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反馈中的常见工程地质勘察问题分析论文_焉峰

施工反馈中的常见工程地质勘察问题分析论文_焉峰

丹东金地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辽宁大连 116600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工程企业迅速的发展,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当中,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建筑工程建设能否得到有序的开展,完全取决于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是否做到位。虽然地质勘察工作在建筑工程领域得到了显著性的成果,但是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

关键词:施工反馈;常见工程;地质勘察;问题

引言

在工程建设中,工程地质勘察是结构设计的关键性依据,关乎工程结构设计安全。工程地质勘察是指借助“地质学、工程地质学”等理论,以合理的勘察程序和方法为切入点,优化利用测试仪器与技术,从不同角度入手调查和工程建设紧密相连的的工程地质条件,客观评价和岩土工程相关的工程地质问题,为工程建设设计以及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地质资料。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施工反馈的工程地质勘察问题不断显现,必须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提高其整体质量。

1 野外勘察中的常见问题

野外勘察是工程勘察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此过程中能否严格遵守规范的要求,决定着此项工作最终的质量。根据相关要求,在进行该项工作之前应该对建筑物的相关标准做到心中有数,例如将要建设的工程的结构,以及基本荷载情况等,这些因素对于该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如果在进行该项工作之前不能够掌握建筑物的基本信息,导致勘测的结果于建筑物的实际需求不相符合。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进行野外勘察作业之前,对将要建设工程的基本情况了解不清楚,建筑物对地址的要求,根据建筑物的不同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建筑物荷载情况的不同,建筑结构的不同以及建筑物规模的不同都会对地质勘察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在进行野外地质勘探之前应该对建筑物的相关信息,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的评价出勘测结果是否符合建筑物的要求,但是当下很多的勘测单位在进行勘测工作之前不能够对将要建设的工程的相关信息做出全面细致的了解,同时在勘测的过程中也不能按照规范的要求,细致地分析出各项地质指标的情况。

其次,野外地质勘察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但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勘测单位在进行勘测的时候不能够按照规范的要求对地质进行仔细的勘察,例如,一些勘测单位在进行勘测点选择的时候,不够仔细,不能严格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选址,仅仅是大致的根据以往的经验来大致的选定勘测点位置,在进行勘探的过程中,勘探孔过于疏散,不能够精细的探查出地层的分布情况,给以后的工程施工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再例如很多的勘测单位在进行勘测之前会根据将要建设的建筑物的评级情况来选择采用何种勘探方式,我们了解勘探方式分为两种,一种钻探勘探方式另一种是静探的勘察方式,这两种方式在何种情况下使用,规范上都有明确的指示,而有些单位在进行野外地质勘查的时候不会按照规范的要求,结合建筑物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地址勘察,而是一建筑物的评级状况来选用探查方式,当建筑物的建筑评级为甲级的时候,勘测单位在进行地质勘察的时候就会比较细致,采用钻探和静探相结合的勘察方式,这样的勘察方式能够是勘察结果更加的准确,基本符合规范的相关规定,但是如果建筑物评级过低,那么勘察单位在选择勘察方式的时候就会只选择静探的勘探方式,或者是选择静探为主要的勘探方式。

最后,野外地质勘查过程中,存在着作业行为不规范的现象,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与各个勘察单位,例如在进行地下水位勘测的过程中,按照相关的要求,一方面需要钻孔结束的时间有一天的时间的间隔,另一方面还要考察清楚周边的地下水状况,在量测之前应该查看周边是否有取水井的存在,是否存在地下水溢出的陡壁,因为这些现象的存在都将会给地下水位的测量带来很大的影响,使得地下水位测量失真,浪费大量的财力人力和物力。但是当下很多的勘测单位在进行地下水位测量时,不考虑钻孔结束的时间,也不考察周边的地下水位情况,在钻孔结束以后直接进行地下水位的测量,这样的做法使得测量出的水位情况,和真实的水位情况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甚至给工程后期的施工带来极大的困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再如,进行野外地质勘察钻孔取样,这本是一项非常简单的工作,但在实际取样过程中,很多的勘测单位还是会出现错误。按照相关的标准规定在对当地的土质进行取样后,应该及时对样品进行封蜡处理,然后贴上相应的标签,送到实验室检测,但是现实中,很多的单位在采取样品后,并没有及时对样品进行封蜡处理,土壤中的水分以及液性指数都会发生很多的变化,导致数据失真的现象,另外在取样、送样过程中容易造成震动和扰动,这样的测试结果不准确,不能够反应真实的情况。

2 室内土工试验

2.1 粉土的划分

粉土的划分要严格执行相关的标准规范,将颗粒的直径控制到0.075mm以上,并且保证颗粒的质量不得高于总质量的1/2,此外,塑性指数要控制在10以下。基于上述条件分析而言,粉土的存在相对较多的限制性条件,并且其检测也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因此,在粉土的划分过程当中,不但要对其测塑性指标进行考虑,还需要对颗粒进行分析实验,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对粉土进行定义。

2.2 土粒比重实验

当前,绝大部分勘察单位对于土粒比重实验并没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并没有采取实测,只是根据以往的经验对其进行估侧。如果在岩土工程中,当前这种经验估计值允许存在误差,如果在渗透流稳定分析中,出现当前的这种经验估测的方式,则必然会给其带来严重的后果,导致其分析结构出现错误。因此,勘察单位要改变以往的工作方法,加强对土粒比重实验的重视管理。

2.3 剪切实验

当前,由于直剪实验不容易控制排水条件,并且其受力条件相对较为复杂,因此大部分勘察设计单位在进行剪切实验的过程当中,通常情况下采用快剪仪进行实验。直剪实验通常主要应用于渗透系数小低于10-6cm/s的细粒土,当参透系数高出10-5cm/s时,此时的所采用的一半都是粉土,并且这种实验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意义,其所产生的实验结果只能够作为借鉴效能。

3 岩土工程评价

关于岩土工程评价对于后期工程的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当下很多勘察单位所运用的评价方法非常的不合理,导致勘察效果不理想。例如在对地基的均匀性进行评价的时候很多单位会按照高层建筑的评价方法,来评价一般性建筑,这样的方法是不正确的也是不合理的。但是当下我国还没有关于一般性建筑的评价方法,在这种情况下使得勘测单位的勘测工作进行的非常困难。再比如,我国地大物博,每个地区不同土质的承载能力是各不相同的,,想要获得建筑地区土质的准确承载力,就需要经过专业的测评,但是当下很多的勘测单位,仅仅是查阅有关数据后就确定了土地的承载力。这种做法也是非常不合理的。

4 结语

总而言之,在工程建设方面,勘察单位必须意识到施工反馈中工程地质勘察问题的严重性,必须综合分析主客观影响因素,结合施工现场具体地质条件,优化利用工程地质勘探技术,可以将工程物探与传统勘探技术融合,解决工程勘察方面存在的技术问题,必须按照相关规定,收集各方面的信息资料,工程地质勘探要到位,注重对勘察人员的培训等,确保勘察记录更加真实、准确,提高工程地质勘察整体质量,降低工程建设成本,提高其建设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更好地投入到使用中,发挥其多样化作用。

参考文献:

[1]桑国聪.浅论工程地质勘察中相关问题的研究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7,6:88~89.

[2]斯月英.基于施工反馈中的常见工程地质勘察问题分析[J].江西建材,2016,1:247,249.

[3]何源睿.工程地质勘察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5:148~149.

论文作者:焉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9

标签:;  ;  ;  ;  ;  ;  ;  ;  

施工反馈中的常见工程地质勘察问题分析论文_焉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