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是”和“应该”_哲学论文

哲学的“是”和“应该”_哲学论文

哲学之“是”与“应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哲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究竟什么是哲学?或者说哲学应该是什么?这是一个令人苦恼的、古老而又常新的谜 题。不少才华横溢的哲学家在哲学领域中浸淫、耕耘了一辈子,可当回首总结一生的时 候,最困惑的却依然是——“什么是哲学?”

也许,这并不令人奇怪。毕竟,对于任何一门学科来说,最困难、最无法达成一致的 ,往往都是对于自身的界定。因为这种界定是这一学科一切探索的前提,而对前提的反 思与批判往往是自身所难以承担的,常常在本学科的视野和论域之外。

也正因为此,一些聪明的学者抛下这一难题,避重就轻地或回避风险地坚持:“哲学 就是哲学史”。用整个哲学史来诠释“什么是哲学”,用哲学史上那么多风格各异、充 满智慧的大脑来解决哲学的界定问题,即便仍然归纳提炼不出正面、明确的答案,却想 必离哲学的真谛也不远了。

当然,哲学史是那么的悠长久远,哲学家们的思想风格是那么的迥然相异,从哲学的 历史、现实把握哲学也绝不会是一件容易的事。何况,还有人坚持,“哲学家最不懂哲 学”,哲学的真谛在大众的生活、实践之中。甚至,还有人经过研究“发现”,充满童 真的儿童才最具哲学天赋,最接近哲学的真谛。因为人们常常觉得,未经世俗洗礼的天 真儿童,与大自然浑然一体,他们不经意间提出的哲学问题,他们无意间的“哲学发现 ”,往往令哲学家们震惊不已,深受启迪。

这类反诘诚然有其道理,甚至还可以举出许多例证。不过,这里隐藏着一个秘密,那 就是,不以哲学为职业的,或未贯以“哲学家”之名的普通大众,或者是未经世俗洗礼 、天真无邪的儿童,他们之“懂哲学”,他们之“最接近哲学的真谛”,这一结论是依 哲学史、或者哲学家们确立的哲学标准作出的,至少是以其标准为主要参照的。如果这 种揭露成立,那么,哲学家或哲学史就不会是与哲学外在的不相干的怪物,用哲学的历 史与现实来诠释哲学,就仍然有其合理性、可行性。

2.从哲学的历史、现实之事实层面看,哲学的面貌确实光怪陆离,令人眼花缭乱。不 过,拨开重重迷雾,我们仍然可以发现哲学演进的两条主线,或者说哲学探索的两个基 本维度:即“是”与“应该”,或者说事实与价值的双重维度。

“是”或事实维度所指向的,是关于“是什么”以及“如何是”的反思;而“应该” 或价值的维度所指向的,是关于“应如何”、“怎么办”的反思。这两个维度具有很不 相同的特征与功能。前者给予我们关于世界的总体印象,告诉我们关于对象的事实情况 ,告诉我们“变革”对象的方法,至少是探讨如何达致这些事实,形成世界总体印象的 方法;后者告诉我们依据什么而行动,是否应该去行动,以及应该如何去行动。例如说 ,在人类的重大决策活动中,总是包含着两类要素:事实要素是我们决策的外在依据, 价值要素是我们决策的内在动力和目的。如果不能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往往将导致 严重的损失,甚至灾难性后果,历史上并不缺乏类似如我国五、六十年代“大跃进”这 样的例证。

咀嚼哲学史,我们会发现,哲学作为一种“大智慧”,从来不仅包括说明世界之谜的 “宇宙智慧”,而且也包括指点人生迷津的“人生智慧”。在近代以来的一些时间里, 这后一方面曾经为某些哲学家们所轻视、忽略。实际上,这种轻视、忽略不过是一种偏 见。在哲学史上,关于人生、价值、意义等的探讨,不仅从来不曾中断,而且不少时候 还曾是哲学探讨的主旋律。例如,众所周知,中国传统哲学,乃至整个东方哲学,都主 要是以伦理、政治问题为主向度的;西方哲学特别是欧洲大陆哲学,人本主义思想也源 远流长;……在哲学史上,关于事实、知识、真理的探索,与关于价值、人生、实践的 问题,自古以来各是人们穷索的“两个半球”。

哲学围绕这两个维度而展开,并不是哲学家们无中生有,无事生非,而是由现实生活 、实践的需要所决定的。且不说那些重大的甚至决定人类前途和命运的选择与决策,即 使是在日常生活实践中,这两个维度的反思与批判也是不可或缺的。只要我们不是假装 看不见现实,那么我们常常会发现两种截然对立的人生态度:有些人耽溺于实际的现实 生活,满足于现状,得过且过,而缺乏理想、信念,缺乏改变现实的计划与勇气,这些 人可以称为“应该盲”或“价值盲”;有些人一肚子的不合实际,头脑中充斥着各式各 样的构想、蓝图和浪漫的梦想,就是缺乏可行的脚踏实地的计划与行动,还有些人总是 从虚幻而美好的理想出发来批判现实,把现实视为毫无合理性的谴责对象,而不愿脚踏 实地去变革它,这些人都可以称为“是盲”或“事实盲”。无论哪一种情况,都割裂了 “是”与“应该”、事实与价值,都难以说是一种经过了反省的人生。

3.从“是”或事实维度而论,哲学必须处理的是与科学的关系。在哲学的童年,在“ 爱智慧”的旗帜下,哲学与科学曾经是笼统、混沌未分的。但文艺复兴之后,随着近代 实验科学的兴起、特别是科学的里程碑式的突破——牛顿力学的巨大成功,科学成为一 切学术、包括哲学的范式,知识至上、理性主义、客观主义在思维王国中的地位得以确 立。人们认识到,科学不仅能够解释现象之间的联系,也可以超越这些现象去说明自然 物的原因,达到现象背后的本原或本体。关于世界是怎么样的,人们可能获得怎样的世 界图景,获得关于世界的何种知识,哲学并不会知道得比科学更多。也就是说,科学的 界限一般即哲学的界限。

既然科学自身具有认识世界本体的能力,哲学存在的必要就受到了严峻的质疑。于是 ,哲学只得放弃关于“世界是什么”的追问,转而思考“如何认识世界”或“如何达到 ‘是’”这一认识论问题,即出现了哲学的认识论转向。如笛卡尔给哲学规定的中心任 务是“我们知道什么,我们的知识的依据是什么?”——至于后来的“语言学转向”, 仍然是以科学为主向度的,仍然是从“是”或事实维度出发的。

其实,无论是关于世界是怎么样的,关于世界的真实的总体印象(真理),还是关于“ 如何认识世界”,关于探索世界的一般性原则和方法,哲学与科学都是关注的,这里很 难有截然二分的界线,只不过具体科学有其确定的具体的论域,而哲学更为宏观也更为 抽象而已。或者说,哲学与科学都追求真理,只是追求的着眼点、方式不一样。

虽然哲学与科学关系密切,但对于那些崇尚(具体的自然)科学,习惯了科学(实证)思 维的人来说,抽象的哲学仍然不能令人满意。在他们看来,其最不能令人容忍的缺陷, 就在于它不可检验,不可实证,无法提供普遍有效性的知识。(凡是那些具有充足理由 、而被人们纳入知识大厦的确定性的内容,事实上都不再是哲学,而成为了某一门科学 的内容。)确实,当我们检索、咀嚼漫长的哲学史时,我们发现的是风格各异的哲学流 派,形形色色的哲学体系,以及各具特色的哲学思考。特别是在那些有影响的哲学流派 、哲学体系之间,很难说有直接的、确定的传承关系,他们往往都是从“什么是哲学” 出发,独立地展开自己的思考的。这给人们一个深刻的印象,即当各门具体的自然科学 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向前推进时,哲学尽管历尽艰辛,苦苦求索,却不能理直气 壮地说丰富了人类的知识宝库。互相竞争的科学假说或理论,总是能够“一决高下”, 但“最权威”、最自信的哲学家也很难证明,他是对的,而对手一定就错了。例如说, 在物理学方面,爱因斯坦肯定远远地超过了德谟克利特,但仅仅就哲学而论,今天的哲 学大师却不能证明自己比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高明、进步。

不过,现当代科学哲学的一系列成果,如观察的客观性受到质疑,归纳问题尚待证实 ,整体主义、历史主义科学观重新抬头,科学评价标准引入价值维度,已经否证了那种 狭隘的科学与哲学观,已经反证了哲学的功能或价值。无论如何,哲学作为“科学之后 ”的一种探索,一种对于真理的追求,一种探索真理的方式和方法,是不可替代的。

4.从“应该”或价值维度而论,哲学必须处理的是与宗教以及世俗功利主义者的关系 。无论在什么时候,宗教、功利等都是价值哲学所必须探讨的内容。但是,价值哲学是 从人的本性、目的、利益、需要和能力出发的,它是在“世界是怎么样的”(包括人自 身是怎么样的)的基础上的一种对于人自身的关怀,对于人的理想性、超越性的追求。 正因为如此,它对于一切价值(好坏、功利、善恶、美丑、得失等),特别是对于形形色 色的规范、约束、要求都从不盲从,而要问一个“为什么”;正是在这种动态的怀疑、 追问中,才建立了相应的价值观念体系。如果放弃了反思、怀疑、批判,那么,价值哲 学就失去了其使命,失去了其高度。

对于专制的教会、独裁者来说,价值哲学最令人痛恨的特性,在于它破坏信仰,倡导 怀疑,“助长既定社会秩序的混乱”。专制的教会、独裁者们在思想控制上有一个共同 的特点,即“先信仰,后理解”。他们或将自己信奉的神、或干脆将自己视为真理的化 身,视为一切价值之源。这种信仰的权威不容置疑,不容挑战。然而,价值哲学却鼓励 独立的、怀疑一切的反思,倡导一种大无畏的批判精神。它从不盲从什么现成的结论, 它从不迷信什么强加的权威,而对什么都要问一个为什么。甚至这种怀疑与科学上的怀 疑也不相同。科学上的怀疑往往是实证化的、针对结果和证据的批判,即“形而下”层 次上的怀疑;哲学上的怀疑则是对前提的追问,对作为根据与出发点的信仰的追问,即 “形而上”层次上的怀疑。而且这种怀疑是彻底的,即不仅仅是针对外部世界、针对对 象的,更是时刻针对人类自己的,是主体的自我批判。它试图通过这种怀疑、反思,打 破自我封闭的习惯框框和狭隘眼界,实现精神上不断的自我超越。

对于世俗的功利主义者来说,价值哲学甚至全部哲学最令人不满的局限,在于它不能 直接满足人们的物俗甚至贪欲。且不说哲学无法直接创造经济效益,即使是古今中外的 哲学家们,也很少有因为哲学而生活优裕的。相反,哲学的贫困,包括哲学家的穷困潦 倒却是普遍的令人尴尬、无法否认的事实。也正因为此,有人对哲学的价值提出了质疑 。如果说,富有的“贵族”从事哲学探究是兴趣、爱好使然的话,那么,贫困潦倒者以 哲学为职业就太令人费解了。甚至这种质疑也不是今天的专利,它一直与哲学、哲学史 相伴。例如,西方哲学始祖泰勒斯就曾遭遇“尴尬”:有一次,当他专心观察星空时, 不小心落入了一个坑内,并因此遭到了目击者——一位女奴的奚落。合理的质问是这样 的:既然他对这个世界上的事情尚且如此笨拙,为何还要去探索那遥远的星空呢?然而 ,实际上,这里有许多对于哲学的误解。哲学并不是不关心世俗功利,只是它更关心整 体之利,更关心人类的前途与命运;有许多功利并不是能直接、简明地加以计量、予以 兑现的。

5.表面看来,哲学之“是”与“应该”、或者说事实与价值的双重维度各有其范围, 各有其独特的特征与功能,正如休谟所“发现”的,它们之间存在着“裂隙”,但是, 总体来看,它们并不是分离、对立的,而是内在统一的。

这种统一的理由和根据其实很简单,即统一于“实际活动着的人”自身:人类之探索 “是”、事实、真理,或者说人类之“应该”、之追求价值,都源于人的内在本性,源 于人的生活与实践活动的需要。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曾指出,人的活动与动物的本能活动是有 着本质区别的:“……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 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 ;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96-97页 。)在这里,“任何一个种的尺度”包括了“主体(人)的内在尺度”和“对象、客体的 外在尺度”。“对象、客体的外在尺度”指向的是“是什么”,即对象、客体的本性、 规定性和规律性如何。它以外在、强制的力量,要求主体(人)活动的合规律性、合历史 必然性,规定、促使主体(人)面向客体、接近客体,走向同客体本性和规律的一致。而 “主体(人)的内在尺度”指向的是“应如何”,即人或主体的结构、本性、目的、利益 、需要等等内在规定性。它不仅内在地构成和制约着主体(人)自身,而且从主体(人)方 面规定、制约着主体(人)的实践-认识活动,规定、制约着主体(人)对客体的作用,促 使客体主体化。前者要求从客体出发,依客体本性和规律行动;后者要求从主体(人)出 发,依主体本性、目的和需要行动。“实际活动着的人”的现实生活、实践,就是在对 象、客体所提供的可能性空间范围之内,不断实现主体自身的目的、满足主体自身的需 要的过程。可以说,一部人类活动史,也就是人不断协调与解决它们之间矛盾的历史。

只有在诸如视野狭隘,或者割裂人自身的人那里,哲学之“是”与“应该”、事实与 价值、或者说“对象、客体的外在尺度”与“主体(人)的内在尺度”的双重维度才是分 裂的、对抗的。而这种分裂的哲学观的流行,已经造成了当代社会一系列的价值困境, 使人类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越来越多的明智的哲学家们已经意识到,是需要认真进行“ 治疗”的时候了。

标签:;  ;  ;  ;  ;  ;  

哲学的“是”和“应该”_哲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