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在卧床老年患者留置输液中的应用体会论文_陈华双 成玉芳

人文关怀在卧床老年患者留置输液中的应用体会论文_陈华双 成玉芳

陈华双 成玉芳

成都市老年康疗院重症监护病房 610066

【摘 要】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因机体活动少,血液循环不良,长期静脉输液原因等造成静脉穿刺困难,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以人文关怀模式进行护理并应用在卧床老年患者留置输液的各个环节已是护理工作不可缺少的的重要内容。我院是一所老年专 科医院,高龄、多病共存、失能失智、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占了80%以上。而人文关怀体现了临床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通过对 我院卧床老年患者接受静脉输液过程中给予人文关怀,从而减轻了患者输液痛苦,显著改善了患者心理状态,明显提高了患者 满意度,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及社会效益。

【关键词】人文关怀;卧床老年患者;留置输液

【中图分类号】R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5)-05-091-02

老年患者长时间卧床造成静脉血流滞缓以及血液高凝状 态,生理机能处于退行性变化,血管弹性差,血管变硬,往往 造成静脉穿刺困难,甚至容易造成一系列的并发症,如静脉炎、 液体外渗。如此一来加重了患者的生理和心理负担,增加了患 者的痛苦,影响生活质量。因此,人文关怀的应用是护理工作 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 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 的追求。一句话,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就是关 心人、爱护人、尊重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自觉 意识提高的反映。其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精神 上处于满足而舒适的状态,减少或降低不适的程度[1]。在静脉 留置输液全程注重人文关怀,要求护士应该在输液的各个环节 给予患者鼓励、关爱,使其感受到舒适。现就人文关怀应用于 我院卧床老年患者留置输液中应用体会做如下总结。

1.环境

病室应该安静、清洁、舒适,治疗前半小时通风,室温在 22%-24%,湿度保持在50%-60%。冬季可采用加温器对输液 温度进行控制,当温暖的液体进入人体后,其温度与人体温度 接近,则药物在局部血管的停留时间很短,对血管的损伤也随 之降低[2]。根据患者的要求,调好合适的电视节目或个人随身 听调至合适频道,必要时带好耳塞以免影响他人,床旁桌放置 老人喜欢的书报。温馨舒适的环境,可以减少老年患者的紧张 情绪及孤独感,让其感到心情舒畅。

2.体位

根据患者的病情及患者需要,将床头摇高至合适角度,身 下垫软枕。对于肢体不能随意活动的患者,应勤翻身,四肢处 于功能体位,避免长时间一种体位增加患者的不适感,并随时 询问患者的需求和感受。

3.心理护理

由于大多数的老年患者都承受着多种疾病的折磨,所以往 往有比较复杂的心理活动,易出现暴躁、焦急、心烦等心理, 甚至消极的对待疾病治疗,有时可能产生厌世的心理。护士应 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体谅患者,耐心地给予指导,加强沟通。 交谈时护士应使用礼貌用语,面带微笑,采用适用于老年人的 语速和语调,增加患者的兴趣和主动性[3]。再加上大多数患者 的子女不在身边陪护,老年患者往往孤独、寂寞,缺乏安全感。 护士应随时掌握老年患者的心理动态,通过温馨的交流、适宜 的肢体语言等方法,让其以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接受治疗。

4.技术及技巧

老年卧床患者血管充盈度不良,血管变细,血管壁增厚, 甚至水肿等,因此大大加大了静脉输液的难度。护士应具有高 超的技术及技巧,尽量做到一针见血,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4.1 静脉穿刺 老年患者长期卧床,机体活动减少,静脉 血流滞缓,血液处于高龄高凝状态,血液循环不良。再者下肢 静脉有较多静脉瓣,因此应避免选择双下肢作为静脉输液的首 选部位。而长期输液时,应交替使用双上肢静脉作为穿刺部位。 在第二、三掌背静脉处皮肤神经分布相对较少,属“缺乏神经 区”[4],护理人员应充分暴露患者的血管,用指腹推行按摩使 血管充盈,避免拍打法造成患者疼痛,并且通过握持、按摩患 者的手,能使患者感受到被尊重的感觉。嘱咐患者轻轻握拳, 不用力。因为用力握拳,造成充盈的静脉受到肌肉间的压力, 血管充盈度减小,不利于静脉穿刺,甚至在穿刺成功后由于皮 肤的弹性回缩造成液体渗漏。冬季天气寒冷,血管收缩而塌陷, 护士可以用热水袋在穿刺部位热敷一下(但温度不能高于45 度),使小静脉扩张,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患者的血管弹 性较好的,护士可以选择快速进针法,以此防止缓慢进针时血 管移动造成皮下血肿的发生;如果患者的血管弹性比较小,应 采用血管旁穿刺的方法,防止直接在血管上方穿刺而出现的穿 刺点出血状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神志清醒的患者,护士在利用扎压脉带及 静脉穿刺的时间,给患者介绍静脉输液的目的,药物的作用和 不良反应,分散其注意力,减少患者的疼痛感觉。对于采用末 梢血管静脉输液的老年患者,因手足末梢神经对于疼痛非常敏 感,应当选取小儿型安全留置针,进针时应当遵循宁浅勿深的 原则,做到快、稳、准,防止因疼痛而导致血管收缩造成穿刺 成功率下降。对于血管径小或者管壁薄的老年患者,护士则应 快速进针穿破皮肤,然后轻轻挑起静脉,缓慢穿刺到静脉,如 此一来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的感觉,又能提高一次性穿刺的成 功概率。在静脉穿刺成功后,放松压脉带时护士动作应轻柔, 防止血管破裂。一旦静脉穿刺失败,护士应主动向患者致歉, 并征得患者理解同意后,由临床经验丰富的护士进行再穿刺。

4.2 固定 传统的胶布固定妥帖后,利于观察,更方便了 患者的日常生活,减少不舒适感。对于烦躁多动、行为紊乱的 老年患者,可进行保护性约束,防止液体渗漏及静脉炎,避免 再次穿刺,增加患者的不舒适感。

4.3 加强巡视 输液过程中平均15 分钟要巡视一次。护士 用亲切的语言,适宜的语调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交流,增强患 者的信心,增加患者及家属的安全感。根据患者病情及药物的 性质及时调整滴速,及时观察患者的输液状况。因老年患者对 外界刺激感知能力降低或者疾病本身原因,患者未能及时表达 出疼痛等不适感。因此护士巡视时应避免只注重滴注顺畅,未 查看穿刺点是否渗漏、红肿等,从而避免液体外渗及静脉炎发 生。对于使用保护性约束的患者,我们应加强观察肢端血液循 环情况及皮肤情况,加强约束带护理,避免其增加患者的不适 感。拔针后,护士应再次巡视,增加病人的安全感,有效提高 其身心舒适度。

4.4 健康教育 对不同疾病做针对性的宣传和指导,讲解 疾病的起因、发展及预后,从小事做起,增加护患沟通,获得 患者的信任。还可引导健谈的患者与卧床老人之间的沟通交 流,减少患者的孤寂感,从而使得卧床患者心情轻松愉悦。 4.5 拔针 顺着血管轴线方向同时按压皮肤及血管壁两个 穿刺孔,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并排横向按压在棉签上,面 积为针孔上下1-3 厘米[5]。正确拔针 ①分离胶布,关紧调速 器,将消毒棉球(此棉签贴近皮肤)放在穿刺部位上,操作者 左手拇指延血管方向直行轻轻压住棉球,迅速拔出针头后再稍 加用力压住棉球约3—5 分钟。因拇指按压面积较大,能将两 个针眼同时压住(静脉穿刺有两个针眼,一个入皮针眼,另一 个血管针眼),防止从血眼处渗血。②按压时间不少于3 分钟, 因血小板及其他凝血物质形成“生理性凝血,封闭血管眼需 1~3 分钟。如果按压时间太短,从血管处会渗血。③切禁边 压边揉,揉搓可使已闭合的针眼再次出血。采用输液肢体抬高 法2 分钟,可有效缩短止血时间,降低穿刺部位的疼痛感和皮 下淤血发生率。拔针后嘱咐患者输液侧手臂避免用力活动,防 止出现皮下淤血,对血管造成损害[6]。

5.生活护理与基础护理

呼叫器放在患者触手可及的位置,方便患者使用。开饭时 由护理员协助洗手、进餐、饮水等,我们做好巡视和指导,保 证足够的营养摄入,进餐过程确保患者的输液安全、心情愉悦。 因老年患者膀胱相对容积小以及肾脏浓缩功能减弱,输液时尿 量增加,应协助排便以防液体发生渗漏。对于肢体活动障碍甚 至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卧床患者,应穿戴纸尿裤并及时更换, 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防止小便刺激皮肤,造成不适感。长 期卧床患者应定时翻身,减少压疮的发生,增加患者的舒适感。

6.加强肢体功能锻炼

不能下床活动的长期卧床患者,肌肉容易萎缩,在输液完 毕后应鼓励患者在床上运动,并给予表扬,应经常按摩其肢体, 防止肢体僵硬,促进血液循环。

总之,人文关怀应用在卧床老年患者留置输液中的各个环 节,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患者生理和心理的需求,使患者感受 到护士的关心和爱护,从而增加了患者的舒适感,增加患者治 疗疾病的信心,在临床工作中特别是老年专科护理工作中应加 强对临床年轻护士人文关怀相关知识的教育培训,以利于更好 的为老年患者服务,从而正真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才能 真正实现“替天下儿女尽孝,为世上父母解难,为党和政府分忧”。

参考文献:

[1]李芳.舒适护理运用于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效果观察[J].河 南中医,2013,33(10):426.

[2] 陈式妮.充电式热水袋在加温输液中的应用[J].护理实 践与研究,2008,5(9):74-75.

[3] 韩叶芬.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不同住院时期健康教育的 需求及护理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4B):25-26.

[4]黄桃.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住院患者输液中的 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6):276.

[5] 陈伟.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科静脉输液患者的应用[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3,24(6):761.

[6]陈华双.周钢.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治疗的安全管理及风险 对策初探[J] 健康必读2013,05:136

基金项目:成都医学院2014 年教改课题《人文关怀在老 年照护专业中的临床教学实践》课题编号:JG2014-19.成都医 学院2013 年教改课题《老年照护专业临床教学模式的实践与 研究》课题编号:JG201340。

论文作者:陈华双 成玉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5月第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10

标签:;  ;  ;  ;  ;  ;  ;  ;  

人文关怀在卧床老年患者留置输液中的应用体会论文_陈华双 成玉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