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身份证号码:13018219901217xxxx;2身份证号码:13060419831009xxxx 河北保定071000
摘要: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大大拓展了汽车设计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范围,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水平。稳定性、经济性和安全性等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具备的特征,通过对汽车设计中机电一体化的应用进行研究,不但可以将汽车的整体稳定性提升,同时可以为机电一体化技术质量提供保障,从而对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设计;应用
1机电一体化的含义及其发展历程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机电工程系统,人们常常也会称机电一体化为机械电子工程,它将机械工程与自动化、计算机技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得机械产品更加智能化,其最高境界即是达到人机合一。机电一体化一词最早出现在1971年日本杂志《机械设计》的副刊上。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机电一体化逐渐渗透到机械行业的方方面面,被人们普遍接受和运用。后来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全世界范围内发展了巨大变革。互联网时代到来了,地球不再是一个庞然大物,如今它已经有了一个新的代名词,那就是地球村。计算机技术极大地促进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尤其是近十几年,它涉及的范围、包含的内容可以说是非常的全面了。当今时代的机电一体化对比最初的简单定义,拓宽了很多。机电一体化成为众多技术的综合,它将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机械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多方面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运用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才有了现在这么多智能化、自动化设备。机电一体化产品有着鲜明的特点,首先其功能多种多样、较为齐全,包括自动报警、自动监控等等,对比早期机械产品有了明显的进步;其次,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生产效率更高、质量更好,科技的进步使得机械产品的生产速度迅速提高,人工智能代替了以前低效率、出错率较高的人力生产,加工更加精密,设备质量也更好;此外,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安全性也提高了很多,如今大多数自动化生产设备,毋庸置疑,可以说都是机电一体化产品。
2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设计中的重要意义
机械技术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础,应用在汽车设计中,主要利用它的高、新技术来更新传统的汽车概念,有效的实现汽车在结构上、材料商、性能上的变更,能够满足汽车生产中需要减少重量、提高精度、提高刚度以及改变性能的要求。自动控制技术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中的范围比较广,在相关专业理论的指导下,对汽车的系统进行设计,设计后的仿真系统,进行模拟现场调试,能有效地提高汽车的精度定位控制、速度控制、自适应控制、自诊断矫正、补偿、再现、检索等方面的标准。伺服传动系统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中包括电动、气动、液压等各种类型的传动装置,实现了汽车电信号到机械动作的转换装置与部件、对系统的动态性控制质量和功能有决定性的影响。并且,机电一体化技术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因此相关技术人员对汽车设计的相关专业理论要掌握的十分透彻,这样对实现汽车发展的创新型有重大意义。
3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特点
机电一体化技术具有安全性高、生产能力高、使用功能好、适用范围广等特点。在汽车设计的应用主要在微机控制发电机体系、汽车激光测距雷达系统、自动变速器的电子监控等方面。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相关产品大多具有自动信息处理与控制的能力,在汽车工作过程中,当电力一旦有过流和过载一系列故障时,可以运用自动化的保护方法,尽可能的有效防止人员与设备之间的事故,提高了汽车设备的安全性。汽车发动机具体的工作情况需要利用传感器实施检测,这样才有利于汽车行驶的最佳速度比例,能充分实现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可以增加变速装置的档数要求。
4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4.1实现现代化机电一体化技术设备的更新
在汽车设计过程中,机电一体化设计技术设备更仰仗于正确运用计算机应用软件,运行设计的各项方案,运用汽车运行数控系统的制造技术需要进行,才能够提升汽车运行的整体功能。技术人员通过娴熟的技术,实现汽车电子系统与机电运行系统的完美结合为目标。当前汽车设计系统的安全有效运行还依赖于微电子汽车电力系统技术、制造系统汽车辅助技术、集成计算机技术、汽车驱动技术等。并利用计算机操作系统的运行效力,改善汽车工程领域的机械技术,对这种创新技术不断加以改进。
4.2创新汽车设计理念
在设计过程中提升汽车的整体性能,必须具备汽车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创新理念。作为汽车设计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技术,改进汽车整体性能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创新的核心。由于人们出行的生命财产安全与汽车内部各零部件运行的好坏息息相关,不断追求汽车的高性能必须将汽车的设计技术和微电子精算技术相互融合的方式,因此,要达到汽车性能的完善目标,只有增强汽车设计当中机电一体化的微电子技术水平,奖汽车设计程序与理念融合到创新机电一体化的设计中,克服传统设计中种种因素的阻碍,才能使汽车的平稳性和安全性得到较大的提高。
4.3提升汽车设计人员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以及综合素质
对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熟练掌握,进行汽车机电一体化设计的技术提升,建立在规范机电一体化汽车设计人员的专业技术的基础上,应当要求技术人员服从专业考核制度,并参加定期的新技术培训,不断完善汽车设计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其是微电子技术的应用技术,这是由于汽车设计正在向着智能化、灵活化、功能化的发展趋势迈进。设计人员必须不断通过专业技术学习,提高技术水准,提升专业素质,熟练掌握汽车整体结构和运行系统的专业规范,扎实机电一体化技术,为提升汽车的运行质量做出努力。在提高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提升机电一体化人员的实践操作能力,能够完美操控汽车自动控制系统、精算系统、动力系统,不断提升汽车运行的整体水平。
4.4防抱死制动系统
防抱死系统是汽车电子控制技术中较为突出的一项技术,能够使汽车高效能的应付各种突发事故。在系统的工作中,每个系统间的工作是独立开来的,但随着汽车质量和车速的提高,单单依靠后轮制动是不能够提高制动力的,所以发展到在前轮安装制动器。而汽车上安装防抱死系统,能有效地感知制动轮的任何一个运动现象,从而相应的调整制动器动力距离的大小,减少抱死在轮上的现象。这样一来,既可以清晰地提升了汽车系统的柔性能力,又不会因为任何一个子系统的事故而导致整个系统的瘫痪。在维持方向稳定性和缩短制动距离的制动过程中,提升了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防抱死制动系统控制的框图如图1所示。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汽车的不断普及、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不断提高,汽车的设计势必会越来越严谨。尽管目前汽车设计技术已经越来越成熟,但仍有很大发展空间。未来的汽车,肯定会更加智能化、人性化、自动化;未来的出行,不仅会更加便利、更加高效,同时会更加节能、更加环保。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产生离不开其他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新技术的产生就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的新的动力源泉。未来的汽车制造肯定会更加先进,未来的驱动系统也会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进步变得更加稳定,安全性更高,耗能更低。
参考文献:
[1]陶文坚,孙华,崔宣.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制动系统中的应用[J].机械管理开发,2017(13).
[2]赵德芳.试析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制动系统中的应用[J].现代制造,2017(05).
论文作者:马超1,杨晶晶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1
标签:汽车论文; 机电一体化论文; 技术论文; 系统论文; 机械论文; 过程中论文; 安全性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