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中的生态化模式及策略研究论文_牛小玉

建筑设计中的生态化模式及策略研究论文_牛小玉

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河南 郑州 450000

摘要:生态建筑是指利用人类生态学思想,从由自然、人和建筑三者组成的环境角度出发,利用工程技术和理论,设计处可以使三者达到和谐统一的人类建筑,将环境和建筑组成有机整体,除了要为人类创造出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还要起到一定环境保护作用,然而它需要依赖很多技术,并对不同技术进行相互搭配,但不论采用哪一种技术,都应将建筑视作富有生命力的整体。生态建筑实际上就是一个能和自然生态达到平衡的不断循环的综合体系,把建筑视作生态系统,对建筑内外部空间所有物态因素进行合理设计与组织,促使物质能源可以在建筑这个生态系统中得到有序循环与充分利用,最终获得既能满足使用要求,又能实现高效低耗目标的建筑。

关键词:建筑设计;生态化模式;策略

一、生态建筑设计的特点及原则

1、生态建筑的设计特点

生态建筑设计具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节能环保等特点,具体表现为:生态建筑设计充分考虑了涉及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实现整体环境的协调适应;尊重设计地块的地形、地貌、植被和环境等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尽量使用天然的、可再生的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建筑设计过程涉及学科种类众多,综合性强;选取大跨度、轻型的建筑结构,提升建筑的空间适应性。

2、生态建筑设计的原则

生态建筑设计始终是要结合自然的元素,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的。因此设计理念就要综合考虑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坚持可持续发展、经济节能以及舒适健康。要实现自然的可再生的能源,就要为建筑使用者提供舒适健康以及低能耗的生活环境,而且还要降低建筑的成本,充分尊重所设计区域的自然环境,因地制宜,使建筑与整体环境相适应,对内部空间环境进行科学合理的改造,保证其可持续发展。

2.1坚持以人为核心的原则

生态建筑设计的中心便是以人为主,在展开生态建筑设计时,需将人搁置在社会的主体位置,确保能够充分的发挥出生态建筑的应用性能,从而为居住者提供舒适与健康的生活环境与工作场所,使得人们对生活的需求得以满足,并且不断增强设计水平,来提高生态建筑设计工作效率,进而使生态建筑发展有更加宽广的空间。

2.2遵守因地制宜原则

在对生态建筑进行设计时需加大对建筑工程地区的生态环境与自然气候的考虑力度,对诸多因素展开全面考虑,从而才会制定出增强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的设计方法。这便要求了在对生态建筑设计时要切实遵守因地制宜的原则,融和建筑地区的自然体积与气候特点,合理应用自然环境中的风能与光能,以此来减小生态建筑所利用的能耗。在对生态建筑展开绿化时,尽量应用当地的植被,这样才会确保植被的存活率,若是盲目的引入外来植被,会使绿化效果脱离预期目标。

2.3遵守保护环境的原则

在对生态建筑进行设计时需要加大对环境与建筑持续发展的重视力度,将保护环境的原则融和到设计之中,着重强调环境与建筑之间的关系,在展开设计时要求考虑建筑自身对周遭环境的影响,尽量减小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力度,以此来防范建筑施工与应用中对自然环境带来损害,为居民营造出良好的居住氛围的同时,还要保证外部环境不遭到污染。

2.4坚持节能原则

目前我国资源紧缺已经成为了社会群众广泛关注的问题,它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有直接影响,在对生态建筑展开设计时考虑节能原则,可以切实保障生态持续发展。基于此,在对生态建筑展开实际设计时,需要奖励利用可分解可再生的清洁材料,并且还需要对建筑材料展开无害处理,保障建筑材料对群众与环境的影响达到最小。同时,还需要合理应用风能、太阳能等一些清洁能源,以此来降低建筑对电能的依赖,从而减小生态建筑建设中对能源的耗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5遵循整体性原则

在对生态建筑设计时需要严格遵守整体性原则,在确保建筑物的性能得以全面发挥的基础上,加大对建筑整体性能的关注力度,要对工程区域中的经济条件、自然环境以及文化特色展开深入考量,进而使生态建筑的生态性能与应用功能充分的发挥出,从而使周边环境与生态建筑实现有机合。

二、生态化建筑策略

1、在室外设计中应该分为两个模块,屋顶与幕墙。在对屋顶进行设计之前,一定要遵守的一个原则就是节约原则,在经济与环境允许的情况之下设计屋顶屋顶最好可以加入一些太阳能或者是其他能够循环利用的设备,满足人们日常备水备电的需要之外也要考虑一下节约问题,最好能够达到水电循环利用,而对于幕墙在设计的时候要有通透性,选择一些绿色透气的原材料,既能保证人们在建筑里面过得舒适安全,又能节约材料,保证空气的流通,让设计更加合理。

2、对于室内设计,一定要注意到室内与室外设计的不同之处,首先我们应该考虑到的是采光问题因为人们在住的时候一般会特别注意屋内的光线光线好,人们也会感到特别舒适,如果光线不足就会影响人的心情。而且在买房的过程中,客户一般也会特别注意室内的采光问题,如果采光不太好,说明这个建筑设计是失败的,设计师应该充分考虑这个问题,以科学的手段把光线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让人们能够利用光线进行正常生活。

3、在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建筑能源化,这个意思也就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循环利用资源,在建筑的过程中进行良性的循环,减少不必要的浪费降低在施工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破坏,促进可持续的发展,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生物能风能等等能源。充分利用新能源减少能源的浪费,最好可以利用一些自然通风自然采集的设备,更好的达到建筑设计生态化模式的要求,现在很多的发达国家都在采用这种方法,达到了很高的作用。

4、合理的利用能源,减少矿物的开采,随着我国经济的提升,建筑业的工作量也在不断提高很多建筑公司为了满足客户的要求以及公司的经济利益,不断开采矿产以以至于矿产资源急剧减少。放肆的开采矿物资源,这些矿物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如果一直这样浪费下去将会让我们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资源急剧减少,因此建筑设计单位一定要充分考虑到这个问题,要减少矿物的开采,将已经开采的矿物进行合理的运用,达到运用效率最大化。同时也应该注意,利用新能源代替不可再生的旧能源,保证生态平衡。

5、加强设计者的保护意识,因为部分设计者的教育水平较低,所以一些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保护环境方面的教学仍然没有更多的投入,因此有些地区的设计行业人员的保护环境意识也不强,在设计中往往会更加注意经济利益,因此会有更多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遭到破坏,这首先要从设计者的保护环境意识开始,国家应该加强对设计者这方面观念的培养,要让他们把握住生态建设的主旨,培养设计者的专业知识以外,还要提高他们的保护环境意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态建筑观是现阶段建筑设计重要思想,对推动建筑向绿色生态方向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在实际的生态建筑观应用中,应严格遵循相关原则,并切实做好基地环境规划、减少自然环境影响、可再生能源利用与水资源利用。

参考文献

[1]翁钰鑫,王洪艳.浅谈生态建筑设计方法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以厦门海天综合服务中心建筑设计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18):51-52+50.

[2]李也,郑长青.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的应用探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8(27):101-102.

[3]孙文佳,马佳丽.生态建筑设计与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8(09):79.

[4]聂丹.生态建筑理念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7(04):61-62.

论文作者:牛小玉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1

标签:;  ;  ;  ;  ;  ;  ;  ;  

建筑设计中的生态化模式及策略研究论文_牛小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