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基细胞学检测对穿刺抽出囊液及乳头溢液标本肿瘤细胞诊断的意义论文_丁凯1,李海霞2,张功学1

(1湖北省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 湖北枣阳 441200)

(2湖北省枣阳七方中心卫生院妇产科 湖北枣阳 441209)

【摘要】目的:探讨穿刺抽出囊液及乳头溢液应用液基溥层制片技术的细胞学形态特点、诊断意义。方法:统计2012.5~2013.5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543例穿刺抽出囊液及乳头溢液应用液基薄层技术与传统涂片两种方法诊断为恶性肿瘤、可疑恶性肿瘤细胞病例留存片进行回顾性对比,均采取双盲法由同一细胞医师诊断,同时追踪其手术切除病检结果及其免疫组化进行对照。结果:对354例颈部抽出囊液标本直接传统涂片及处理后液基薄层制片二者对比,应用液基薄层制片在颈部穿刺抽出囊液标本中查到恶性肿瘤细胞13例,可疑恶性肿瘤细胞2例。传统涂片4例漏诊。液基薄层制片法诊断灵敏度提高了26.67%;液基薄层制片技术在171例乳腺抽出囊液标本中查到恶性肿瘤细胞7例,可疑瘤细胞3例,传统涂片2例漏诊。液基薄层制片法诊断灵敏度提高了20.00%;液基薄层制片技术在18例乳头溢液标本中查到恶性肿瘤细胞4例,可疑瘤细胞1例,传统涂片1例漏诊,液基薄层制片法诊断灵敏度提高了20.00%。结论:液基薄层制片法在颈部、乳腺穿刺抽出囊液及乳头溢液标本的诊断中,灵敏度共提高了66.67%,优于传统细胞涂片法,且能确明诊断较适宜于基层医院临床推广。

【关键词】液基薄层制片技术;恶性肿瘤;乳头溢液;穿刺抽出囊液标本;细胞学诊断

【中图分类号】R7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1-0106-02

1.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

随机取自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湖北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颈部、乳腺穿刺抽出囊液及乳头溢液细胞学检查计543例。

1.2 仪器

湖北伯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BCT-3000液基薄层制片机、离心机、OLYMPUS显微镜X31及电脑图文系统各一台。

1.3 液基细胞标本收集及处理方法

1.3.1颈部、乳腺穿刺抽出囊液及乳头溢液的处理:穿刺抽出囊液一般为浑浊多见(若为清亮囊液>2ml时先进行离心沉降弃去上清液,再加入囊液直至全部离心沉降、最后留存2~3ml;囊液<1ml时加适量固定液,将样本混匀后)取1.5~2ml放入沉降管,放在BCT-3000液基薄层制片机中启动自动制片,瑞氏染色,全部过程需要约30分钟。同时做传统涂片.

1.4 肿瘤细胞学诊断

采用三级分类诊断报告法即未见恶性肿瘤细胞、可疑恶性肿瘤细胞、可见恶性肿瘤细胞,并对瘤细胞作出分型,对分型不清的肿瘤细胞及难以判断瘤细胞来源的可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别诊断。

2.结果

354例颈部穿刺抽出囊液标本共检出恶性肿瘤细胞15例(含可疑病例2例),本文只对肿瘤阳性符合率及传统涂片诊断提高敏感度进行对比。

2.1 颈部、乳腺穿刺抽出囊液及乳头溢液标本液基薄层制片检查结果

2.1.1颈部穿刺抽出囊液细胞学检查354例,液基薄层制片检出肿瘤细胞13例(甲状腺乳头癌9例,淋巴结转移性甲状腺乳头状癌4例),可疑瘤细胞2例。13例肿瘤细胞中,传统细胞涂片检查有4例淋巴结转移性甲状腺乳头状癌为阴性报告,颈部穿刺抽出囊液液基薄层制片法阳性敏感度提高了26.67%(表1)。

2.1.2乳腺穿刺抽出囊液171例液基薄层细胞涂片检出肿瘤细胞10例、7例为浸润性导管癌,3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累及导管内乳头状瘤。10例肿瘤细胞中传统细胞涂片检查漏诊2例,液基薄层细胞涂片诊断灵敏度提高了20.00%;乳头溢液5例中4例为导管癌,1例导管癌累及导管内乳头状瘤。5例肿瘤细胞中,传统细胞涂片检查漏诊1例,液基薄层细胞涂片诊断灵敏度提高了20.00%(表1).

2.1.3诊断结果的对比与可靠性:上述诊断结果均由术中冷冻快检、术后组织病检及其免疫组化所证实,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技术在穿刺囊液及乳头溢液细胞标本的诊断中,灵敏度共提高了66.67%。同时对操作流程进行质量控制。

2.2 液基细胞学恶性肿瘤细胞形态特征

2.2.1甲状腺乳头状癌 多为散在核大浓染、可见核内假包涵体、核沟、核仁或多个小核仁,排列规则片状、乳头状、蜂窝状,可见多核巨细胞。

淋巴结转移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瘤细胞较少多呈乳头状核排列拥挤、明显核沟及核内假包涵体,以淋巴细胞为背景并免疫细胞化学TTF1强阳性。

2.2.2乳头溢液及乳腺穿刺抽出囊液镜检腺癌 多为散在核大深染、一致性异型性,可见簇状团状排列、有三维立体结构。

2.2.3液基薄层细胞涂片标本满意度 液基薄层细胞涂片面积为130mm2,涂片面积虽小但30例阳性诊断涂片中均具备充足有效诊断细胞,平铺均匀、随机分布细胞固定良好、去除部分无诊断意义的细胞,背景清晰,无污染,细胞可见三维结构核质清晰、肿瘤素质聚集,且制片、染色俱佳。另外可做兼容性辅助试验如IHC等。

2.3 传统细胞涂片恶性肿瘤细胞形态特征

2.3.1颈部、乳腺穿刺抽出囊液及乳头溢液涂片 恶性肿瘤细胞稀少、常隐匿于污秽背景中散在或团块状平铺无三维立体结构,因不能湿性固定,瘤细胞多为变性,核质结构不清,胞浆肿胀,且红细胞、坏死物多、瘤细胞易靠边溜尾,瘤细胞虽有异型但缺乏完整性,胞核结构模糊不清且混杂无序于粘液坏死物中,是极易漏诊的原因。

3.讨论

诊断细胞病理学是临床诊断病理学一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医疗形势及专业发展愈来愈规范化、标准化、自动化。

穿刺抽出囊液检测肿瘤细胞、传统涂片瘤细胞阳性诊断率滞后,假阴性约26.7%,而腺癌则高达31%。漏诊(颈部4例、乳腺2例、乳头溢液1例)原因:传统直接涂片、工序较粗糙、涂片细胞量只是囊液标本中的一少许部分,且厚薄不均、面积过大(1375m㎡),阅片时限长(约5min)费时费工、易疲劳,因不能湿固定、自然风干,镜检瘤细胞人工变形、着色模糊不清,涂片厚,瘤细胞退变,挤压溜边、平铺无立体结构,并有较多红细胞、变性坏死物质及多样杂细胞背景,且囊液中的瘤细胞极其有限,须细心审阅方可察觉在粘液、炎性细胞束中可隐见些模糊难辨拟似异型细胞易被忽略而致漏诊。

细胞学诊断报告近年来引进The Bethesda Syatem(TBS)诊断系统,加之液基薄层制片技术,从而规范并统一了制片质量及观察效果,有效地提升了诊断细胞病理学鉴别诊断的能力。

液基薄层制片的穿刺囊液及乳头溢液等标本,经处理液处理后去除了脂质成分、红细胞、粘液等杂质的液基薄层制片中瘤细胞虽稀少、散在但清晰可见,细胞的完整性、核质、核仁、三维立体结构清晰。细胞免疫化学染色定位准确,具有细胞抗原生物特性。有利于肿瘤细胞的鉴别诊断。

液基薄层制片面积(130m㎡)比传统片小,细胞总收集量大大增加,囊液整体经处理后浓聚集成膜于玻片上,制片量〉2张,阅片面积明显缩小及制片染色背景清晰,利于细仔阅片,审片时间平均为2.5min,且可对操作流程及诊断报告进行科学规范的质量控制,保障了医疗安全,同时具有自动涂片,减少了人工操作和接触标本的机会,加强了生物安全,提高了诊断细胞病理学的标准化、自动化、规范化。因此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曹跃华,杨敏,陈隆文,杨斌.《细胞病理学诊断图谱及实验技术》.

[2]马正中,阚秀,刘树范,沈琼,冼美生,郑香齡.《诊断细胞病理学》.

[3]陈杰.《临床病理科诊断常规》.北京医师协会.

论文作者:丁凯1,李海霞2,张功学1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2

标签:;  ;  ;  ;  ;  ;  ;  ;  

液基细胞学检测对穿刺抽出囊液及乳头溢液标本肿瘤细胞诊断的意义论文_丁凯1,李海霞2,张功学1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