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物流中心信息协同运作模式研究--以A公司为例_国际物流论文

国际物流中心信息协同作业模式——以A公司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作业论文,为例论文,物流中心论文,模式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doi:10.3969/j.issn.1005-152X.2011.09.011

1 国际物流作业信息活动模式

首先,依专业分工与物流作业地点来划分,第三方物流可以划分为储存活动与运输活动两种分工模式,以保证在仓储活动和运输活动两个环节都能实现最好的效率[1]。此两大类所应具有的物流服务内容见表1。

其次,虽然在国际物流业务运作中参与的成员很多,但如果按照物流实际作业活动来区分,可以将国际物流业务视同为两个以上国内物流活动加上进出口的关务与运输等物流活动。陈丽文[2]将国际物流中心应具有的信息模块分为10大部分:订单、通关、进货、储位(库存)、拣货、出货、输配送、设备、财务、营运绩效,而本文则进一步提出国际物流中心所应具有的信息模块,见表2。

2 国际物流中心的信息协同模式

以国际物流中心信息活动所需系统的功能而言,信息系统需要具备以下采购管理、卷标系统、客户服务、货况管理和接口管理等模块功能。在信息分享与协同作业方面,物流中心信息系统最主要的功能是将有用的信息向供应链上游或下游传递,并且将这些信息与合作伙伴间的信息整合在一起,并进行系统优化。所以本文将一些与物流作业无关的项目删除,再考虑协同作业的理念,归纳出仓储、运输、客户、供货商四者间主要传递信息,见表3。

在国际物流作业流程中,参与的成员和组织非常多,通常包含有进出口供应商、专业物流企业、海空运业者、各地海关以及购买货物的货主[3]。

由于国际物流业务活动非常复杂,而且参与的成员和组织众多,那么成员间互相透明化的信息分享和流程整合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些信息共享和流程整合除了运用彼此物流联盟的策略来拓展相关的业务外,亦可以缩短上下游之间产品的流动时间。此作法不只减少中间机构与过程,甚至还可以提供同业或是异业的整合支持来降低彼此的成本,增加彼此的竞争优势[4]。

因此,本文针对各物流业者进行国际物流作业的过程,提出整体信息协同作业模式。在这个模式中,运输业者与仓储业者等企业体,为了达成产品储运的经济规模,进行策略联盟或合组物流事业或是国际物流中心,并将国际物流中心的信息系统与联盟伙伴本身的物流信息系统进行信息的整合,在信息共享的前提下,通过事前的流程规划与一定程度的授权,降低彼此运作的成本,并进一步提高作业效率。

这个信息架构最重要的几个部分如下:数据交换接口管理、关务系统管理、Web服务器与应用程序、物流信息系统、运输管理系统和客户服务系统等模块。

3 案例:中国台湾A国际物流中心

3.1 A国际物流中心概况

A公司为响应中国台湾地方政府规划全球运筹管理中心之发展政策,于1998年在台湾南部投资兴建国际物流中心。希望藉此引进国际物流业者之专业经营技术及制度、培训与建立国内自主之专业经营团队。营运初期仅限于办公大楼及展览场地、会议厅之出租。2002年初物流作业正式启用。其营运项目包括仓储服务、理货、流通加工、货物运输、关务作业代理等服务。

A国际物流中心主要提供之服务包括第三方物流业务及物业业务两个部分。第三方物流业务部分,可再细分为:

(1)仓储管理服务,目前储位空间为22 000个栈板。

(2)运输配送服务。

(3)理货及流通加工服务。

(4)关务服务。

(5)物流专业咨询。

而物业业务部分,主要则为展示场、办公室、会议中心等之出租。

服务的产业及其所占营业的比例如下:高科技业(计算机业、电子业、通讯业)60%、化学品业15%、食品业2.5%、家电业10%、零组件业(汽机车及设备)5%、其他行业7.5%。

A国际物流中心主要是以成为亚太地区主要仓储转运业者为其目标,另一方面,因其另具有区域性地理位置与外围基础设施(海空陆运、通关作业、工业发展等)之优势,所以亦可定位成亚太区域性之物流中心。

A国际物流中心的主要市场定位为:

(1)大中华经济圈:因应中国大陆经济的快速发展,包含原物料与消费品等的进口物资数量将大幅增加,所以可以提供进口商品物流配送服务。

(2)日本消费品市场:利用台湾地区在工资、仓储成本之比较优势,与短距离海运(由高雄至日本各港口)相对于日本内陆运输于成本上之绝对优势,争取日本消费品市场配送服务机会。

3.2 A国际物流中心信息协同作业模式

A国际物流中心目前规划的信息系统共有采购、订单、进货、仓储、拣货、流通加工、出货、关务、财会、营运绩效、设备管理等11个信息模块,其分述如下。

(1)采购信息系统模块:主要是处理从客户的采购进货订单到完成进货间所有的订单信息,以及与其他系统信息流程之运作。采购进货流程为接获电子数据交换接口传来客户的预计进货订单时,将信息与采购资料库进行核对是否有重复下单的情形发生,如果为新增订单则直接汇入采购数据库,若是属于订单异动则交由客服人员依资料径行修正。依预计进货日期、装柜明细进行拆单作业,最后将采购进货的数据抛到进货系统,并且将完成接收的讯息通知客户。整个采购资讯作业内容尚需包含厂商数据维护、采购数据维护、采购状况查询与分析等子系统。

(2)订单信息系统模块:主要是处理从客户的出货订单到完成出货间所有的订单信息,以及与其他系统信息流程之运作。订单流程为接获电子资料交换接口传来客户的预计出货订单时,将信息与订单数据库进行核对是否有重复下单的情形发生,如果为新增订单则直接汇入订单数据库,若是属于订单异动则交由客服人员依资料径行修正。依预计出货日期进行拆单作业,再核对目前库存量是否能够满足预计出货的需求量,最后将出货订单的数据抛到出货系统,并且将完成接收的讯息通知客户。整个出货订单信息作业内容尚需包含委托客户数据维护、收货客户数据维护、客户商品基本数据、订单数据维护、订单状况查询与分析等子系统。

(3)进货信息系统模块:本模块主要的设计功能在于将正确的产品、数量,于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入库的程序。进货流程为仓管部门会利用预计进货查询系统来得知进货的资讯,使得人力、储位、物流设备能事先安排及调度,将产品搬运到进货暂存区,依海关放行的数据进行验收动作,并且打印出差异报表供存查,将验收的进货数据抛到仓储系统以完成入库作业,并且将完成入库的讯息通知客户。整个进货信息作业内容尚需包含货物到达、产品验收、完成入库、进货状况查询与分析等子系统。

(4)仓储信息系统模块:本系统主要的设计重点有两点:首先,有效地掌握产品的动向、数量及其所在位置的信息,以辅助其他作业能顺利地进行;其次,自动仓储系统的管理。仓储系统的进储流程为依照产品的特性事先规划的预定摆放的储位,将产品分类、分量依序进入自动仓储内。若是传统仓储储位的存量不够时,系统会提示上架以应付拣货的需求。整个仓储作业的内容尚需包含产品上架、储位管理、盘点、库存管理、储位信息、储存状况查询与分析等子系统。

(5)拣货信息系统模块:本系统的设计重点在于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客户所需要的产品,由存放区域正确且迅速的拣取,并且进行适当的出货前置作业。拣货流程为汇整出货的需求,依时段列出拣货、理货清表,系统会依照需求的数量来判断产品是否需要从自动仓运出来,拣出来的产品、自动仓出来的产品均需摆放到理货区,依照理货清表的内容区分出送货客户,待装箱作业完成后,搬运至待出货区,将完成拣货的数据抛到出货系统。整个拣货信息作业内容尚需包含拣货资讯、理货信息、移动至指定储位、完成拣货、拣货状况查询与分析等子系统。

(6)流通加工信息系统模块:在国际物流中心的作业中,流通加工作业是属于储存产品所附带的服务作业,并不是每一个产品、每一位客户均需要此项作业,其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服务的质量、增加物流作业的附加价值。流通加工的流程为依照安全量不足报表,进行需要加工的半成品的拣货作业,待拣货完成后随即进行加工处理,待完成加工、入库作业后,将加工数据抛到关务系统以通知海关。整个流通加工资讯作业内容尚需包含流通加工信息、流通加工作业(打印)、流通加工状况查询等子系统。

(7)出货信息系统模块:本系统主要功能是于接获委托客户的出货通知后,将产品送到出货暂存区进行离开国际物流中心的最后步骤。依据出货作业区分国内或出口的货物以产生不同的作业内容。出货流程为产品送到待出货区后,除了一方面进行报关作业,另一方面则进行运输确认,待货运司机到达码头与海关放行的通知,即进行产品点交与装车的动作完成后,将完成出货的讯息通知客户。而且整个出货信息作业内容尚需包含出货信息、出货暂存、装车、出货确认(点交)、出货状况查询等子系统。

(8)关务信息系统模块:本系统主要的目的是协助国际物流中心于产品通关时所需要的相关信息作业,设计的目标是通过信息系统的帮忙,有效地缩短通关所需要的时间,节省人力、物力的成本。报关流程为将进出货的明细输入报关系统并自动计算应缴税额,通过关贸网络传递给海关,海关于审查报关资料时会判断放行或是查验,讯息会传回关务系统,接下来会将此信息传回进出货系统进行后续处理。整个关务信息作业内容尚需包含报关信息、报关系统、应缴税款、查验通知、放行通知、实际进出货数据、报关状况查询等子系统。

(9)财会信息系统模块:本系统主要的功能是依进货系统、出货系统、关务系统、设备管理系统等系统模块传递过来的信息来制作相关的财务报表,以作为与客户间交易的凭证记录,并提供营运绩效管理系统运作之参考。财会流程为将完成进出货作业后的处理费用抛到财会系统,财会人员依文件来认定这些作业是否完善,再将结果转入财会系统。出货作业整个财会信息作业内容尚需包含应收账款、费用、会计总账、票据管理、发票管理、固定资产、人事薪资等子系统。

(10)营运绩效管理系统模块:本系统主要的功能是利用各信息系统所取得的信息,产生出各类报表,作为高阶主管用来制定公司的各类政策及实施方法的修正依据。整个营运绩效管理作业内容尚需包含营运管理、绩效管理两个子系统。

(11)设备管理系统模块:本系统主要的功能是物流设备的应用规划与使用管理、营运场地之出租管理、设备保护维护等任务需求。整个设备管理作业内容尚需包含月台(码头)、搬运设备、储存容器、燃料耗材管理等子系统。

标签:;  ;  ;  ;  ;  ;  ;  ;  ;  ;  

国际物流中心信息协同运作模式研究--以A公司为例_国际物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