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儿科新进护士工作及动手能力差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方法论文_肖艳

浅谈儿科新进护士工作及动手能力差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方法论文_肖艳

肖艳

(淮安市盱眙县人民医院 江苏淮安 211700)

【摘要】:目的 针对儿科新进护士工作及动手能力差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方法 首要进行观察分析新进护士在理论技术及心理方面存在问题并提出有效措施。结果 通过系统的带教和培训在短时间内提高儿科新护士的护理工作能力从而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结论 通过观察分析新进护士在理论技术及心理方面存在问题并实施有效的培训不仅提高了她们的动手能力从而也提高了患者对其的满意度增强了她们工作信心、责任心及积极性。

【关键词】 儿科新护士 工作及动手能力 原因与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法律及维权意识不断增强,人们对护理工作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在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特别是刚踏入社会的年轻护士。在儿科临床护理中新护士是要经历过由护生向护士、学习者向执行者的转变,而在理论技术及心理方面不够成熟的情况下极易造成其动手能力较差,这就需要对儿科新护士不仅要进行专人带教、加强技能培训,更重要的是丰富她们的理论知识以便更好的满足

患者的需要。以下浅谈儿科信护士工作及动手能力差的原因以及解决措施 。

1、工作能力及动手差的原因

1、1工作角色转换时自身心理素质较差,体现在不适应和应对能力的不足上,比如:新护士刚进入儿科,环境陌生,同事间的不熟悉,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出入,对未来工作生活的不自信,从而在工作上与儿科的老师们合作有一定的不协调性。

1、2工作的统筹方法差 达不到省时省力,面对患儿及家属的叫喊体现慌乱,不能沉着应对。护理对象的特殊性,不但要求她们扮演护士的角色,而且还要扮演幼儿园老师、大朋友、心理分析员等等的角色,多重角色的叠加使其难以适应。 而儿科患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多数患儿不会叙述自己的感受,病情变化都需要通过护士用专科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去判断。

1、3治疗药物的用量 儿科药物大是根据患儿的体重计算,有些药物的治疗量和中毒量很接近,而且原液剂量很大,在配药的过程中需要稀释几倍甚至几十倍才能抽出准确的剂量。复杂的配药过程和计算多变,给新护士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再加上护理技术操作的难度大尤其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术,它是儿科治疗和抢救危重患儿常用且重要的方法之一,由于患儿的血管细小隐秘,再加上患儿哭闹好动,再加上本身疾病的原因往往不易穿刺成功,而对于静脉留置针新护士由于定位不准确或穿刺成功后针头固定不妥易滑出血管外,导致留置时间不长等等原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沟通能力欠佳 作为一名儿科护士,不但要求各方面的技能好,沟通能力也尤为重要。当今家庭,都是以小孩为中心,一个小孩生病住院,前来看护的人总是一群,问题也很多。面对儿科患儿这样一个特殊的护理人群,这就需要我们运用沟通交流的技巧,即抓住问题所在,又使交流成功进行。有些新护士不但临床知识缺乏,而且沟通能力也欠佳,因而在各项护理操作中,不能赢得患儿及家属很好的配合,稍有一点小小的失误,就会得不到患儿及家属的谅解,甚至招来投诉。

2对策

2、1加快角色的适应和提高应对能力 新护士的角色不适应常常导致紧张焦虑,工作能力差,效率低。首先,科室应做好岗前培训、专人带教,帮助其尽快转换成儿科护士的角色,使其在短时间内熟悉科室的工作环境和各项规章制度、科室的工作流程和人员职责,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很快地投入护理工作。其次,在工作之中,高年资护士需给新护士提供信息、指导心理支持、关怀及鼓励,提供其应对能力。面对的患儿及家属的叫喊和不满意,要求新护士做到冷静处理问题,耐心解释。如果是由于自己的各种原因导致患者或同事的不满意,要勇敢地说:‘对不起’,这样或许能得到他人的谅解。

2、2提高新护士的专科技术水平 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新护士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和丰富的培训方式。可采取专题讲座、示教、练习、观摩、高年资的老师带教等,不断提高新护士的工作能力,积累更多的临床经验。对临床难度较大的护理技术操作,高年资护士可理论知识与自己的临床经验相结合在为新护士进行工作指导,让其在有信心的环境下进行操作,并多操作,这样有利于提高新护士的技术水平,让其找到自信,并激发新护士对护理工作的热情。

2、3学习 在科内制定规章制度和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在科内制定适用的规章制度,如规定每天常用药物稀释液的种类(特殊病例除外)、数量、稀释后药液的浓度(即稀释后每毫升药液所含药物的剂量),每天配制后并用标签标明此种药物的名称,配制时间以及每毫升所含药物的剂量,并定位放置。这样不但有利于新护士易于掌握配药过程及所配药物剂量的计算,而且能有效预防配错药,并提高配药的工作效率。并定期考核,在科内形成传、帮、带的护理工作模式,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让新护士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临床知识,不断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与速率。

2、4培养沟通交流的技巧 护理人员服务的对象是患儿,有效地与患儿及其家属进行沟通,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双方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人格特征及社会地位,会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彼此沟通。这就需要我们护士管理者多提供人际沟通训练的机会,如举办护理沟通技巧学习班或进行相关的沟通训练,使护士掌握有关的沟通技能。同时重视人际关系在护理中的重要性,注意疏导及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在工作中,我们要设身处地地为患儿及家属着想,理解患者的感受,体谅患者。尊重患者的人格,维护患儿的权利,对患儿的需要及时作出反应,并多用形体语言和患儿语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得到患者和家属很好的配合,护理操作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总之,我们新护士必须努力学习新知识,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来适应现代护理学的发展,满足患儿的需要,得到患儿的信赖,和患儿进行良好的沟通,这样才能促进患儿的康复,提高护理质量,避免护患纠纷。

参考文献 (1)凌玉.《从护士执业考试看新毕业护士的在职培

训》中华护理杂志,2007,42261。

(2) 叶弘.《临床护理教学中隐性护理知识的应用及管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167。

(3)方立珍《护患沟通技巧》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4)李小妹《护理学导论》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83

论文作者:肖艳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3月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7

标签:;  ;  ;  ;  ;  ;  ;  ;  

浅谈儿科新进护士工作及动手能力差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方法论文_肖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