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生成与发展论文_上官燕平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生成与发展论文_上官燕平

上官燕平(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 长沙 410000)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实施,近些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专业化的实践活动在我国高校普遍展开。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形成与发展有四个阶段,即:萌生-初步形成-成熟-深化阶段。本文简要分析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生存过程,然后探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生成与发展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8.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691(2019)05-0008-01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部分高校逐渐开设了心理治疗课程,并且创新的心理咨询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具有一定教育影响力的心理治疗手段。一直以来,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生成与发展都是由多种力量互相碰撞、共同促进形成的。因此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带有浓厚的中国特色。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生成与发展的过程中体现的特点和规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发展趋势。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生成过程

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心理咨询逐渐传入我国内地高校。1985年,武汉、杭州等地的高校在开展学生工作时开设了心理咨询服务。90年代,随着我国学生的心理问题频发,心理咨询开始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2001年,教育部下来了有关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文件,这就标志着千里咨询工作在我国高校正式初步的形成。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观念的萌生阶段

一方面,世界卫生组织曾在宪章中明确提出:健康不仅仅代表着人类没有疾病,而是个体在身体、精神以及社会上都能够体现饱满的状态。同时,健康也不仅仅是指身体健康,而且包含了心理健康以及良好的适应社会能力。另一方面,教育学以及心理学方面所倡导的心理教育也促进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观念的萌生。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不科学的教学弊端日益体现,针对这些现象,一些教育学者就提出了心理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概念。除此之外,德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张力也促进了高校进一步萌生了有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念,随着教学的不断进步,人们也逐渐认识到了道德教育是狭义的,高校迫切的需要将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以及法制教育等都纳入到德育这一教学概念中来。因此,高校在改革思想政治教育观念过程当中,也就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当中,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探究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过程当中,也有力地推动了心理咨询在中国高校的发展。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初步形成

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高校的生成过程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高效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仍然举步维艰,高校缺乏明确的政策支持,因此,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往往呈现出因人而立、因人而废的状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003年,我国教育部办公厅下达了有关加强高校学生管理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不仅对工作方式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还使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了基础的制度保障,逐渐进入到了稳定发展阶段。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成熟阶段

2004年,国务院下达了加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同时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了有效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我国高校都开始着手制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并且确定了相应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将心理疏导纳入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当中,作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直至2011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普通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准则》,这标志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全面展开和实践。

二、当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发展趋势分析

(一)微观心理转向宏观心理社会发展

微观心理发展教育模式虽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这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却仅仅局限于从心理发展的微观角度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开展心理健康教学活动。高校在摸索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过程中,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个体的心理辅导和咨询层面,而是应该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放置在整个的社会化关历史变迁、大学生整体心理发展变化的背景下来思考、探究问题,这样才能够在本质上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有效地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二)由心理转向社会、道德等全面发展

随着当下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人们因为物质需求不足而产生的心理问题逐渐减少,而大学生由于对自身人生价值的实现以及思想道德方面的问题却逐渐上升为主要问题。因此,高校在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过程中不能将思考和探索停留在心理问题层面,而是应该立足于心理问题,逐渐关注大学生的道德、思想以及政治层面等多方面的问题。并且,高校着眼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发展不仅是当下心理健康教育改革的要求和基本出发点,还是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心里健康教育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三)由特定方法转向为多样性的方法发展

一般来讲,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教育人员往往会采取整合的模式,但是并不突出强调之前方法的独特性,在此基础上也逐渐形成了心理疏导模式。心理疏导虽然是一种咨询方法,但是它却蕴含着具有综合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由于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心理状态呈现复杂多样的特点,因此,单一的发展模式便不能够符合大学生多元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需求,高校要侧重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多样化发展。

总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生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育模式生成的过程当中可以充分体现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主要的发展趋势,如何发挥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还需要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佘双好.中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生成与发展[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256):12-13.

[2]焦子国.构建适应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教育模式[J].教育探索,2017,(12):23-24.

论文作者:上官燕平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9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8

标签:;  ;  ;  ;  ;  ;  ;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生成与发展论文_上官燕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