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建筑设计中怎样传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论文_李锜

解析建筑设计中怎样传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论文_李锜

摘要:中国自古以来对历史个传统都相当重视,在数千年的社会文化沉积之下,中国传统文化已经对社会生活和生产的各个领域和环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建筑方面,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建筑业发展和创新的基础,这种深入机理的影响力不仅取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更是新时代人类中国人民时尚潮流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建筑设计;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传承

1.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核心要点

1.1实用性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核心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对建筑的理解并没有达到艺术的层面,建筑设计只是匠人们口传心授的米姐,以此中国传统建筑领域才有“样式雷”现象的存在,中国传统建筑更多地体现出实用主义精神。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将实用性作为第一要务,注重建筑的功能、空间、尺度,以功能作为衡量建筑的要点,形成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实用主义的核心。

1.2人文性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标志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性的体现、人伦的和谐和人格的健全,在建筑文化上对这些要求也都有具体的体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更加注重对“人”的尊重,更加体现对“人”的关怀,现存的很多中国传统建筑都在不同层面上体现出人文性的特点,这种从人文性出发,落实在为“人”服务的思想成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基本标志和特征。

1.3哲学性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特点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强调自然、思想、人生的集中和统一,在具体的中国传统建筑上这一文化特点得到集中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成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诞生和发展的基础,体现了人与自然交融一体、和谐发展的理想,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2.中国传统文化与建筑设计的关系综述

中国传统文化是建筑设计的根本。建筑设计讲究一定的内涵和观点,其中必然包含了大量的社会审美观、价值观、世界观等的表现,不同观念下的设计方案所体现出的风格也不一样。人们的各种观念必然也要经过一个长期发展和变化形成的过程,而这种过程至始自终都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影响。因此可以说:建筑设计方案,其实就是社会文化发展和影响的结果。当代建筑设计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补充和延展。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社会生产力的限制,最早的社会文化没有建筑设计这一板块。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之下,社会审美观等不断发展改变,才有了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的身影,而随着历代建筑人才和文化人士的促进,这才使建筑设计被纳入了传统文化的范畴当中。中国传统文化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已经从原有的“平行关系”发展到了现在“相辅相成”的关系。譬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馆“天人合一”的朴素哲学思想的体现,正是传统文化对建筑设计深远影响的结果,而正是因为这样的设计方案,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在上海世博会中的中国馆对世人思想和观点产生了二次影响。

3.建筑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3.1传统材料的传承

建筑材料可是说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古代,还是在现代建筑设计中,都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传统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另一方面则需要深化对于传统材料的传承上。以中国为代表的大中华文明的古代建筑是以木材为主要原材,力求达到亲近自然、朴素自然的建筑美感。21世纪的今天,虽然钢铁、混凝土式的现代建筑材料已经成为了时代的主导,但是也可以在主打格调中积极吸取传统材料的特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即我们可以运用现代建筑材料,通过简单的艺术造型等,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展现隐喻木质材料风格中“亲近自然”、“中庸之道”的文化内涵。

3.2传统建筑元素的传承

3.2.1传统元素的直接应用

中国的传统文化资源极其丰富,尤其在建筑的设计上,格扇设计,门窗设计,台阶设计,以及吉庆图案的选用。如龙纹凤藻、回文水纹等,都是极具中国特色的设计元素,可以在现代建筑中直接加以应用。

其中,坡屋顶可以说是最具特色的一个元素,在现代建筑中仍可以应用坡屋顶元素来增加建筑的古朴感和韵味感。

3.2.2传统元素的传承与创新

建筑设计中,对传统元素中的图案、色彩等因素都要进行一定的借鉴,但在借鉴的基础上也要有一定的创新,即对各种元素和造型的提炼和重组,使其融入现代审美,最终符合现代建筑设计美学的要求。还要依据现代的艺术手法,进行一定的抽象与拼接,以及一定程度的重构。这样,使得传统元素与现代建筑设计新型完美的融合,提炼出最符合现代审美倾向的传统元素,在设计里体现一种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性格。

3.3对中庸理念的继承和学习

中庸对于现代建筑来说都是一项目标,是一种设计思考问题的方法。所以现代建筑中继承传统中庸思想,最好的体现就是对于建筑的布局要讲究匀称,并且要使各部分的建筑风格和气息适合整体的建筑特点,不主张彰显建筑个体,而是注重整体的风格和效果表现。同时这种匀称还不应仅仅表现在建筑的格局设计上,在具体的色调搭配上以及结构的镶嵌上也要讲究中庸匀称,根据具体的建筑要求和目标来进行相应的建筑设计。最终的效果应当达到既不过于浮夸高调,又能够充分的展现出建筑自身的特点和个性,给人一种内敛的感觉。

3.4建筑的框架式结构

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中国古代建筑大都使用木构架结构,这种结构主要使用木梁和木柱构成房屋的整体框架,屋檐和屋顶的重量通过梁架转移到立柱上,墙壁仅仅起到隔断的作用,所以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墙倒屋不塌”的谚语。这种房屋结构具有很多优势,一方面它可以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对房屋提出的各种功能要求,另一方面,这种框架结构还形成了一种在祠庙、宫殿等古代高级建筑中的独特构建,即屋檐下的一束束“斗拱”,主要是由弓形的横木和斗形木块组成,纵横交错,形成下大上小的托座,既可以起到装饰美观的效果,又可以支承荷载梁架。

4.建筑设计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当注意的问题

4.1传承与发展并重

所谓的传承,即是要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和传扬,保证其质量和韵味,使之不至于沦陷于历史的长河当中。在此过程中因当注意:传承并不等同于照抄照搬,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选择地进行学习和借鉴。发展,即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适当地加入了新的时代元素,使建筑设计方案既具备传统文化特色,又能够满足当前社会审美观的要求。

4.2遵循与创新并重

复古风格或是传统风格,都不应当只是在原有的设计方案上进行临摹,而应当加入设计者的创新观点和手法等,努力以时代性的方式方法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层次的阐释。

结束语: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对建筑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虽然产生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环境已不复存在,而当今的建筑设计以及其他的设计还要发展,总结传统的目的就是为了发展——在传统的设计文化上启迪和发展现代中国的建筑设计。

参考文献

[1]甘难.有关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

[2]周波,杨京玲.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J].东南文化.2011.

[3]肖丽,陈广鑫.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和创新[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

论文作者:李锜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7

标签:;  ;  ;  ;  ;  ;  ;  ;  

解析建筑设计中怎样传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论文_李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