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病虫害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论文_刘科明

林木病虫害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论文_刘科明

东莞市银瓶山森林公园 广东东莞 523641

摘要:近年来,我国林木病虫害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其具有潜伏周期长、危害后果大、蔓延速度快等特点,给我国森林资源的带来很严重的危害,相对这也成为当下各林业部门进行重点防治的对象之一。因此,相关部门在进行林木病虫害防治工作时,一定要结合当地病虫害特点找出具体的诱发成因,制定对应的防治措施,从而对症下药,为促进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林木病虫害;发生原因;防治措施

森林生态资源主要是由各类植被与生物所组成,受生物系统多元化特征的影响,森林生态结构之间也呈现出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特点,使之形成一个完整又复杂的生态系统。随着近年来我国人工造林活动的不断增多,病虫害防治工作也减轻了很大压力,但人工造林大多会在大范围内选择同一种林木进行种植,所以这种情况下,一旦发生病虫害,很容易给树木造成大面积的损失,严重加大了林业单位的投资成本,降低其经济效益。因此,进行林木病虫害防治工作是各林业单位势在必行的工作趋势,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措施[1]。

一、林木病虫害的危害性

目前,林木的生长和利用一直都受到林木病虫害的威胁,导致树木的种子、苗木、幼树及一些林产品的生长质量严重降低。一般情况下,轻度病虫害会致使林木的生长量和森林的防护效能大打折扣,降低林木的使用质量。而重度病虫害则会导致大片森林、幼树或苗木枯死,随着近年来,我国各地林木常病虫害的日益加重,各林业部门的经济损失也是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并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城市生态环境,给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大的威胁。因此面对种严峻的情势,各地林业单位,必须把防治林木病虫害作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共同努力还给森林资源一个安全、健康的生长环境[2]。

二、林木病虫害的种类

(一)林木病害

一般情况下,林木病害分为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及是哀退病三种类型。其中,侵染性病害主要由真菌、细菌、病毒、寄生性种子植物等侵染源所引起,有着很大的传染性质。而非侵染性病害是由于林木对所生长环境不适所引起的病害,如对一些水分、温度、光照、营养物质、空气污染等因素,没有任何传染性。哀退病,是由于不同林木生长周期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生物与植物之间出现很多生物和非生物的制约因素,不但会降低林木生长质量,也会促使其生长潜能下滑,严重者还会导致林木死亡,属于自然死亡的类型。

(二)林木虫害

对于林木生长过程来说,虫害是一种常见又危害力极大的灾害,其主要通过蛀蚀树木根系、吸取树木营养来进行繁衍生息。害虫的繁殖速度十分之快,而且会大范围的爆发,使得林木生长在短期内就会出现衰弱或死亡现象。根据其取食部位的特点可将害虫大致分为根部害虫、局部害虫、枝梢害虫和叶部害虫等几种类型。

三、导致林木病虫害日趋严重的具体原因

(一)人造林面积所影响

为了改善生态环境,给林木资源提供充足的条件,我国林业部门大力开展人工造林活动,但由于很多林业单位在林木种植之前,没有对混合林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导致纯林木种一旦发生病虫害现象,就会使整个生态系统受到感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我国林业经济产业大多都是以木材生产为主,天然林木长期处在砍伐、乱伐的环境中,已经出现了超负荷采伐状态,再加上森林生物的多样性影响,使得我国森林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损害,从而导致各地林木病虫害的现象日趋激烈。

(二)周围环境变化所影响

森林病虫害的适应能力会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不断增强,因为近年来,全球温度逐渐回暖,很多病虫害冬季死亡的几率也在不断缩小。另外害虫都具有特殊的遗传性质,随着生长环境的变化,其抗逆能力和抗药物能力也会逐渐增强,已用的抗病虫品种药物会在长期的环境下失去原本的药效,再加上害虫抗逆能力的不断增长,就会使得林木病虫害的现象越来越明显。

(三)长期使用不合格化学农药所影响

很多林业部门为了降低林木成本,通常都会采用化学药剂作为消灭病虫害的手段和方法,但是化学药剂在长期使用下,会出现挥发现象,不但会降低药物本身的使用效果,给林木自身抗病虫害特性的增强带来阻碍,而且还会简接增长病虫害的耐药性。同时,长期大量的使用化学药剂还会破坏森林生态系统,给森林环境带来很多污染和破坏,严重影响林木的生长质量和长势效果。

四、预防林业有害生物的有效措施

(一)做好森林植物检疫和监测预报工作

在防治林木病虫害过程中,植物检疫工作是避免林木受到危险性病虫害所影响的重要保障。由于很多重大病虫害都是由外来树种的进口所传染,其暴发的威力和危险性也会随着苗木和木材的不断进入所增加。因此,相关部门必须提高对植物检疫工作的重视度,提高当地检疫技术水平,大力预防危险性病虫害传入我国。同时还要建立科学的预防和监测机制,在一些容易受灾的地区设置监测报点,从根本上降低有害病虫的蔓延和扩展[3]。

(二)加强育苗消毒处理

为了加强对林木病虫害的防治,相关部门还要注意土壤及种子本身可能潜存的病虫害危险。在其育苗过程中,一定要对种子和土壤进行全面的消毒,可采用几种常见的消毒方法,即:温汤浸种法、干热消毒法、热水浸种法、药液浸种和药剂拌种法,这样才能保证良好的出苗几率。另外还要对林木周围土壤环境进行定期的轮作,使土地资源最大限度地被利用起来,并运用喷淋法、浇灌法、毒土法或熏蒸法等消毒方式对所利用的土壤进行消毒,最大程度确保林木的健康成长。

(三)科学造林和经营管理

在人工造林方面,相关设计人员要遵循植物的自然生长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造林方法。并因地制宜,根据实际种植环境选择对应的乡土苗木和抗病虫能力强的苗木,从而进一步提高人工造林质量和抵抗灾害的自控能力。另外,各地林业单位要大力倡导营造混交林方针,实现植物多元化的混交种植目标,提升整体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为各种生物营造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在保证有害生物无法传播的同时降低林木病虫害的发生几率。

(四)保护天敌

对于林木病虫害来说,威胁力最大的就是各种森林天敌,如:寄生性昆虫、捕食性昆虫、微生物、益鸟等有益生物,它们可以有效的抑制害虫的发生和繁殖。林业单位采取科学的生物防治技术,遵循以虫治虫的防治原则,利用各种天敌资源来对抗危险性病虫害,避免其爆发或蔓延,影响林木的正常生长。

五、林木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一)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林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最终要的防御措施,可持续控制林业有害生物的发展,尤其是各类生物农药的研制,更是最大化抵制病虫害对林木生长的影响。如:昆虫病原细菌、昆虫生长调节剂、植物源农药、转基因植物等。

(二)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主要是利用各种化学杀菌剂,对林木进行喷洒和浇灌,如:杀藻剂、杀病毒剂、杀细菌剂等药剂,这样才能全面的防治危险性病虫害对林木的威胁。

(三)物理防治

论文作者:刘科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2

标签:;  ;  ;  ;  ;  ;  ;  ;  

林木病虫害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论文_刘科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