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肝清幽汤治疗肝气犯胃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论文_周敏莉

调肝清幽汤治疗肝气犯胃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论文_周敏莉

湖南娄底市骨伤医院 417000

【摘 要】目的:探究调肝清幽汤治疗肝气犯胃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6年3月我院确诊的肝气犯胃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76例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予以西药治疗,实验组西药治疗的同时加服调肝清幽汤,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是73.68%,实验组是92.11%,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肝清幽汤用于治疗肝气犯胃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其药方集疏肝益气、活血解痛、清热解毒、驱邪舒郁之功效于一体,治疗效果显著,可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肝气犯胃型慢性萎缩性胃炎;调肝清幽汤;疗效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一种慢性疾病,主要特征包含较多,有胃黏膜慢性炎性病变及腺体萎缩、黏膜变薄、黏膜肌层增厚、肠腺化生等。发病与环境、患者饮食、自身免疫因素、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均有关系,但是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最常见因素。随着病理研究的深入,发现慢性萎缩性胃炎与肠型胃癌发病有一定关系。为了提高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根除幽门螺杆菌,我院对76例确诊的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分析调肝清幽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具体研究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2013年7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76例肝气犯胃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是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是胃镜和14C呼气试验证实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肝气犯胃型萎缩性胃炎的诊断标准;排除消化性溃疡、胃癌、胃黏膜肠化生、合并心脑血管病变、药物过敏、近期(1个月内)使用抗生素等患者;患者同意参加研究并签署知情书与同意书后随机分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8例。对照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34-58岁,平均年龄(44.60±3.75)岁。实验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35-59岁,平均年龄(44.65±3.73)岁。两组患者例数、男女比例、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可以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治疗,奥美拉唑肠溶片餐前30min口服,20mg/次,2次/d;甲硝唑片饭后服用,0.4g/次,2次/d;阿莫西林胶囊饭后服用,1g/次,2次/d。实验组西药治疗的同时服用中药方调肝清幽汤,药方为白术、蒲公英、柴胡各20g,五味子、黄连、香附、西洋参、厚朴、白芍、川芎、甘草、丹参各15g,黄芩、枳壳、吴茱萸、砂仁、半夏各10g;每剂温水煎煮3次混合后早晚各服1次;服药期间忌烟忌酒、忌生冷、油腻、刺激性食物。两组患者疗程均是4周。

1.3 疗效判定标准

疗效分为治愈、显效、有效、无效四种。治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胃镜检查黏膜慢性萎缩基本恢复;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胃镜检查黏膜慢性萎缩范围缩小大于80%;有效:临床症状有所缓解,胃镜检查黏膜慢性萎缩范围缩小大于50%;无效:症状缓解效果甚微或者加重。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 数据统计学分析

研究所得数据建立Microsoft Excel数据库,用SPSS18.0软件统计处理;组间比较时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4周的治疗,对照组治愈6例(15.79%),显效14例(36.84%),有效8例(21.05%),无效10例(26.32%),治疗总有效率是73.68%;实验组患者治愈11例(28.95%),显效15例(39.47%),有效9例(23.68%),无效3例(7.89%),治疗总有效率是92.11%。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是其发病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患者自身免疫、胆汁反流、既往用药、口鼻咽感染、急性胃炎等可能引发胃黏膜表面受损,发生慢性炎性反应,导致消化能力下降、肠胃蠕动失调,胃酸分泌减少形成慢性萎缩性胃炎[1]。慢性萎缩性胃炎随病情加剧发展有癌变可能,肠型胃癌居多。

中医学中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胃痞”、“胃痛”范畴,病因是饮食不合理、自身免疫力低外加负面情绪严重、身心俱疲等导致病邪入侵;另一方面,慢性萎缩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重大,肝气犯胃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学解释为情志过极、忧虑甚重导致肝功疏泄失调,肝气横逆犯胃。西医治疗主要采用三联疗法治疗,本次研究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甲硝唑片及阿莫西林联合治疗,治疗总有效率为73.68%。中医治疗肝气犯胃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主要是“疏肝理气、清热消痞”,本次采用调肝清幽汤治疗[2]。实验组患者在西药治疗的同时服用调肝清幽汤,治疗总有效率为92.11%。本次研究发现,肝气犯胃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服用西药的同时服用调肝清幽汤,疗效比单纯服用西药疗效显著,研究结论与郭蕾等学者研究结论相同[3]。调肝清幽汤中黄连清火解毒,柴胡疏肝调郁,二者同时服用疏肝理气;丹参、川芎活血止痛;西洋参、五味子健胃滋补;枳壳、厚朴、半夏、砂仁消积除痞;蒲公英、黄芩清胃热;白芍、甘草养血解痛,各药集于一方,共同作用下疏肝益气、活血解痛、清热解毒、驱邪舒郁;现代药理学证实白术有改善胃粘膜血流灌注之效,可以有效缓解胃粘膜缺血缺氧状态,有助于增强胃粘膜的防御抵制功能;黄连、蒲公英、黄芩等药物具有抑制幽门螺杆菌生长的功效;白芍可以缓解炎症反应,具有镇痛功效。因此调肝清幽汤可以有效保护胃黏膜,促进损伤组织修复,改善微循环;抗炎作用显著,可以有效减轻幽门螺杆菌对胃黏膜的侵蚀。所有本次研究,使用西药联合调肝清幽汤治疗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比单纯使用西药治疗的对照组疗效显著。

综上所述,调肝清幽汤用于治疗肝气犯胃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其药方集疏肝益气、活血解痛、清热解毒、驱邪舒郁之功效于一体,保护胃黏膜,促进损伤组织修复,改善微循环,同时减轻幽门螺杆菌对胃黏膜的侵蚀,治疗效果显著,可以在肝气犯胃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Zhang Y,Weck MN,Schottker B,et al.Gastric parietal cell antibodies,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and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evidence.Cancer Epidemiol Biomarkers Prev,2013,22(5):821-826.

[2]高东五,刘小卫,陈万军.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及中西医结合治疗[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10):748-749.

[3]郭蕾,袁星星,杨磊,等.调肝清幽汤治疗肝气犯胃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2015,22(4):22-23.

论文作者:周敏莉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

标签:;  ;  ;  ;  ;  ;  ;  ;  

调肝清幽汤治疗肝气犯胃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论文_周敏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