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在急性坏死肠炎治疗中应用效果观察论文_王红平

临床护理在急性坏死肠炎治疗中应用效果观察论文_王红平

(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县高良涧镇卫生院 江苏 淮安 223100)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在急性坏死性肠炎治疗中应用效果观察。方法:对12例小儿急性坏死性肠炎患者临床治疗及护理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12例患者通过治疗临床效果较好,症状、体征缓解消失,检查结果正常出院。1例因肠穿孔行手术治疗。结论:在急性坏死性肠炎的治疗中,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临床护理措施;急性坏死性肠炎;临床效果;合并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3-0216-02

急性坏死性肠炎,又称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1]。主要是以小肠发生病变为主要部位的急性坏死性炎症合并广泛性的出血,主要表现为急性腹痛、腹胀、腹泻、呕吐、便血以及全身性的中毒症状等,大部分患者常伴有休克的发生,起病急骤,死亡率较高,所以进行早期的准确诊断,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是非常重要的。该病在临床上较少发生,发病机制较复杂且尚不明确,较多发生于农村及偏远山区,发病年龄偏小,在儿童时期较多发病。为更好地进行急性坏死性肠炎的治疗及诊断,现对我院2005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12例小儿急性坏死性肠炎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05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12例小儿急性坏死性肠炎的患者,其中男患儿7例,女患儿5例,年龄4~14岁,平均年龄9.5±2.5岁,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大便腥臭、便血、鲜红色或暗红色,呈糊状,脓液便,无粘液及里急后重感。经门诊询问病史,实验室辅助检查及体格检查明确诊断为急性坏死性肠炎。

1.2 方法

1.2.1治疗方法 一般的治疗措施,注意卧床休息,禁止进食。伴有呕吐及腹胀严重的患儿需进行胃肠减压处理。在腹痛及腹胀缓解时,可少量进行流质饮食。当发生严重的腹痛时应给予肌肉注射止痛药物,缓解疼痛。伴有烦躁及高热发生的患者,应给予镇静、解热及物理性降温。伴有水、电解质紊乱的患者,应进行补液治疗。伴有循环衰竭休克的患者,应及时补充循环血液容量。进行抗感染治疗,采用抗生素的注射,以控制肠道内感染的发生及发展,以缓解其临床症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伴有显著的毒血症的患者,可适量地进行短时间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治疗。

2.结果

12例小儿急性坏死性肠炎患者,通过治疗临床效果较好,体征及症状均已经缓解消失,血常规检查结果正常,大便潜血检查呈阴性结果出院。在进行治疗过程中有1例患儿因肠穿孔进行手术治疗。

3.讨论

急性坏死性肠炎多发病于春季及夏季,多发于农村及偏远山区。发病机制较复杂,多伴有缺血缺氧、红细胞增多症的发生。急性坏死性肠炎的诱因与进食花生、大豆、蚕豆、甘薯、海鲜或暴饮暴食等有关,要注意饮食卫生,不食用一些未煮熟的食物[2]。

急性坏死性肠炎的起病较急,三分之一的患者此前有不洁饮食史,临床可见以下症状:腹痛、腹胀;腹痛之后伴恶心、呕吐,呕吐物含胆汁、血水样或咖啡样物质;腹泻和便血,程度不一,多者一天可多达10余次;周身中毒症状,如发热、精神萎靡、烦躁、谵妄、昏迷等;体格检查后可发现腹胀和腹部压痛,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腹膜刺激征。

保守治疗的患者应严格卧床休息,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仔细记录患者大便的性状、次数、颜色及大便量,及时送检大便标本。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对伴有高热的患者进行及时的退热及物理降温。伴有呕吐的患者,及时清理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床单及皮肤的干燥清洁,并及时记录呕吐物的颜色、性状及呕吐量的多少,同时注意口腔的清洁护理。详细观察并估算患儿体液丢失量,当发现呼吸急促、血压下降、心率增快的患者须及时告知医生,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对患者进行饮食的严格控制,发病早期应禁食,进行治疗后腹胀及便血的症状缓解,大便潜血阴性后可以少量进流质饮食,逐渐恢复正常的饮食。一般遵循的规律为:流质(如汤、牛奶、米汤)—半流质饮食(如稀粥)—软食—正常饮食。一定要严格遵循医嘱进行进食,以免导致肠道的复发性出血。

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在手术前后还要对其进行心理疏导,者对于临床治疗也是很重要的。在进行手术前后对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治疗的过程,及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解除患者及家属的紧张恐惧情绪,以获得患者及家属的积极配合。对待患者及家属的询问应及时、热情、详细的回答,以增加与患者及家属之间的相互信任,提高亲密度,增进护患关系,建立良好的沟通,有利于进行临床治疗及护理干预的开展,能大幅度减少摩擦,大大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率。

手术治疗的患者应首先进行胃肠道减压,以减轻胃肠道的张力防止手术吻合口瘘及水肿的发生。严密进行腹腔引流的护理,详细记录引流胃液的量、颜色及性质等。注意引流管的固定,防止脱落。注意切口的护理,及时清洁,在换药操作时严格进行无菌操作,防止感染的发生,观察切口有无红肿、出血及渗出现象的发生。治愈出院后,对患儿及其家长进行健康宣教,注意调理患儿的饮食卫生,避免变质腐败的食物,少食多餐,切勿进食油腻生冷的食物,注意防治肠道寄生虫感染。

综上所述,在急性坏死性肠炎的治疗中,采取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控制患者病情的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有效的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程敏.急性坏死性肠炎的观察与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10):60-61.

[2]张光环,王敏.小儿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22):4461-4462.

论文作者:王红平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1月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5

标签:;  ;  ;  ;  ;  ;  ;  ;  

临床护理在急性坏死肠炎治疗中应用效果观察论文_王红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