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与长效机制研究论文

继续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与长效机制研究论文

继续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与长效机制研究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范洪强

摘 要: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市场对求职人员的要求不断提高,继续教育学院成为求职者提高文化水平的平台。当前很多继续教育学院与社会中企业合作,为企业定向输送专业人才。校企合作办学的模式能够有效解决企业人才短缺的问题,但这种模式在办学管理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新的问题。针对校企合作办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创新方式及解决办法。

关键词: 继续教育 校企合作 创新方式 研究

一、校企合作办学发展方向

知识时代淘汰的并不是某一个工具,某一个软件,而是某一群人,学习必将伴随人的一生,继续教育将成为脱离校园的社会人员接受再教育的一种方式。学校拥有丰厚的教育资源,这是社会其他培训机构无法比拟的。根据数据显示,许多学校的教育模式从单一教育方式转变为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将继续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结合在一起。继续教育学校更愿意与企业合作办学,高校继续承担管理学生的责任,担负着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任。各高校应顺应社会发展浪潮,深挖学校的办学潜力,拓展各高校的对外业务,加强办学能力,发展继续教育是高校战略部署的重要一步。校企合作办学能够培养对企业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同样也能保障高校的服务功能,是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方向。继续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以职业技能为先,实行非学历型教育,以立足社会、服务社会为主要出发点为企业输送有用人才,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对于校企合作办学,需要不断探索有效的教育方式,企业多举办技能培训,结合学校自身情况,明确办学方向,确立继续教育新模式,同时协助企业推动培养高水平人才。

企业发展对人才需求水平越来越高,很多企业管理者已充分认识到企业核心竞争力来源于员工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校企合作办学是企业长期发展的途径之一。目前,我国大多数的企业缺少专业的培训体系、成熟的师资队伍,也缺少优秀的培训人才。很多企业通过社会培训机构进行人才引入或通过培训机构所提供的培训服务为企业员工传递知识,这种培训方式不足以满足企业的长期需求。社会培训机构的专业水平良莠不齐,无法保证培训质量,这样的模式必将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困扰。社会培训机构并不能为企业量身定制人才,无法满足企业的个性化需求,无法保证培训的系统性和持续性。与之相比较,校企合作办校有更大的优势,更优质师资力量的服务,更明确的教学方向,更稳定的教育平台,更好的教育环境,并且教育质量不会受其他因素影响。因此,校企合作办学是未来企业实施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

二、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中存在问题

1.校企合作办学中缺少明确的培养目标

在校企合作办学中,缺乏明确的培训目标。目前,许多高校继续教育只在进行学历补偿。在校企合作中,大多数企业将低学历的员工送到学校,学习理论课程,补偿学术水平,最终目标是获得国家对学历的认可证书,这意味着校企合作仅仅是企业提高学历的一种方式。继续教育课程以理论知识和基础教育为基础,缺乏技能和技能的培养,课程内容与实际操作有一定出入,导致学习者通过学习获取的仅是一张证书,没有学习到更多的实践知识,踏入工作岗位需要二次学习。校企合作办学在教育模式上缺少实践方面的课程,缺少明确的培养目标,最终导致合作办学成为一种形式。校企合作办学缺少明确的定位。校企合作办学是一个分工明确的工程,企业要求不同,分工合作的项目也会发生变化,不变的高校负责理论课程,企业负责实践操作。分工合作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更高,对每一个细节的要求更加突出,社会对继续教育行业的划定越来越迫切。继续教育专业划分并不精确,存在很多问题,面对新兴行业,校企合作缺少有效资源。

2.校企合作办学缺少重视程度及支持力度

受传统思想影响,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企业重视第一学历忽视后续学历,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实践动手能力,忽视后续学习的重要性,缺少对继续教育的认识。缺少政策法规相关规定,很多继续教育校企合作办学的政策法规并不完善,多数政策条款由高校或教育部门自行制定,缺少专门制定的法律条文,政策或条款对高校的约束较多,对合作企业约束较少,无法保障双方平等权益。由于认识程度不足,高校和企业对继续教育敷衍了事,师资力量和教育经费的投入不足,这些原因都影响了校企合作的发展速度及状态。

3.校企合作办学受到机制限制

校企合作办学受到很多原因影响,高校存在办学条件落后,师资力量欠缺,教育模式落后等问题,这些成为制约校企合作办学的主要原因。由于高校机构特点,无论是招生、人事变动或是专业的设置都会受教育部门和政府相关主管部门的制约,导致校企合作办学无法顺利开展,合作办学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阻碍。

三、构建继续教育校企合作办学创新结合模式

1.根据企业需要,为企业定向培养目标

(2)将企业文化、专业技术、培养要求编撰到课程中

2.以实践为主,校企合作研发培训课程

办学是高校利用自有成熟的教育资源、雄厚的师资力量,完成技术人才的培养,为企业提供有用的人才。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对企业对员工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高校教育培养与企业所需技术人才的差距越来越大。这是循环的过程。继续教育本身并不具备调整的能力,教育模式并不能自我修正。高校与企业达成进一步合作,需要建立高校与企业共同制定课程的环节,确保高校和企业能够实时沟通,紧跟企业发展步调。校企合作办学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将理论培训、技术培训、入职培训相结合。以继续教育为核心,通过技能培训为企业输送技术人才,加快国家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步伐,加快企业的进步,从多方面对校企合作办学的方式方法进行改进和创新。

综上所述:尿液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法均有其优缺点,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法有机结合,具有一定的互补性,能够有效提高定量白细胞的检出率,提高尿常规检测的准确性及有效性,降低误诊率,为临床诊断及治疗工作提供理论数据支持,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校企合作办学的教学模式需要根据学生情况制定。校企合作办学的受教人群以社会人员为主,他们在学习中所需要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更多的是实践操作技能,需要有专业的企业人员对他们的工作和技能进行指导。继续教育的课堂必须改变单一教学模式,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结合实际的问题解答理论知识,增强学生对实践操作的认知。

继续教育学校是为所有社会成员提供的再教育机构,根据社会成员的需求和学习特点编制教育教材、教育大纲,教育课程编制需要以实践性、自主性、实用性为主。深入了解企业生产与管理的情况,及时了解企业新技术、新文化的应用,使学生在学习中达到企业人才需求标准。通过学生的学习时间制定培训或学习计划,如半年学习实践或2年学习实践(1+1,1年学校理论知识学习,1年企业实地实践学习)。无论是哪种学习方式,需保证学生在整体学习过程中都可以接触到企业需求的技术理论和实践基础,提高学生日后工作的应对能力。

第四,要锤炼高尚的品格和坚韧不拔的耐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一种精神力量,就形不成很强的凝聚力。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中华民族的复兴,是一个很长的过程,要注重培养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展示良好的精神风貌,使平凡者变得伟大,平庸者摆脱平庸。古往今来,无数商业巨子、政坛领袖、文学大师,都是饱经风雨,以顽强的毅力,在风浪中搏击。我们要敢于直面困难、直面挑战、坚韧不拔、百折不挠,一步一个脚印,全力写好人生的答卷。

在合作办学的过程中,定向培养是基础保障,以行业为切入点,后期对人员特点和工作性质进行分析,确立相对应的培养目标,并且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教育培训本身的适应能力和专业化特点,也能够避免由于个人要求和企业需求造成片面培训的情况,保障受教人员能够得到有价值的培训。以行业需求为核心,高质量完成教育课程,保证继续教育的标准化和体系化,避免出现课程随意被调换的问题,是继续教育的终极目标。参考国内各高校技能培训的相关课程,结合企业实际需求,规划针对性强的实践课程,强化教育培训技能化的效果。企业应协同学校,不断完善实践学习环境,进一步提高校企合作办学的实用性。

刘剑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个税改革之所以引起如此大的反响,主要是在草案制定过程中,一直处于保密状态,对于起征点如何设定,专项扣除的项目如何选择都没有一个较为明确的解释,引发了大家的疑惑。“个税关乎着每个人,应该在前期充分征求民意,凝聚共识,这样才有利于法律的遵从。”

直接数字化摄影检查技术是依据非晶硒平板检测器来转换X线形成数字图像,不发生光学成分失真以及衰减现象[2],有利于图像信息真实性和图像质量的保证,直接数字化摄影技术的时间减影即为不同时间下两次数字摄影胸片相减的结果,可对病变动态变化进行充分显示[3-4],且能量减影有利于对某些特定组织的显示,可将肋骨遮挡祛除,进而对肺组织病变以及淋巴结钙化进行更好地显示。直接数字化摄影检查具有曝光宽容度大、易于控制、不必洗片、不必重照等优势,可减少辐射,提升工作效率。且存在更高的图像清晰度以及密度分辨率,拥有丰富的图像层次,提升图像质量[5-6]。

(3)以实践教学为主,改变单一教学模式

(1)结合继续教育的特色,编制创新型教材

数据显示,我国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11.6%,9.2%,8.7%,分别高于整个规模以上工业4.9,2.5和2.0个百分点;7月10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2018年全球创新指数排行榜,中国排名第17位,首次跻身全球最具创新经济体前20名,这印证了中国的创新能力不断增强[7]。新旧动能加速转换,带来更高质量的经济发展;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统筹兼顾,可以协同推进生态文明高水平建设和经济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3.校企合作办学建立长效考评机制

校企合作办学的模式不再局限于某一种群体,某一个企业,它将面向整个社会,全面提高社会各层级的文化水平和道德修养。在联合办学的过程中涉及社会各个方面,需要社会中的各项资源,拓展联合办学的发展道路,解决在办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规避办学风险,保证良性、快速的发展。

4.不断扩充继续教育师资力量

由于继续教育教学方式的特殊性,很多教师是兼职教学,优秀教师无法发挥出真正的教学水平,有的兼职教师投入到继续教育教学的精力有限,导致继续教育教学无法达到好的效果。因此,扩大继续教育专职教师师资队伍,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首要途径。目前很多高校改变继续教育教学方式,招聘专职教师,提供给年轻教师到企业中挂职机会,保证他们能更真实地了解企业专业技术情况,成为企业真实所需的人才类型,保证每节课都是针对性授课,以此增强教师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授课能力;与企业合作,邀请企业中优秀的管理层或专业技术专家到学校中授教,吸收他们加入到继续教育校企合作办学的师资队伍中。因为他们有更强的专业能力及解决问题的经历和经验,由企业管理者的素质,能带动继续教育合作中学生的观念和认知。

5.创建新型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对校企合作办学成果的监督和检查是每一个继续教育高校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通过对教学质量监管,对学员成绩考评,对培训效果考核,完善教育教材的编撰,及时更正编撰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更新教育教学技术,通过考评机制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完善企业技能培训的考核。考评机制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建立对学生的一个长效考评机制,并且与当前国家相关的职业资格认证等资质相结合,对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科学考评,保证教育培训的效果。学习结束后,对他们的工作情况继续跟踪,定期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咨询,指导他们有针对性的学习培训,全方位帮助学生提高职业技能水平与理论知识学习。第二,建立校企合作办学考评机制,包括对授课教师的考评,对课程设置的考评,对技能实践环境的考评,每一项目考评需要打分,通过分值反映每一个教育课程的真实情况,通过分值调整教育教学方案。考评结果保证公开、公正、公平,实行优胜劣汰机制,保证校企合作办学的每一个教育项目具备就业优势,带动校企合作办学在健康、良好的环境下发展。

继续教育校企合作办学的教学中,学校承担专业技术理论知识的教育教学任务,企业应承担学生技能技巧的实践学习任务。根据企业定向培养的需要,聘请企业中专业技术过关的工作人员担任实践培训教师,帮助学生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将实践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编撰到教学教材中,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和了解。了解企业各部分专业技术的应用,同时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结合在一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日后工作实践奠定基础。

(1)继续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1.4.3 T细胞亚群水平 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12、24、48 h血浆中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水平。采用CytoFLEX型流式细胞仪[贝克曼库尔特商贸(中国)有限公司]检测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水平(试剂盒由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

继续教育学院可以寻找一些宁波市中型企业作为拓展,通过协商谈判,以股份制的形式成立学院,以企业背景和技术需求为依托,各自办学,以企业需求为实训目的,结合教育优势和企业资源,为企业培养相关的专业人才,培训的学生要求能够适用于管理、服务、技术、运营等岗位。作为合作企业需要为实训学生提供场地,要求企业要保证顶岗实习及就业岗位。

(2)构建继续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考虑条件风险价值的虚拟电厂多电源容量优化配置模型//卫志农,陈妤,黄文进,胥峥,孙国强,周亦洲//(4):39

高校可以和用人单位签订用人协议,按照企业用工标准,根据学生的意见,本着自愿的原则,选择若干学生组成一个班级,冠以企业的名字,对于冠名班的管理,以企业为背景,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利用双方的优势资源,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实现预订人才培养的目标,最后按照签订的协议,安排学生就业。高校应主动与一些生产紧密型企业合作,无论顶岗实习或者订单基础紧密型企业的需求量都比较大,学生的出路也比较广阔。

(3)成立校内合作实训基地

校企通过严格把关,组建具有合作特色的实训基地,直接带动学院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学生实训与入职岗位无缝衔接,改变过去的教育模式,避免资源浪费,改善厌倦实训等状况,提高教师双师型的能力,提高学校知名度,为企业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实现双方共赢的局面。

6.强化继续教育教学方式的质量监督

继续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顺利开展,需要建立完整的教学质量监督体系。教学质量监督与企业项目运作监督都会影响教育教学质量。通过协调各方面的因素,监督运营中各个环节的质量,确保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完成校企合作办学的根本目标。在教学内容中,重视监督,及时调整,保证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对知识的运用与吸收成为学生学习的首要目的。在教学方式上,重视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学生学习兴趣和专业技巧的运用全面监控;在企业合作的项目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进行全面监督。整个管理中,要重视教育教学各环节的工作质量,高校、企业各个部门全力配合,各司其职,对校企合作教育教学推进中的各个环节全方位管理和监控。

四、结束语

继续教育校企合作办学的发展方式在不断更新,建立新的模式,提出新的要求,提高校企合作办学的重视程度,协调企业与高校的关系,保证各部门相互合作,妥善解决各方面的问题。继续教育校企合作办学的模式,可以为社会输出更多企业需要的技术型人才,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参考文献:

[1]涂 岭.湖南省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研究[J].公共管理,2018

[2]刘志军.技术代理人: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办学中的职能新定位[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

文章编号: ISSN2095-6711/Z01-2019-18-0095

(本文系浙江省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协会“2019年度浙江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科研课题”,课题名称:继续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与长效机制研究,立项编号:19-高08)

标签:;  ;  ;  ;  ;  

继续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与长效机制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