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高以微信为载体的移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利于促进“三农”事业实现跨越发展,拓宽网络营销能力,使他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发展得更好更快。本文以浙江省缙云工业园区的村民为调研对象,研究了农民运用微信服务生产的现状和影响因素,为提升农民进一步使用微信更多功能提供支撑。
关键词:微信;农民;信息技术;公众号;
一、研究意义
今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强调了加强农民兄弟运用智能手机促进农业生产力的重要性。在学院“农民点菜,学院送餐”的科技服务方式指导下,我院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团队,以信息技术助“三农”为服务主题,以“移动新技术应用”为服务内容,开展了信息技术培训的为农服务。在培训前期,调研了该地区农民的智能手机使用情况以及微信平台的运用现状。
二、农民使用微信的现状调研
通过查阅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结合本地区的产业特色,本次调研自主设计了调查问卷,主要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微信使用情况和微信促进生产力的有效性和存在问题等内容,其中有效问卷103 份。在所回收的问卷当中,掌握基本信息如下:男性占62%,女性占38%。在年龄分布上以25~50 岁人群为主,其中30~45岁的中青年人最多,在学历的分布上,以初中、高中学历为主,年收入主要集中在3~6万的区间上。
通过问卷,对该样本的农民使用微信的现状进行调研,得到以下结论:
1.覆盖率高达90%以上
在参与调研的103位农民中,有98位使用了智能手机,其中有94位农民的手机中安装并使用了微信,占总人数的91.3%,占智能手机使用者中的比例为95.9%,充分说明了微信平台在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
2.对微信的功能运用单一
针对微信功能的调查中,主要集中于简单的基础性的功能,即聊天和朋友圈。其中,六成以上的人在聊天中倾向于语音聊天和表情包的使用,而不太使用文字进行交流,只有22.3%的人会在朋友圈上发表原创的内容,剩余的77.7%的人会浏览朋友圈或者转发,但是几乎不发表关于自己的动态。
排名第二的是微信的支付功能,在样本中,所有人都收发过微信红包,并且都有余额。但是除了9个开设工厂和经营个体户的老板之外,其他人账户上的余额都不超过千元。而针对银行卡的绑定和支付安全问题的调研中,80%以上的人都表示心有担忧,不放心把太多的钱放在微信所绑定的银行卡上,甚至有5成左右的人没有绑定银行卡。除了微信红包之外,分别有18%和15.9%的人使用过微信转账和通过微信支付码进行转账。
再次,使用较多的是微信公众号,有56.3%的人有自己关注的公众号。而经过不完全统计,接受调研的农民中更多的是关注本地的公众号居多,社交性的公众号居多,只有14.8%的人表示有关注跟自己工作或业务方向相关的专业性较强的公众号,并会定期阅读推送信息进行自主学习,大部分人通过关注公众号获得的是新闻和娱乐。同时,创建过公众号的比例为0%,即使是自己开设工厂的老板也暂时没有建立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平台进行产品推广和宣传。
3.主动参与互动少,以接受为主
在使用微信的样本中,全部人都有参与微信群的经历,但是70%以上的人参与微信群的互动仅局限于亲友之间的交流和联系,与自己的业务无关。而对于一些互动性较强的如投票、留言、微店、微信小程序应用等,参与较少,他们以信息和咨询的接收为主要方式,除了分享之外很少有信息输出或者直接参与信息的创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微信平台助推“三农”的影响因素
在通过微信平台这一信息技术,实现推动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的重大目标中,现在在农村基层仍然没有得到大力的推广,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成效认识不深,动力不足
在所调研的农民群体中,普遍认为微信只是一个社交型的应用,在他们的使用习惯中,微信的主要功能就是聊天、咨询和分享,而对于与自身密切相关的农业信息关注度不高,涉及到利用微信平台推广自己的产品、服务自己的生意的意识非常薄弱。没有认识到通过微信平台带给自己现有事业的商机和成效,就没有去研究和学习的动力。同时,由于缺乏新的尝试,微信平台中自带的功能和应用也没有更好地使用起来,如通过二维码进行查询、翻译的扫码功能,可以进行互动和交易的公众号平台功能,搜索功能,微店以及应有尽有的微信小程序。只有当他们尝试到了微信公众平台方便其生活、助推其事业的甜头之后,才会深刻认识到微信所带来的效益。
2.欠缺开发技术,无从下手
虽然,农民兄弟们逐步认识到了微信的强大功能和效益,但是想要通过微信为自己的业务服务,就需要微信开发的技术,但是他们中的大部门都没有微信开发的专业技能,甚至在本次样本调研中,只有两位农民具有大专以上的学历。因此,开发对于他们来说是无从下手的。这里推荐在初始阶段应先鼓励充分利用专业性较强和事务性较强的公众平台,如招工就业、行政部门和自己主营业务相关的一些有影响力的公众平台。而针对开设工厂和个体经营的农民,推荐创建公众号进行品牌宣传和业务推广,经过简短的培训农民自己基本能实现。而针对业务规模比较大的厂家,则需在咨询推广的基础上再研发公众平台更多的功能,建议找专业的团队来做研发。
3.缺乏推广团队,影响不够
对于公众号的开发,如果仅仅以信息推送为主而不包含复杂的业务操作,农民基本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完成。但是,申请和创建一个公众号不难,难的是信息推送的更新。如果一个公众号创建之后没有信息更新或者更新不及时,则用户对该公众号的忠诚度会大打折扣。而在调研中发现,大多数的农民在活动策划、推文撰写、编辑排版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问题,还是需要专业的推广团队来进行公众号的日常运维。
4.全盘接收分享,不做辨析
通过分享和转发的调研分析中,只有3位农民表示自己在分享信息之前会做相应的验证和查询,仅占3.2%,由此发现我们的农民朋友们都非常单纯善良,在分享过程也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而针对一些微信使用中的安全问题,则9成以上的人都表示不知道如何去防范,也不注重隐私保护和安全意识。如集赞活动、投票活动、筹款治病、拼团购物等,不做辨析毫无防范意识就直接将自己的个人信息如数提交,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5.政府缺乏推广,引导不够
通过调研发现,政府部门对农民如何利用微信平台增收创收的引导还需进一步加强。一来,政府以及各行政单位应面向当地农民,开展基于微信平台的业务,如有利于农民创收的咨询发布,有利于简化流程的业务办理,有利于学习互动的为农指导系统等功能。其次,加强对当地农民的信息技术培训,提高农民使用移动新技术服务生产的能力。
四、结论
本次调研围绕智能手机的应用情况、微信的使用现状、网络安全意识和微信平台使用局限性的影响因素进行设计。农民对微信这一信息技术的运用还停留在比较初级的阶段,希望能顺应发展、参与培训,凭借微信获取农业新观念,早日进入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
参考文献:
[1]翁婧.借力打力农民手机培训平台借助微信小程序实现大功能[J].农业工程技术.2017(37)
[2]王永兴.农村科技信息微信服务平台的构建及推广[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2016(3)
[3]孙爱萍.微信公众号与APP的对比研究[J].研究分析.2016(12)
论文作者:周芳妃,吴俊峰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0
标签:农民论文; 公众论文; 自己的论文; 的人论文; 平台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的是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