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异同及其重要启示--兼论成人教育中的姓“工作”或“程”_成人教育论文

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异同及其重要启示--兼论成人教育中的姓“工作”或“程”_成人教育论文

论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异同及重要启示——兼谈成人教育姓“职”还是姓“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异同论文,成人教育论文,职业教育论文,人教论文,启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几年来,对于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一直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观点:一是主张以职业教育取代成人教育;二是因为反对第一种观点而认为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根本不同的。两种观点孰是孰非,在理论上分清是非,对于推动成人教育健康、持续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关系

成人教育的确切内涵,学界尚无统一定论,笔者认为成人教育从一定意义上是面向离开传统学校教育以后或是超过学龄而未能再进入相应传统学校教育而进行学习的人们,实施的是在组织、人员、形式和空间等各个方面都呈一个极为多元、开放和发散型的向终身教育过渡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由于教育需求不同,成人教育可分为成人在职教育与成人离职教育两大部分。其中,在职教育(包含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包括成教、自考、电大、网络教育)主要对象是在岗从业人员及待业人员,目的是提高职业技能,增强职业适应能力和竞争力。其本质是一种生计教育,是个人谋生的手段。而离职教育则针对离开工作岗位的社会人员,他们接受教育的目的不再是以个人职业需要为出发点,而是,主要为了丰富个人生活和追求更高的精神享受。

在《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关系研究》一文中,叶忠海教授对职业教育概括为:“职业教育指在一定普通教育的基础上,对社会各种职业、各种岗位所需要的就业者和从业者所进行的职业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使其成为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严明的职业纪律、宽广的职业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的劳动者,从而适应就业的个人要求和客观的岗位需要,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从定义中可知职业教育主要包括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两大部分。前者主要是对未成年人的职业教育,是学校对学生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使学生为将来从事某种职业做好准备,而后者是对成年期从业人员、待业人员的职业教育,包括对他们职业所需知识、技能的补充和提高,以及转换职业所需要的教育。

从对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概念和内涵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成人教育中的在职教育和职业教育中的职后教育是两者的结合部。职业教育中的职后教育属于成人教育范畴,成人教育中的在职教育属于职业教育中的职后教育,两者的教育对象同为已经参加工作、心理发展比较成熟的社会成年人,实际上是同一受教育群体。可以说成人教育的在职教育和职业教育中的职后教育是同一教育对象的两种不同称谓。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成人教育学习者对成人教育的需要

以上是从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概念和内涵的推理上得出的结论,那么按照“按需施教”、“因材施教”这一重要的教育规律的要求,成人教育贯彻“按需施教”、“因材施教”的原则,就应该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和充分满足成人教育学习者的需要。

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成人教育的需要,在2005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成人教育要“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服务”,“在企业中建立工学结合的职工教育和培训体系,面向在职职工开展普遍的、持续的文化教育和技术培训,加快培养高级工和技师,建设学习型企业”。将成人教育作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主要渠道之一。

对于成人教育学习者的需求,我们通过河北省社科联《关于成人高等教育目标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课题,对此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2005年12月我们对河北大学成人业余教育2004、2005级本科学生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会计学、英语五个专业共148人和专科学生法学、会计、经济管理、英语、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信息管理、保险学七个专业383人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有关培养目标部分的结果统计如下:

(一)关于成人教育学习者学习的直接目的

成人教育学习者关于学习的直接目的,专科生首选“适应岗位需要”的占35.8%,首选“获得文凭或提高职务”的占31.68%,首选“转换工作岗位”的占14.14%,首选“从事科学研究”的占2.34%,首选“考研”的占2.09%,首选“兴趣爱好”的占14.66%;本科生认为首选“适应岗位需要”的占43.48%,首选“获得文凭或提高职务”的占33.33%,首选“转换工作岗位”的占7.97%,首选“从事科学研究”的占2.9%,首选“考研”的占6.52%,首选“兴趣爱好”的占5.8%。从以上首选结果看,本专科学生首选“适应岗位需要”、“获得文凭或提高职务”及“转换工作岗位”这三个以职业需要为直接学习目的所占比例分别是84.78%和81.62%。

(二)关于成人高等教育学生可能成为的人才类型

比例人才可能成为研 可能成为工 可能成为技 可能成为技能

类型究型人才比 程型人才比 术型人才比 型人才比例

成人教育学

专科 2.14% 15.01% 44.77% 38.07%

习者的看法

本科 2.08% 13.19% 54.86% 29.86%

从上表可以得出,成教专科生认为可能成为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的比例合计达82.84%,本科生可能成为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的比例合计达84.72%,说明成人教育学习者认为自己可能成为职业技术、技能型人才。

以上结论和笔者直接参与部分工作的浙江省社科联《我国成人教育中的法学教学研究》课题(张中瑞教授主持),对全国6省市8所院校成人教育学生调查问卷中关于成人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结论是完全一致的。

综上所述,从国家和成人教育学习者对成人教育的需要以及成人教育学习者自己认为可能成为的人才类型来看,成人教育的在职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完全一致的。

三、成人高等教育和职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共性与个性

成人高等教育作为成人教育中的在职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中的职后教育实为一体,成人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应当是职后高等职业教育。因此,本文对成人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共性与个性的比较,实质上就是对职后高等职业教育和职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共性与个性比较。

(一)成人高等教育和职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共性

成人高等教育和职前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是一致的,均致力于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具有明显的高等性、职业性和区域性等特点:

1、高等性:所谓高等性,是与初等性及中等性相对而言,成人高等教育和职前高等职业教育均为职业教育类别里面的高级阶段。这一阶段培养的人才既不是只会动嘴、不会动手的书呆子,也不是仅会动手、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经验型“老师傅”,而是具有一定理论知识水平和较强岗位工作能力的“专才”。

2、职业性:成人高等教育和职前高等职业教育均紧密结合当前社会实际,面向社会、面向企业、面向岗位的实际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布局,为受教育者现在或将来更好地履行岗位职责及适应职业岗位变化,提高其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做好充分准备。

3、区域性:成人高等教育和职前高等职业教育所培养的应用性人才主要服务于地区经济建设。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及产业结构的不同,决定了不同地区所需“专才”的能力结构也不一致。学校应据此进行专业及课程设置,因地制宜培养当地所需的高级专门人才。

正是基于以上几点,同属职业教育范畴的成人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原则上也是一致的。如在专业设置、课程构建和教学内容等方面均以应用性为主旨,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以“双师型”教师为目标,注重加强校企联合,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等等。

(二)成人高等教育和职前高等教育的个性

成人高等教育与职前高等职业教育个性的比较,实质上也包含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个性的比较。职前高等教育的教育对象比较单一,应届高中毕业生占绝大多数。而成人高等教育的教育对象主要是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的在职从业人员。较职前高等教育的学生,他们的年龄偏大。在职和年龄偏大的特点造成学习特点的显著差异。

1、职前高等教育的学生的机械记忆力较好,但基本无社会和生活经验,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不强;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生具有较为丰富的社会和生活经验,尽管其记忆力有所减弱,但理解能力却不断增强,可以成为进一步学习的重要资源。

2、较职前高等教育的学生,成人学生更能够自主、自律、自控自身的学习过程。主要是成人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承担责任,能够了解自己的学习需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目标,能够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有实现计划的顽强毅力和恒心。

3、对学习的看法,较职前高等教育学生,成人学生将对知识的“准备应用”变“立即应用”,从而他们的学习导向由以“学科”为中心,变为以“问题”为中心,表明成人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所面临的职业和生活问题,因而成人的学习过程实际上应该是帮助成人学生学会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4、由于成人学生承担了社会职业和家庭多种角色,工作和生活压力较大,可供成人学习的时间十分有限,因而使得成人的学习往往带有很强的现实指向性。此外,成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焦虑感会弱化学习动机,对学习的有效性造成负面影响。

以上成人学习的特点,既反映了成人学生对培养目标的需要,更提出了对成人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特殊需要。忽略成人学生的这些特殊需要,同样是违背成人教育的规律和特点。

四、启示

(一)按教育需求不同,将成人教育严格区分为在职教育和离职教育两大部分是非常必要的

如果笼统地将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比较,得出的结论必然是片面的。只有认清成人教育中的在职和离职教育的教育目标是根本不同的,才能正确认识成人教育中的在职教育和职业教育中的职后教育是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结合部,才能认清成人教育的职业教育属性,才能有利于成人教育尽快从“普教化”模式中摆脱出来。

(二)如果只看到成人教育中的在职教育和职业教育中的职后教育的一致性而看不到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学生在学习特点上的显著差异,则会导致以职业教育代替成人教育的倾向

笔者认为,成人教育的在职教育虽属于职后职业教育,其与职前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等方面的基本原则是一致的,但两者在具体实现方式上却又截然不同,成人教育在教学方式上应一切从成人学生的学习特点出发,实施各个教学环节。简单地以职业教育代替成人教育,将会脱离成人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危害成人教育的健康发展。

(三)职业教育永远不可能替代成人教育

有人担心,将成人教育的在职教育阶段定位为职后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会被职业教育所取代。事实上,成人教育的对象不仅包括18-60岁年龄段的社会从业和待业人员,而且包括离职后的社会人员。成人教育覆盖每个人多半生的时间段,包含全社会至少10亿人口。成人教育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任务能否实现。事实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职后教育就是在大力发展成人教育的在职教育。凡是符合社会进步需要的教育形式,是不可能因人们的主观意志替代或削弱。

(四)成人教育的在职教育是培养目标姓“职”、教学方式姓“成”的一种特殊教育,有着自身的特点

成人教育既不能被职业教育取代,又不能照搬职前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既要按高等职业教育定位,又要体现“成人”、“在职”的特点。只有实现成人教育这两个方面的相互促进,高度统一,才能保证成人教育的持续、健康的发展。

标签:;  ;  ;  ;  ;  ;  

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异同及其重要启示--兼论成人教育中的姓“工作”或“程”_成人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