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土地整治存在问题及对策论文

我国土地整治存在问题及对策论文

我国土地整治存在问题及对策

□刘彦忠

(柳林县自然资源局 山西 吕梁 033300)

摘 要: 土地整治工作是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分析了土地整治工作的意义,针对我国土地整治工作中的规划不合理、群众参与度低等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 土地整治;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目前,我国在实现土地资源最大化利用方面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土地整治不到位,影响了土地开发利用效率。在保护环境基础上,统筹规划,加快土地资源整治,实现资源集中利用,对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林业局窗口打造快速高效服务通道。对申请人提出的申请事项,只要申报材料齐全,可以当场办结的,立即办结;当场不能办结的,说明原因,并把需补齐的材料一次性告知对方。同时,注重加强对行政许可事项的审核和审批工作的督办,最大程度的提高审批效率,真正把林业窗口建设成为服务经济、方便群众的“民心窗口”,转变政府职能、提供工作效能的“示范窗口”,周到热情、便民利民的“形象窗口”。

1 土地整治工作的意义

1.1 统筹城乡发展

土地整治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通过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可以进一步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开辟一条可行的道路。土地整治可以提高对闲置土地的利用率,加快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改变传统土地面貌,实现对资源的优化利用。土地资源整治,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快对农村经济结构改革进程,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和统筹城乡发展[1]

1.2 推进新农村建设

近年来,我国新农村建设工作力度提升,土地整治工作成为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这对提高农村生活水平和落实基础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土地整治工作,可以使农村地区获得更多的发展资金,利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地区教育、文化和体育等方面的建设与完善。

2 我国土地整治工作中存在问题

2.1 土地整治规划不完善

我国土地整治工作开展时间相对较短,很多工作处于探索阶段,缺乏可借鉴的经验。目前,在我国土地整治具体工作中缺乏对环境、经济和社会文化等因素的考虑,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城建用地是指已经废弃的工矿用地,比如采沙场、砖瓦窑等。复垦作业主要是利用一些工程措施,对土地进行改造,使其可以满足种植需要。

2.2 群众参与度低

土地整治工作管理力度较强,但对利益相关群众并未制定硬性要求,也未考虑群众意见和想法。整体规划过程以相关部门决策者意见和建议为主,群众参与度低,导致整治工作与群众相脱离。

2.3 配套资金未落实

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可磨灭的。它让学生更直接地了解到课文中的一些问题,让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透彻、更直观。多媒体技术在语文中的运用,不仅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加强师生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还有利于形成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综合性学习能力的提高。但是,任何教学方法、手段的选择,都是为达到所设的教学目标、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服务的。而且,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手段,也并非每一课都适用。

肉糜腌制好即可放入斩拌机中,加适量冰水斩拌,快速添加卡拉胶、鸡皮、白糖、食盐、味精、胡椒粉、生姜、抗坏血酸、红曲红色素和香精等,斩拌5min后再加入大豆蛋白、黑米、玉米淀粉、乙酰化双淀粉磷酸酯以及余下的添加剂和调味料,再快速斩拌5min后调节中速度搅拌均匀即可。可加碎冰防止温度升高,但要防止肉馅变稀,出锅温度控制5℃以下。

3 提高土地整治工作效率的对策

3.1 确定土地整治工作的主要内容

在此过程中,需要先对未利用的土地,如滩涂、水域、荒草等,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确定其适宜性、分布与数量状况。然后使用相应的土地开发工程措施,对未开发利用土地进行整治,使其成为农业用地,从而增加农村土地的利用面积。

3.1.1 基本农田整理

整理基本农田时,主要是借助增加农田的基础配套措施,为土地的整治与利用提供更多的资源,从而提升土地利用水平。

3.1.2 整理农用地

在土地整治工作中,对农用地进行整理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农业用地的土地质量。比如改造盐碱地、坡地改梯田等。

3.1.3 整理土地地块

土地整治工作是当前我国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重点工作内容之一,对实现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工作机制,可以保证工作顺利稳定开展。因此,必须提高对土地整治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快完善土地整治工作机制,提升工作开展水平。

3.1.4 复垦城建用地

土地整治工作缺乏技术人员,且对人力资源的分配不合理,难以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在进行项目建设时,受前期工作不到位等影响,规划过程中经常存在项目变更的问题。部分项目内容的变更幅度较大,影响了项目规划设计的合理性与完善性,还提高了工作难度。

土地整治工作中要治理的村庄,一般指的是“空心村”和迁移后农村居民点。这项治理工作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渠道之一。

在土地整治工作中,通过对零散和低效率土地的改造整治,可以提高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水平和集约化利用水平。

3.1.6 治理村庄

3.1.5 开发未利用土地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的。我们通常习惯于把学生置于接受教育的一方,而很多时候,学生也可能成为我们的老师。“教学相长”,说的就是我们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反思,而后在改进中不断进步的结果。对大家来说,每一个教育难题都是一次有益的考验,通过了这个考验,你就自动升级。

农田水利、农村公路以及土地的整理复垦开发等,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很多配套资金未落实到位,影响了土地整治工作的进度。

3.2 完善土地整治工作机制

这项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调整、整合和归并零散破碎的地块。尽可能将地块整合在一起,为实现规模化和机械化生产经营提供良好基础。

首先,应结合土地整治地区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保证建议的实用性。其次,针对土地整治地区复杂和繁琐的工作内容,应建立系统化的工作机制,保证土地整治工作开展的顺序与协调性。提高对实际问题的把握程度与处理效率,切实发挥土地整治工作的作用。最后,建立健全各种机制,加强资金在新农村规划、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以及土地培育等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综合利用。

妈妈们要记住对症治疗,合理使用抗生素,滥用抗生素没用的。病毒是蛋白质外壳包裹的一段DNA或RNA核酸分子,没有细胞结构,抗生素对病毒没有任何作用,抗生素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还会造成更多的麻烦。抗生素主要用于细菌感染,某些品种可用于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或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感染。单纯的病毒感染、非感染所致的发热,不应选用抗生素。

3.3 充分发挥群众作用

要保证整治后的土地符合人们需求,应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到土地整治工作中,发挥其力量,提高土地整治的科学合理性。一方面,应坚持民主性原则,采取措施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到土地整治规划工作环节中来。采纳群众提出的相应建议,弥补技术、设计等方面的不足,使规划满足设计的具体要求,提高设计合理性。另一方面,应充分考虑当地群众实际。综合分析群众生产和生活习惯等因素,在实现对土地资源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充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确保两者的协调性[2]

3.4 综合利用各项资源

在进行土地整治工作时,为了保证土地整治水平,需要整合各项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及时解决资金和管理问题,落实土地开发和利用。成立相应的涉农资金、项目以及领导小组,为开展土地整治工作奠定基础。成立有国土资源部门牵头的工作班子,做好统筹协调、环境保护、质量监督以及方案优化等工作,保证工作顺利执行。

我国的各种自然资源基本都属于全民或者集体所有,这种自然资源的单一制的运行形式与经济活动严重脱离,导致自然、生态资源在公有制的条件下与民众的私权意识貌合神离,由此造成民众的环保意识普遍淡薄。各种破坏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的行为屡见不鲜,致使生态环境严重恶化[3]。由于制度的不完善,很多生产企业对生产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也不重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成为一种必然结果。

4 结束语

土地整治工作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土地整治,可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和促进经济发展。相关部门及领导人员要起到带头示范作用,确保土地整治工作顺利进行,实现对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

然而,由于三道大题在难度设置和试卷构成中具有各自特点,同时学生在作答过程中会应用不同的解题策略等,从学生实际作答数据结果来看,在学生的得分构成中,三道大题得分比重与三道大题的分值比重有所不同.

参考文献:

[1]王大猛,王春红.浅析我国土地整治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国土资源,2017(9):40-41.

[2]金维峰.浅议我国土地整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7(10):11-12.

文章编号: 1004-7026(2019)06-0072-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F301.2

文献标志码: A

DOI: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9.06.039

作者简介: 刘彦忠(1978-),男,山西柳林人,本科,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国土整治。

标签:;  ;  ;  ;  

我国土地整治存在问题及对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