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红叶杨苗木繁育嫁接及造林技术论文_刘超

谈红叶杨苗木繁育嫁接及造林技术论文_刘超

黑龙江省兴隆林业局凤山林场 150904

摘 要:本文阐述了扦插育苗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介绍了扦插技术措施,包括插床土壤、插床规划、床土铺设、插条的剪取与处理、扦插、遮荫网适时使用等,并论术了扦插管理与移栽过程,以为发展造林苗木,促进苗木苗圃获得较好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提供参考。

关键词:红叶杨;无性繁殖;短穗扦插;嫁接育苗;造林技术

1.苗木繁育

1.1短穗扦插

整个扦插在钢架塑模大棚中进行。大棚长40m,宽6.2m,插前施入腐熟的鸡粪500kg,过磷酸钙30kg,细致整地,做苗床宽1.5m,床高20cm,步道沟宽40cm左右。苗床用1%高锰酸钾喷雾消毒。苗木调回后,立即浸入河水中3d以上,然后将苗木捞起剪成穗条(根部可栽植作采穗圃),将穗条放入0.5%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30min后剪成5~8 cm的2芽短插穗,上部平剪口,距上芽5mm左右,下部呈马耳形斜剪口,剪口在下芽的背面。上剪口用石蜡封闭,然后放入配制好的生根剂溶液中浸泡10~15min,于大棚中用竹片引洞扦插,扦插深度以刚见到上芽为好,密度8cm×10cm,扦插结束立即喷透水,此时恰好露出上芽。喷水后在苗床上覆盖地膜保温,并覆盖大棚裙膜。整个大棚扦插2万余株。至3月上中旬插穗展叶达50%以上时揭去地膜,视苗床干湿度适度进行喷水,并喷洒杀菌剂防止病害发生。当幼苗达4~6片叶、苗高10cm以上时,停止供水并揭开裙膜炼苗7~10d,然后移栽到苗圃地继续培育,株行距40cm×80cm,栽后立即喷透水定根,栽后10~15d要保持苗床湿润,防止因苗床太干导致幼苗脱水死亡[1-2]。后期管理以除草为主,适度追肥,病虫害极少时可以不防治。扦插中发现插穗以上中部最好,基部次之;顶部发叶最慢,可能是由于中上部芽较为饱满,储存的营养物质多,而顶芽中存有抑制萌发的物质,需要较长积温才能消除。

1.2嫁接育苗

采用早春扦插的2025杨作砧木时,可于6-7月当砧木地径达0.8~1.0cm时开始进行嵌芽接。在红叶杨采穗圃采集接穗,立即剪去叶片,保留叶柄,放入装有清水的水桶中,将接穗削成马耳形,略带木质部,将砧木距地面8~10cm处的光滑面削成与接穗大小相似的面,将接穗插入砧木并绑紧不留缝隙,露出接穗上的芽,然后在接穗上方保留2~3片叶进行第1次剪砧,剪除多余的萌蘖,抹除砧木上除接芽以外的芽2~3次,保留叶片,待接芽成活并长叶后解绑,并距接芽上方1~2cm处进行第2次剪砧。注意第2次剪砧不可过早,否则易导致接芽不能进行光合自养而死亡。嫁接时要注意避开雨天,但因为有叶片的阻挡,小雨天、高温时节嫁接仍然能保持很高的成活率。

1.3 1叶1芽扦插

将红叶杨剪穗后的根段冬季栽入大棚中作采穗圃,株行距0.8m×1.0m,大棚中重施基肥,扣棚保温,促使加快萌芽与生长。每株选留2~4根穗条培养,当5-6月穗条长60cm以上半木质化时即可采条繁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将消毒后的轻砂土装入营养钵中,摆放到大棚苗床上,大棚中安装自动喷雾设施,用电子控制仪自动控制喷雾时间与间隔。从采穗圃中剪取红叶杨穗条放入盛水桶中,提到靠近大棚的庇荫处用修枝剪剪成1叶1芽短插穗,上剪口平剪,剪口距芽应不少于5mm,下部斜剪,剪切前需对修剪工具进行消毒处理。由于红叶杨叶片较大,应将数张叶片整齐地叠放在一起用剪刀剪为原叶片1/3~1/2大小,这样扦插后插穗不易倒伏,另外扦插时叶片应保持同一方向,不应相互遮蔽,以免叶片不能充分接收雾滴而影响喷雾效果。1叶1芽繁殖成功的关键是保持叶面不脱水,特别是扦插前期或气温较高的白天更要保持短的喷雾间隔期,随着根系的形成,可延长喷雾间隔期。夏季大棚中温度较高,需覆盖50%遮阳网进行遮荫,并打开裙膜通风。但通风会对喷雾效果产生影响,大棚四周会有少量营养钵因缺水造成死苗。据观察,生根较快、长势较好的还是半木质化中上部穗条,因其营养高、活性好,这与冬季扦插表现一致。而且试验用嫩梢扦插也能成活。幼苗生根长叶后可进行根外追肥,每7d追施1次。当苗木长成4~6片叶后,将营养钵喷透水运到大田脱钵移栽继续培养(喷透水后脱钵时不松散),成活率很高。25~30d可培育1批小苗。

2.造林

用挖机深翻土壤,采用插干造林方法,设计株行距5m×6m。在苗圃地选取3.5m大苗,用快刀贴地砍取苗木,用修枝剪剪去侧枝,每10株成1捆,运至造林地后立即放入河水中浸泡,浸泡时以全部没入河水中为好。栽植时用钢钎引定植孔,再用快刀将苗木基部切削成马耳形光滑切口,随即插入定植孔,深度60cm左右。并且要用钢钎将苗木周围土壤靠近苗木挤一下,使苗木与土壤密切接触,不留缝隙,以防止苗木基部水分蒸发散失,影响生根与成活。

红叶杨插干造林的主要技术关键:一是苗木的浸泡时间要在24h以上,浸泡时以流动的水最好。笔者将苗木在河沟中浸泡从12月至翌年3月中旬,历时逾3个月后栽植效果很好,主要原因是当水温低于苗木发芽起始温度时,水中的含氧量能满足苗木微弱的呼吸作用,不会影响苗木的正常生命活动。二是注重栽植深度。扦插较深,一方面可扩展根系吸收范围,另一方面有利于苗木稳固,增强其抗风性。一般苗越高、土壤越疏松越宜深栽,但栽植深度不宜少于50cm。三是栽植要紧实。苗木与土壤密接不留空隙,有利于苗干保持水分及快速生根。此外,东至地区属中亚热带气候区,秋季落叶后土壤未上冻之前在不是很干旱的情况下栽植能延长根系形成时间,有利于植株的生长发育,效果会更好。红叶杨是速生树种,特别要注重创造促进苗木快速生长的条件,比如采取除草、松土、施肥、灌水、病虫害防治、修枝等技术手段,集约经营,才能发挥良好的经济效益。

3.结语

通过采取扦插育苗,避免了嫁接、分株、播种等育苗方式需要充足种源、不能进行大量育苗和多季节育苗的限制。尤其是科学合理地利用大棚育苗,比传统露地、小拱棚育苗提高了20%-40%的成活率,有的可高达50%以上;移栽时间提前了15-30d,大大缩短了幼苗出圃时间,增加了育苗次数。

4.参考文献:

[1]王德臣,王洪伟.落叶松与水曲柳混交的适宜性及其主要方式[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6(02).

[2]才志行,周冬跃,李国栋,张晓明.天然落叶松白桦中幼龄混交林最佳经营密度的研究[J].吉林林业科技.1993(02).

作者简介: 刘 超: 男 出生于1977年6月25日,大专学历;工作单位:黑龙江省兴隆林业局凤山林场; 职务:营林技术员 ;邮政编码150904,职称:林学工程师 。主要研究营林生产和科研方向。

论文作者:刘超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新时代》2019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9

标签:;  ;  ;  ;  ;  ;  ;  ;  

谈红叶杨苗木繁育嫁接及造林技术论文_刘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