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临床治疗分析论文_邹德双

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临床治疗分析论文_邹德双

(黑龙江省绥化市明水县康盈医院 黑龙江绥化 166254)

【摘要】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临床分析及治疗。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过敏性紫癜肾损害患者30例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临床治疗治愈24例,好转5例,无效1例,治愈率96.66%。结论: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给予对症治疗就能完全康复。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肾损害;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R55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1-0071-02

过敏性紫癜肾损害是一种较常见的免疫血管性疾病,主要由于机体对某种过敏物质发生变态反应而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和脆性增加[1]。本病的病变较广泛,大多数临床经过良性,主要累及皮肤、胃肠道、关节及肾脏。大多数病例在发病前2~3周有病毒或细菌性感染史,常有乏力、全身不适、发热咽痛、食欲不振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过敏性紫癜肾损害患者30例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过敏性紫癜肾损害患者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19岁,平均年龄(15±3.5)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1±0.5)个月。尿检异常(蛋白定性+和尿红细胞>5个/HP),伴或不伴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肾活检免疫荧光以IgA沉积为主;排除IgA肾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全身性疾病。

1.2 方法

1.2.1一般治疗 尽早查出并及时去除致病因素,包括控制感染、驱虫治疗,避免接触可疑引起过敏的食物、药物及其他因素。大量出血应卧床休息,必要时输血治疗。给予抗组胺药物抗过敏治疗如息斯敏,扑尔敏等,10%葡萄糖酸钙10ml静脉注射。止血药物如酚磺胺(止血敏),卡巴克洛(安络血)等。腹痛严重者可给予解痉药物如阿托品、山莨菪碱等[2]。

1.2.2激素 有抗过敏及改善血管通透性作用,对控制关节疼痛、腹痛、胃肠道出血及皮肤紫癜、血管神经性水肿均有显著疗效。但对肾脏损害效果较差。泼尼松1~2mg/(kg?d),症状减轻后减量至停药。

1.2.3激素与免疫抑制剂联合用药 泼尼松1~2mg/(kg?d)加服硫唑嘌呤2~3mg/(kg?d)或环磷酰胺2~3mg/(kg?d),疗程2~3个月,必要时可延长疗程。用药期间注意观察不良反应,白细胞<5.0×109/L则需暂停免疫抑制剂[3]。

对于临床表现为急进性肾炎及病理为新月体肾炎的病例,可给予甲基泼尼龙(MP)大剂量冲击疗法:首先15~30mg/(kg?d)(最大1.0g)加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250ml静脉滴注,1/d,连用3d,视病情需要,2周后重复同样疗程,3~5次为1疗程。以后口服泼尼松1~1.5mg/(kg?d),6周后逐步减量。待病情完全稳定后,采用维持量[4]。对难治性紫癜性肾炎,用间断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用量为0.5~1.0g/m2,最初间隔1个月给药1次(不超过6次),以后每3个月给药1次。

1.2.4特殊治疗

1.2.4.1血浆置换:通过清除患者血液中的抗体、免疫复合物及其他有害蛋白质,清除炎症介质。可用于治疗急进性肾炎及表现为肺一肾综合征的患者。方法:每周2或3次,每次置换40ml/kg,补充等量新鲜血浆或白蛋白[5]。血浆置换作用是暂时的,而且免疫球蛋白及某些抗体迅速降低会引起机体代偿性增加。

1.2.4.2透析治疗:合并肾功能衰竭者,可给予透析治疗,选择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均可。

1.2.4.3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有作者报道,应用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后,紫癜好转肾功能进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用法1g/(kg?d)静脉注射,应用2~5d。

2.结果

2.1 疗效判断

经治疗紫癜全部消退,仅留有色素沉着,无其他伴随症状,实验室检查正常,一年内无复发。好转:紫癜基本消退,但有少量瘀斑,全身症状减轻,实验室检查指标有改善。无效:紫癜和全身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无明显改善。

2.2 结果

经临床治疗治愈24例,好转5例,无效1例,治愈率96.66%。

3.讨论

过敏性紫癜肾炎被归为系统性血管炎范畴,是以皮肤紫癜、关节炎、出血性胃肠炎及肾损害为特点的综合征。有少部分病人可并发ARF,大量肉眼血尿及镜下血尿,红细胞管型阻塞肾小管导致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肾炎综合征时,时常有少尿、高血压、肾功能不全,肾活检显示肾小球毛细血管外弥漫性增殖及大量新月体形成,可出现严重的ARF[6]。

过敏性紫癜患者血浆、肾小球和皮肤可检出IgA免疫复合物,故认为免疫功能紊乱是本病的主要发病机制。抑制性T细胞活性降低,辅助性T细胞活性增高,B细胞数量增多及其活性增高与本病有关,过敏原进入机体后刺激浆细胞产生大量的IgA、IgG,尤其是IgA与抗原形成免疫复合物,此免疫复合物可逐渐沉积在血管壁、肾小球基底膜、肾小球系膜区或关节滑膜等组织上,并通过旁路激活补体,活化的补体成分对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产生趋化作用,炎性细胞在复合物沉积部位浸润,释放溶酶体酶类物质,引起血管炎症及相应组织器官损伤[7]。抗原-抗体反应也可刺激血小板、肥大细胞和嗜碱细胞,促使其释放组织胺、5-羟色胺等生物活性物质,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皮肤紫癜和局部水肿、出血。

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如皮肤、关节、胃肠道和肾脏受累,病理表现为以IgA沉积为主的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该病不难诊断。当临床表现不典型时应与狼疮性肾炎、冷球蛋白血症肾损害、IgA肾病及药物过敏所致急性间质性肾炎相鉴别,该病血小板计数及出血、凝血时间正常,故可与血液病所致的紫癜区别。由于腹型过敏性紫癜易发生肾炎,尤其在紫癜出现之前,故应与急性阑尾炎、出血性肠炎、肠穿孔或急性胰腺炎相鉴别。

过敏性紫癜急性期或发作期应卧床休息,注意保暖。服用维生素C及维生素P(芦丁)可改善毛细血管壁的脆性。由感染所引起者应查明感染原因,及时采取抗菌药治疗。如药物、食物或其他物质过敏所致者应立即仔止或避免接触过敏原。抗组织胺药物常用药物如苯海拉明、氯苯那敏或赛庚啶等均可使用。糖皮质激素单纯性皮肤紫癜患者可不用激素治疗,有肾脏损害者应给予激素治疗[8]。细胞毒药物对重症紫癜性肾炎,上述治疗无效者可给予环磷酰胺、硫唑嘌呤、 MMF、环孢素等药物治疗。

对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预防和护理,首先应避免接触诱发该病的各种“不正之气”,避免鱼、虾、蟹、花粉、牛乳等可能诱发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饮食;其次应注意防寒保暖,预防感冒,注意运动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其三,患病后,要卧床休息,避免烦劳过度,节制房事,忌食烟酒。饮食宜富于营养,易消化,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对于尿血患者,应忌食辛辣、香燥刺激物及海鲜发物,如公鸡肉、海鱼、牛肉、羊肉、鹅肉等,以免助热化火,加重病情。尿蛋白多者,应注意不过多食用高蛋白饮食,以防虚不受补。

【参考文献】

[1]姜红,罗钢,姜红堃,李维.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分析及诊断指标的评价[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6,35(4):429-430.

[2]俞芬娟.过敏性紫癜117例肾损害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乡村医药,2012(13):11-12.

[3]阮毅燕.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临床相关因素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4,21(6):913-914.

[4]薛艳梅.230例儿童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相关因素分析[J].临床医学,2011,31(12):79-80.

[5]李荣.成年人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临床相关因素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8):21-22.

[6]刘娟.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临床相关因素探讨[J].中外医疗,2009,28(17):42-42.

[7]张秀英.过敏性紫癜肾损害临床相关因素探讨[J].医药论坛杂志,2004,25(23):31-32.

[8]李建峰,张福荣.过敏性紫癜肾损害临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6,1(3):41-42.

论文作者:邹德双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9

标签:;  ;  ;  ;  ;  ;  ;  ;  

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临床治疗分析论文_邹德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