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野下建筑外表皮更新手法研究论文_林书州

文化视野下建筑外表皮更新手法研究论文_林书州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 511325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于建筑的更新改造要求也在日益提升,建筑外表皮成为当下建筑行业进行更新改造的重要方面。但是目前在国内对于建筑外表皮更新改造还没有形成系统研究,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将从文化视野出发,深入探究当下建筑外表皮更新手法,提出一些系统性看法和建议,希望能对我国建筑外表皮更新带来一些启发与思考。

关键词:文化视野;建筑外表皮;更新手法

一、课题研究意义

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独有产物,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社会长久以来形成的文化也会影响到人类的行为。文化内容广泛而复杂,从文化视野来看人类建筑行为,可以发现很多从文化角度出发对于人类建筑活动的影响。具体到本课题所探讨的内容,文化会对建筑表皮更新手法产生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而这些更新行为又会反过来作用于文化的积淀与发展。本文主要探讨在文化视野下建筑外表皮更新变化,其研究意义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历史意义

不同历史时期建筑有其时代独有特征。建筑表皮的更新体现出不同时代下社会审美情趣或是风格定位的不同,不同时代对于功能性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对于建筑表皮更新而言,其在体现建筑功能性的同时,也蕴含着独有的历史文化涵义,体现在文化的传承发展。

2.可持续发展理念

对于一些需要拆除的旧建筑,如果能够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保留骨架结构,对其表皮进行更新改造,那么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也创造性延续了旧建筑的生命,让其焕发出新的光辉,产生新的作用。这样的改造可以大大减少建筑工程的投资浪费,节约了建筑成本,保护了生态环境,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

3.实践指导意义

通过对建筑外表皮自身各项属性的探究,本课题探讨了当今文化视野下建筑外表皮更新的系统化规律,能够对目前具体实践活动产生一定指导意义。

4.城市发展

建筑外表皮会影响到整个城市的风貌,对于外表皮的更新改造,可以从美学角度以及人文角度来进行设计,充分体现整个城市的精神面貌与文化氛围特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城市发展历史,为城市发展创造更为良好的条件。

二、建筑外表皮更新设计影响因素

就建筑外表皮更新改造的设计影响因素来看,可以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包括功能因素、文化因素以及技术因素,具体分析之后可以看到这些制约因素中对更新改造的影响既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下面进行一一分析。

2.1功能因素

不同功能建筑都有其独特特征,因此在进行建筑外表皮更新改造时,对于建筑功能的改变往往会影响表皮设计的改变,从形式上做出调整。伦敦泰特博物馆是功能因素影响建筑外表皮设计的一个典型案例,博物馆原身为一座密不透风的发电厂,为实现功能转换在电厂基础上转变为博物馆,设计师巧妙地将电厂外墙改为玻璃窗,在增加博物馆光照的同时,结合了现代元素,给人强烈视觉冲击。作为建筑最根本需求,功能因素在对建筑外表皮更新设计上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是建筑形式改造的前提。

2.2文化因素

上文已经提到过文化在建筑中的重要性,建筑既可以是文化本体又可以看作文化载体,考虑到旧建筑的文化历史价值以及文化传承地位,在进行对旧建筑外表皮改造更新时,要考虑到新旧建筑文化内涵上的协调统一,在更新设计中注意文化传承。具体而言,文化因素又可以分为环境文化因素、历史文化因素以及商业文化因素。从环境文化角度考虑,建筑在更新过程中要与周边环境相统一,在进行改造设计时与当前城市文化相协调。从历史文化因素看,应当在改造更新中体现出对于传统的尊重与继承发扬,形成新旧建筑文化上的统一与传承。最后从商业文化角度考虑,进行建筑外表皮更新时,不应该对企业文化等进行过多的改变,应当积极体现其商业文化价值,凸显品牌文化。

2.3技术因素

对建筑进行外表皮改造更新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受到当时技术的影响。比如在对旧建筑进行改造更新前,首先需要对旧建筑各个方面有一定了解,考虑到使用时长,建筑中存在损坏较重方面,要对其进行维修加固。除此之外,在选择技术时,一定要因地制宜,不要过分追求高新技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建筑外表皮更新设计方法原则

3.1功能性

建筑本质在于其功能性的体现,从建筑外表皮形式就应当可以判断出建筑的功能。通常而言,建筑的功能与形式间相互影响作用,在对旧建筑进行新功能开发时,就应当从其形式上进行一些改变,调整建筑内外空间组成,按照不同功能性要求对其外表皮进行改造设计,因此在进行建筑外表皮更新时要考虑其功能性首要原则。

3.2结构适应性

对于旧建筑的改造一定是在旧建筑结构基础上进行的,那么作为新建筑的基础,其必须考虑到基础结构承载度与性能。对旧建筑改造之前一定要明确基础承载能力,否则很容易产生安全隐患,发生安全事故。因此在对建筑外表皮进行改造更新时要遵循结构适应原则,对承载力不够的原有结构做好加固防护等工作。

3.3节约资源

对旧建筑外表皮进行更新而不是直接拆掉原建筑已经体现出了节约精神,在实际改造建筑外表皮过程中,也应当秉持节约思想,对于可以重复利用的部分继续使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此外在进行建筑外表皮更新时,从经济角度考虑,而不是一味的素材堆砌,根据外在条件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案。

3.4审美意识

对建筑外表皮更新过程中,要注意社会审美的转变,既把握当下审美风格,又要结合传统审美意识。

3.5环境协调

作为环境的一部分,改造后的建筑外表皮应当与周边环境协调统一,在成为亮点的同时又不突兀,形成视觉上的和谐统一。

3.6文化传承

对建筑外表皮进行更新时,一定要注意文化传承,体现出当地特色,在肯定传统文化的同时,把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实现新旧文化的传承统一。

3.7以人为本

一切对于建筑外表皮的改造最终都会落脚到人身上,一方面是指改造是为了服务于人,另外一方面是指人的参与性。设计者在进行改造更新时,应当多听一下建筑使用者的建议,以人为本,创造出更优设计方案。

3.8可持续发展

对旧建筑进行外表皮更新改造在不断延续建筑的生命力,对于建筑而言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其在不破坏原环境基础上,赋予建筑新的生命力,体现出了其可持续发展含义。

四、建筑外表皮更新设计方案策略

4.1整体创造

整体创造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建筑整体性;二是环境整体性。具体的说,对于整个建筑而言,在进行建筑外表皮改造时,不能将其割裂开来,忽视掉其它因素。此外,要考虑到与环境的协调统一,不应将建筑本身看作独立个体,与环境分隔开来。

4.2可持续发展

对旧建筑进行外表皮改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对资源的浪费,在进行旧建筑表皮更新时,要尽可能保留原有结构,从而节约成本,并对原建筑实现继承发扬。除此之外,在使用材料等的选择上,尽量选择环保材料,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可持续发展是建筑表皮更新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策略,可以极大减少建筑活动对环境的破坏。

五、结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建筑外表皮改造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从文化角度出发,探讨了在文化视野下建筑外表皮更新手法,对设计影响因素、设计原则以及方案策略等进行了系统阐述,希望可以对相关从业人员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参考文献:

[1]张翕.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文化视野[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6(11).

[2]陈炜,沈乐悦.文脉传承背景下的建筑表皮更新手法研究——以义乌佛堂双林路街区改造为例[J].装饰,2016(1):127-128.

[3]徐维涛.德国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中的表皮设计方法研究[D].郑州大学,2017.

论文作者:林书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

标签:;  ;  ;  ;  ;  ;  ;  ;  

文化视野下建筑外表皮更新手法研究论文_林书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