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铁路车辆运用检修一些问题与建议论文_戚玉海

浅析铁路车辆运用检修一些问题与建议论文_戚玉海

戚玉海

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集宁车辆段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 012000

摘要:铁路货车检修制度在我国货运管理中的位置是举足轻重的。虽然我国铁路货车的检修制度已经有一个成形的体系,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必须不断完善铁路管理体系,以更高的姿态,迎接国际性的挑战。抓起货车车辆的改造和整体布局的调整,建立起适合铁路运输发展需要的新的健全的可靠性高的铁路货车检修制度。

关键词:铁路车辆;检修;问题;建议

1我国铁路货车车辆检修制度基本原则的确定

在车辆的运用中,制造与检修并存;运用是目的,但同时必然会造成磨损。磨损不断积累的结果是向检修过程转化。检修工作必须依据车辆具体的磨损状态进行,先检查磨损后修复磨损,两者紧密相关。车辆检修制度的基本原则在确立下来的时候,必须考虑车辆质量的可靠性和检修的计划性与经济性等3方面的因素。

1.1以质量的可靠性为前提

作为铁路主要的移动设备,车辆担负着运输客、货的重大任务,为确保铁路大动脉畅通无碍、安全正点,必须在车辆的质量上严格把关。否则,车辆频繁地发生热轴、断轴、临修,势必扰乱铁路的运输秩序和运输效益。

1.2保持较强的计划性

铁路运输车辆为高度集中和统一指挥的联动机,其计划性非常强,相关运用部门定要按列车的运行图及时提供质量稳定的车辆。这也赋予了车辆的检修工作较强的计划性,要求检修的车辆按时扣修、交车,确保运输的畅通和安全。

1.3符合较好的经济性

车辆检修原则的确定应具有较好的经济性。经济效益是确定车辆的检修原则应当考虑到的问题,尤其是在当下铁路面临经营与发展的双重压力下,更要尽量降低材料等成本,努力提高劳动效率,大力推进技术更新改造,综合降低修理费用。

2检修问题分析

2.1检修周期制订不合理

目前,铁路总公司对铁路货车的定检周期进行了硬性规定,但由于车辆的使用率不一致,造成了检修与车辆技术状态不相适应的情况。对于使用率高的车辆,往往未等定检到期,已经出现了较严重的技术状态不良现象;对于使用率低的车辆,定检期到后,其各种损伤还不大,由于无法衡量使用率大小,只好仍按规定进行定期检修,造成了检修能力和检修费用的浪费。检修周期制定的不合理导致最直接后果是:一方面由于检修能力的不足,破损较大、失修严重的车辆不能及时得到修理,例如:T型车辆各单位都不愿意修理,定检过期,从而造成带病运行降低了车辆的运用性能;另一方面一些新造车质量较好,可以继续运用,但到了检修期也要进厂实施修理,而且,修理工厂也愿意修理这种破损较小的车辆,因为修理起来比较容易。这样既降低了车辆的运用效率,也造成了修理工厂的人力和物力的浪费,使经济效益大为降低。

2.2检修率偏低

检修效率不高也是检修人们必须面对的检修问题,影响检修效率的因素包括检修人员的检修能力及其可使用的检修设备,开展临修车辆的任务时,检修人员难以保持检修时间的一致性,出车效率自认也会受到影响,一些缺少检修经验的检修人员需要消耗的检修时间也相对比较长,因此检修中心需要通过检修培训课程来提升检修团队的整体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带病车维修不及时

随着铁路高速、重载的发展,运输量逐渐加大,为保证运输业的畅通,铁路车辆运用的年限在不时增加,运用车辆的频率也不时加快,以致于很多车辆还存在着超载现象,给车辆安全运转带来隐患。因而,及时处置带病车辆的工作十分重要,但是对于带病车辆修理却不及时有效的进行,很多带病车被放置一旁,置之不理,更是对列车运行安全问题埋下了一枚“炸弹”。

3优化铁路车辆检修工作的建议

3.1我国检修制度的推广

车辆检修制度的目的是从本国实际出发,在保证车辆使用和行车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修车成本。从“事后维修”到“计划修”,进而再到“集中修”“状态修”,科学性越来越强,对技术、设备及人员素质、管理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由于目前我国的车辆设计、制造水平还不够理想,技术诊断手段还不够完善,尚缺乏一些必须的工艺装备。加之我国货车车型、种类及运用条件都很复杂,所以,在我国铁路货车车辆检修系统全面推广和普及状态修的技术条件和组织准备尚不具备。何况,近年来,我国铁路货物运输一直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货车车辆也正处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制造的车型大面积淘汰;其之后制造的一批车辆到了厂修、段修的交替时期,当务之急,铁路货车检修部门不仅不应该弱化车辆的定检定修作业,而且应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保证厂、段修车质量,确保铁路运输安全。

3.2以提高运行可靠性为中心

我国所制造的车辆和零件质量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加之,维修的环节不完善,导致我们铁路货运的可靠性并不高。所以,我们必须要全面的进行改进,而不能再把眼睛盯在发生过故障的零件上面了。这样,就需要我们运用可靠性高的理论,搜集大量的数据,以真实的经验为案例,对铁路检修系统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然后根据铁路货车HMIS管理系统的大小件故障代码,以数据库的形式进行汇总,形成一个有规律可行的指标。最终,将系统得出的报表进行公布,让车辆制造和检修单位都可以有针对性的改进,这将大大提高运行中的可靠性。

3.3建立车辆运行里程管理系统

我国现在对铁路检修制度的管理还存在一定的欠缺,所以在进行铁路检修制度改革的同时必须增强我们铁道系统管理的改革。我们之前的“定期检修”不仅浪费成本,而且导致各个部门的工作效率都不高,所以我们一定要向“科学管理”转变。建立车辆运行里程系统,通过运行里程系统来监控每辆车的运营公里数,按照车辆的运营公里数进行车辆检修,这样既能保证对长时间运营的车辆及时得到车辆性能的维修恢复,又能对不常使用的车辆延长检修期,较少检修频次,以提高车辆的使用效率。

结束语

铁路车辆是铁路交通体系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借助铁路车辆这种交通工具才能有效完成大批量的运输任务,由于需要承载的货物量过多,且一次运行时间比较长,因此铁路车辆需要借助维修来提升自身的使用性能与质量,检修工作可以有效地将铁路车辆的故障找出并处理,因此技术人员需要根据铁路车辆的变化,来改变原有的检修方式,运用新型的检修方法,完成铁路车辆的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中山修一,彭惠民.提高铁道车辆维修能力的研究[J].国外机车车辆工艺,2017(06):9-13.

[2]魏永强.车辆轮对检修模式的思考及优化[J].上海铁道科技,2017(03):124-125.

[3]马立华.铁路车辆检修中自动化立体库的需求与应用[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7(04):88-90.

[4]尹艳飞.增强铁路客车车辆检修技术及措施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7(03):56-57.

论文作者:戚玉海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8

标签:;  ;  ;  ;  ;  ;  ;  ;  

浅析铁路车辆运用检修一些问题与建议论文_戚玉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