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污水处理的技术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_刘月姣

我国农村污水处理的技术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_刘月姣

天津膜天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 300042

摘要:在我国当前的环境污染中,农村环境污染已超过工业和城市环境污染而位居第一。农村水污染作为农村环境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范围广、程度深,污染事件频发,严重影响了农村的生态环境、农民的身体健康和农产品的安全。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农村水污染治理已成为党中央、国务院深入推进“三农”、城乡一体化和美丽中国建设等工作的重要关注点。

关键词:农村污水;污染物;处理技术

引言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推进,农村各方面水平都在提升,但农村污水处理存在一定的问题,给周围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农村污水处理越来越受重视,并被纳入城乡规划中,旨在改变现有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新农村。

1农村污水中污染物的来源

1.1洗涤污水

生活洗涤污水主要是农村居民日常洗涤所产生的,该类污水的特点是排放量较大。生活洗涤污水是导致农村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原因在于洗涤污水中含有较多的化学成分,尤其是洗衣粉中含有磷元素。

1.2厨房污水

厨房污水就是居民日常洗菜和洗碗等产生的污水,污水产生量占污水总量的20%。该类污水的特点是污水中BOD指标较高。另外,由于农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升,居民食用肉制品和油类的量随之增加,导致农村厨房污水成分复杂。

1.3厕所污水

在经济发展较好的农村,居民开始使用抽水马桶,产生大量的冲厕污水。厕所污水也是农村污水中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厕所污水中COD、磷、氮的排放量要高于其他污水。

2农村污水排放特点和技术选择要求

我国农村污水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污水排放系统不完善。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的农村并没有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污水或雨水产生时,便会肆意流入河流、低洼处或渗入地下水。第二,污水排放不集中且水量波动很大。我国农民居住不集中、地理环境相对比较多变复杂,污水比较分散,水量波动很大,因此给治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第三,水质波动相对较小。总体而言,我国很大一部分农村污水的水质基本稳定,没有太大的波动,重金属含量较低。但如果村庄附近存有煤矿或金属矿藏等,污水中重金属的含量就会有所上升。针对上述特点,农村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一般要满足以下几点。第一,工艺多样化。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气候差异显著,居住条件和生活习惯有着很大差别。因此,对农村进行污水处理必须要因地制宜选择相适应的处理技术。第二,基建投资少,运行费用低。城镇集中污水处理厂的模式显然不能应用到农村污水的处理中来。农村污水处理应尽量减少管网建设,尽量减少提升泵和风机等动力设备,尽量降低人工维护的次数。第三,运行操作简单、稳定。农村居民的知识和技术能力相对落后,在污水处理设施的管理上不易得到技术保障,因此农村污水处理应尽量选用操作简单、运行稳定的处理工艺。

3村镇污水处理现状

近年来,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从技术、资金层面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形成了多部委齐抓共建的格局。2008-2016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375亿元用于农村环境整治,带动了地方上千亿元农村环保投入,建成了一大批农村污水处理设施。但是,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先期投入少、欠账太多,再加上广大农村居民环保意识淡薄,农村的环境保护和污水处理必须有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的技术路线。根据近几年我国农村污水处理工作实践,农村、乡镇污水处理存在收集困难、收费困难、维护困难等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1)我国农村地域辽阔,居住地分散,村庄整体规划较差,基本没有污水收集管网等环保基础设施,再加上农村污水管道土建安装质量不容易控制、维护管理困难、村民为灌溉而进行人为破坏等因素,使得污水纳管率较低。(2)当前,不少农村地区自来水费收缴困难且标准较低,代收的污水处理费更是无从保障,导致污水处理工程运行费用缺口较大。另外,街镇一级政府财力有限,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长期运营缺少持续的财力支持。(3)相比于城市,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经济承受能力较差,导致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营管理困难,处理效率较低。

4常用农村污水处理技术

4.1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的应用

该技术主要是通过建立厌氧环境,通过厌氧生物作用达到降解有机物的目的。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的优点是能耗低、维护和管理方便,因而在农村污水处理中应用广泛,对于高浓度污水及难降解污水处理效果较好,通过厌氧生物将有机物转换为无机物,并产生清洁能源。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相对于好氧生物处理省去了曝气充氧步骤,并能够产生能源,在处理过程中污泥产生量较小,省去了后期污水处理问题,节约工程投资。因此,厌氧生物处理技术适用于农村污水处理,并能够产生清洁能源进行二次利用,符合农村污水治理的可持续发展需要。

4.2净化槽技术

净化槽技术源于日本,并在日本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净化槽主要是通过生物技术和物理技术的有效结合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净化槽一般包括沉淀分离槽、预过滤槽、曝气槽和沉淀槽。污水首先进入沉淀分离槽进行预处理,去除浮渣等悬浮物。预过滤槽内装有填料,在填料上的厌氧生物膜的作用下,去除可溶性有机物。曝气槽通过好氧生化反应消化分解染污物。沉淀槽可设置消毒装置,对出水进行消毒处理。净化槽的优点主要是,占地面积较小,工艺成熟、操作方便,适应性广,尤其是适合于居住分散、管网收集难度高的村庄。

4.3人工湿地处理技术

人工湿地处理技术是通过大面积的低洼地为基础,种植生命力较强且处理污水净化功能的植物,通过植物自身作用,形成生态系统来净化农村污水。在建造人工湿地时,需在湿地床中添加填料,以实现污水的过滤、沉淀和氧化过程。

5农村污水处理建议

5.1选择好处理工艺

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应做到设备简单、维修方便,尽量采用工艺流程短、抗冲击负荷能力强、运行费用低的工程形式。农村污水处理技术的选择应考虑到地区水环境污染程度、经济发展水平等差异。经济相对发达、人口密度大、土地资源紧张、水环境污染严重的农村地区,应选择处理效果好、占地面积小的处理技术,如氧化沟、接触氧化工艺等;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应优先采用运行成本相对低的微动力或无动力处理技术,如三格化粪池+田间灌溉施肥、三格化粪池+自然生物塘、厌氧生物膜池+自然生物塘、人工湿地等。

5.2健全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目前我国法律体系中缺乏农村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环境保护法》主要针对工业和城市污染,对于农村环境保护并不适用。虽然《环境保护法》对农业环境保护有所涉及,但大多是原则性的,对于农村居住环境和环境保护等的规定不明确。因此,应结合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的特点,建立完善的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从而更好地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农村的特点决定了污水治理是一项复杂且系统性的工作。所以在选择相关的处理技术时必须要综合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对应的处理技术,争取从源头上得到解决,提高人们对污水处理的意识,完善相关的制度,从而打造出一个全新的农村面貌。

参考文献

[1]薛媛,武福平,李开明,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应用现状[J].现代化农业,2011(4):41-44.

[2]孙瑞敏.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排水现状分析[J].能源与环境,2010(5):33-34,42.

[3]潘碌亭,吴坤,杨学军,等.我国农村污水现状及处理方法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5,(5):223-225.

论文作者:刘月姣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0

标签:;  ;  ;  ;  ;  ;  ;  ;  

我国农村污水处理的技术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_刘月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