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结合实际,以某市政工程综合管廊工程为研究对象,从管廊的防水设计、防水材料选用以及防水施工工艺要点出发,深入分析地下综合管廊防水施工要点,实践可知,在施工过程中做好各个环节质量控制,对提高地下综合管廊质量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市政工程;地下综合管廊;防水施工;防水要点
0 引言
综合管廊又称之为”共同沟”,是指实施统一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建于地下用于敷设市政公用管线的市政公用设施。综合管廊的综合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而防水质量的高低在一定的程度上与综合管廊的耐用性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实践过程中,若一定数量的数量进入综合管廊,并且在排水设施重复启动的过程中,会增加综合管廊内的空气湿度,就会影响到系统中的管线质量以及监控设备的运转水平,因此,在地下管廊施工过程中做好防水工作意义重大。
1 工程概况
某市政综合管廊项目,管廊的整体线路为3.88km,该管廊工程主要是以单舱形式为主,标准段净宽高为2700×3000mm ,管廊壁厚0.4m 其中非标准段它包含了投料口、出线井、进出口、通风口、集水坑、配电所电缆接入口等结构,在施工时,必须要采取良好的防水技术进行施工,从而满足地下综合管廊防水施工标准。
2 管廊的防水设计
(1)防水设计遵循“以防为主、刚柔结合、多道防线、综合治理”的原则。
(2)以结构自防水为根本,采取措施控制结构砼裂缝的开展,增加砼的抗渗性能;以变形缝、施工缝等接缝防水为重点,辅以柔性外包防水层加强防水。
(3)优先选用不易产生窜水的防水材料和防水系统,减少窜水对后期堵漏维修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3 防水材料选用
(1)主体混凝土:管廊主体及各节点井钢筋混凝土:采用C35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P6,水泥宜采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骨料要求洁净并级配良好,水泥用量不应小于280kg/m³,水胶比不大于0.5 。防水混凝土应通过调整配合比、掺合料配置而成,防水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抗渗等级应比设计要求提高一级(0.2MPa),本管廊工程主体结构为超长结构,为有效解决混凝土自身收缩开裂,满足管廊耐久性能要求,须在管廊主体内掺入镁质高性能混凝土抗裂剂,利用其独特的后期微膨胀性能,补偿混凝土后期的干燥收缩和温度收缩,建议掺量为砼胶凝材料的8%~12%,具体掺量由试验结果确定。
(2)防水卷材:管廊主体标准段及各节点井结构外防水采用PMC聚合物水泥防水灰浆和自粘型TPO防水卷材(一道),沿顶、底板及侧墙四周外表面进行整体全包裹,以此作为外包防水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 主体防水构造及施工
4.1工艺流程:
底板:基层清理→节点部位加强处理→铺设宽幅TPO防水卷材(预铺反粘)→搭接卷材→节点密封→验收→施作底板;顶板、侧墙:基层清理、湿润→定位、弹线→抹水泥(砂)浆→节点加强处理→大面铺贴宽幅TPO防水卷材(单面自粘)→提浆、排气→长、短边搭接粘结→组织验收;
4.2 施工注意事项
(1)大面积防水卷材施工前,变形缝,施工缝,阴、阳拐角等部位应先铺设完成防水卷材加强层。(2)当有管、件等穿过防水层时,应先铺设此部位的加强层卷材,加强层卷材采用满粘法固定在基面上,大面防水层也应满粘固定在加强层表面。(3)防水卷材防水层采用冷作业施工,材料进入工作面后不得以任何形式动用明火,如有钢筋焊接所产生的火星等,则焊接处卷材面需设临时保护措施。 (4)卷材铺贴时,在卷材收口处应临时密封。 (5)施工中,当卷材在立面施工且片幅较大时,可在边角部位辅以适当的固定措施。卷材不应受到污染,在不影响自粘质量情况下,可用干净的湿布清洁卷材等。
5 特殊部位防水施工技术要求
1)变形缝
(1)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施工技术要求
1)钢边橡胶止水带安设位置要准,其中间空心圆环与变形缝中心线重合,并安设到防水钢筋混凝土衬砌厚度的二分之一处,做到平、直、顺。
2)钢板止水带搭接要求钢板采用焊接法,橡胶采用粘结法,要求连接缝严密牢固。如有条件非硫化部位的橡胶搭接可采用热硫化连接。
3)止水带采用铁丝固定在结构钢筋上。钢边橡胶止水带上的钢板两侧设有预留孔,预留孔间距每侧300mm ,用铁丝穿孔固定在钢筋上并用扁钢加强固定,转角处做成圆弧形,半径不应小于100mm。
4)水平设置的止水带均采用盆式安装,盆式开孔向上,保证浇捣混凝土时混凝土内产生的气泡顺利排出。
5)钢板止水带除对接外,其它接头部位 接头均采用工厂接头,不得在现场进行接头处理。对接应采用现场热硫化接头。
6)浇注混凝土时,防止损坏止水带,在止水带周围的混凝土应充分振捣,使橡胶和混凝土结合紧密,不得产生空隙。
(2)外贴式止水带施工技术要求
1)止水带设置在其它防水层表面时,可采用胶粘法等固定,不得采用水泥钉穿过防水层固定。
2)止水带的纵向中心线应与接缝对齐,止水带安装完毕后,不得出现翘边、过大的空鼓等部位,以免灌注混凝土时止水带出现过大的扭曲、移位。
3)转角部位的止水带齿条容易出现倒伏,应采用转角预制件或采取其它防止齿条倒伏的措施。
(3)变形缝嵌缝施工技术要求
1)嵌缝前,应清除掉变形缝内一定深度的变形缝衬垫板,并将缝内表面混凝土面用钢丝刷和高压空气清理干净,确保缝内混凝土表面干净 。
2)缝内变形缝衬垫板表面应设置隔离膜,隔离膜可采用0.2~0.3mm厚的PE薄膜,隔离膜应定位准确,避免覆盖接缝两侧混凝土基面。
3)顶板迎水面嵌缝胶必须与侧墙外贴式止水带密贴粘结牢固。
2)施工缝
1)墙体水平施工缝不得留在剪力最大处或底板与侧墙的交接处,应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500mm的墙体上,且应避开地下水和裂隙水较多的地段。
2)垂直(环向)施工缝浇灌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凿毛并清理干净,涂刷界面剂,并及时浇灌混凝土;
3)水平施工缝浇灌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直至坚实部位,先涂水泥浆或界面剂,再铺30~50mm厚的1:1水泥砂浆调节相对平整,安设遇水膨胀止水胶,并及时浇灌混凝土。
论文作者:梁宏科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1
标签:卷材论文; 混凝土论文; 防水层论文; 止水带论文; 部位论文; 橡胶论文; 底板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