元。1991年起设立的“中科院王宽诚科研奖金”,已为624人提供了资助经费,总金额达39万美元,93万多元人民币。中科院和自然科学基金委,每年联合举办的中国青年学者学术讨论会,1991年以来共举办28个会,吸引在海外的660多位学者与会,不但为会议拨款280万元人民币,还提供了相当数额的单程旅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也资助了相当多的留学回国人员。此外,不少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教育、科研主管部门也都在各自的工作范围之内,为留学回国人员开展工作做了大量实事。

人才工程孕育新秀

特别引起我们关注的是近几年许多部门推出的人才工程,它为留学回国人员发挥作用提供了沃土。国家教委的“211工程”和“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国家人事部的“百千万工程”、卫生部的“五百人工程”、中国科学院的“百人计划”、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协等部门相继推出的各种形式的人才工程,都为中青年科技工作者脱颖而出,营造了广阔天地。国家科委和国家体改委在1994年联合发布的科技体制改革实施要点中,明确提出要抓紧制定和实施21世纪人才工程,建立多种方式的跨世纪人才科研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选准对象,择优支持,培养世界科技前沿的青年学科带头人。许多地方和单位也不甘落后,纷纷制定各自的人才战略。在这些工程中,留学人员受益非浅。

更使我们兴奋不已的是,近年来各地各单位都涌现了一批业务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青年科学家以及企业家和管理人才。留学回国人员已成为这支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国家教委34所直属高校中,正副校院长、研究生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及正副系主任中有过出国留学经历的占绝大多数。留学回国人员的价值得到广泛承认,普遍受到重用。

智力回流势头见增

留学人员短期回国工作和交流在今年出现更旺的发展势头。举其要者有:20多名留德学子自发组团回国考察,与国内有关单位进行双向交流;留日留美学子在沈阳东北大学联合成立软件有限公司,开发中国软件;来自15个国家的200 多名海外学子带着自己的论文出席中国科协第二届青年学术年会;来自英、美、日等国的70多名海外学子出席’95中国青年学者物理学研讨会;50多名学子出席第三届海外及归国中国生物学者生命科学暨生物技术大会;60多名留日学子组团回国短期考察,探讨为国服务的可能性和途径;数十名海外学子回国出席第一届国际华人物理学大会;40多名海外学子回国出席第46届国际电化学会议;40多名海外学子出席北京大学举办的第一届世界华人青年化学家学术会议。

除学术交流外,留学人员对国内许多方面都有合作兴趣。目前由留学人员创造的为国服务的方式不断出新。通过交流与合作,在外留学人员对国家的智力和资金投入,已经引起国内有识之士的关注。特别是前不久在国内召开的首届海内外中华青年学者材料科学技术研讨及交流会,在我国科学技术界引起了十分重要的反响。

今天,当我们回首’95出国留学工作方方面面所取得的成就时,不无喜悦,不无自豪。尽管我国目前与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还有很大差距,在前进的道路上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但所有这些何奈我哉!只要我们按目前的势头脚踏实地地走下去,整个留学界就会出现更好的局面。留学人员对国家的贡献也一定会越来越令人瞩目。

标签:;  ;  

95回顾出国留学_出国留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