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套初中语文教材口语交际内容编纂特点比较_口语交际论文

三套初中语文教材口语交际内容编纂特点比较_口语交际论文

三套初中语文教科书口语交际内容编制特点的比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科书论文,口语论文,三套论文,初中语文论文,内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语文课标新理念的指导下,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江苏教育出版社(苏教版)、语文出版社(语文版)的《语文》不管是在教材编制理念,还是在编制、选文和练习设计,甚至装帧上都有较大的变革。参照具体编制情况,可以发现三套教科书在口语交际内容编制方面各有特点。

一、人教版口语交际内容编制的特点

人教版一般以课文内容为话题,开展写作和口语交际活动。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强调活动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人教版口语交际内容编制的特点如下:

(一)口语交际、写作与综合性学习相整合

人教版一大特点是将口语交际与写作、综合性学习整合编制在一起。这样的编制方式不再以知识为中心,而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宗旨,强化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与综合性。

人教版7-9年级每册教科书一共编制六次综合性学习,其中编制了六次口语交际和写作,形成一个系统。把口语交际、写作与综合性学习结合在一起,不仅有利于口语交际的生活化、情景化,还有利于有效地从知识讲授转变到言语实践。

(二)可选择性地开展口语交际活动

人教版口语交际教学内容设计的可选择性、开放度也比较大。在同一个口语交际主题下,一般总是给出三个具体情境话题,让学生根据喜好选择话题参与。

这种“三选一”或“多选一”的设计特点,在人教版的口语交际中随处可见。如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主题《乘着音乐的翅膀》导入介绍之后便是“以下活动可以任选:1.难忘的旋律,生动的故事;2.最爱的音乐,精彩的演说;3.集体的力量,共同的新曲。”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条件,自由选择,可供选择的题目多样,供参考的资料丰富。这种口语交际内容的可选择性,避免了话题的单一和乏味,也可以让学生有范围地根据喜好选择具体情境话题,避免漫天神聊的同时,也可以让同学之间学到更多更广的交流内容。

(三)体现学科的综合性知识

人教版口语交际把语文学科与自然、历史、地理、时事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紧密联系起来,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体现了大语文教学观念。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口语训练主题《戏曲大舞台》不仅让学生了解戏曲的有关知识,而且要去品味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的演唱,学唱戏曲,把语文与传统艺术天衣无缝地联系起来。如《莲文化的魅力》在第一个部分,就要求学生就莲的历史、品种、栽培、用途等进行科学探究,也要求学生到莲池进行观赏,进行相关的诗词朗诵活动。这样,通过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联系起来,对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起到了纽带作用。

(四)知识性话题附参考资料

人教版口语交际比较注重在知识性话题后附参考资料,图文并茂,集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

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口语交际主题《探索月球奥秘》,话题后附的参考资料就长达3页;又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口语交际主题《说不尽的桥》,话题后附的参考资料长达5页,参考内容涉及桥的知识、古今中外形形色色的桥及桥的图片,让学生不出校门也增长了桥的知识,并领略了一番桥的风采。通过以上两例我们不难发现,人教版教科书口语交际编制内容翔实,并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参考资料,还附有参考书目和推荐网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条件自由选择。

二、苏教版教科书口语交际内容编制的特点

苏教版在口语交际编制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新构想,大致特点有:口语交际和语文实践活动穿插进行、积极引导开发口语交际资源、巧用口语交际案例导入话题。

(一)口语交际和语文实践活动穿插进行

苏教版口语交际内容的一大显著特点就是口语交际和语文实践活动穿插进行。看似苏教版七、八年级每册教科书上只有3个口语交际活动,其实像人教版、语文版一样,苏教版每个单元后也有口语交际训练,只不过另外3个单元的口语交际训练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展开。苏教版的语文实践活动七、八年级每册3个,一共包含12个实践活动项目。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能丰富学生知识和情感的积累,可为学生口语交际打下坚实的交流基础。通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能充分感受、体验要表达的材料,形成一定的知识与情感的储备,丰富学生的交际语言,提高学生的交际水平。

(二)巧用口语交际案例导入话题

苏教版口语交际编制的一个特点就是经常采用案例法导入话题,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例如,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口语交际主题《一姿一容总关情》,通过导入案例“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自由主义者帕特里克·亨利在会议上运用撼人心魄的态势语,感召唤醒民众为自由而战”,让学生了解到在生活中有意识地配以适当的表情、身姿、手势、目光,可以增强表达效果。

案例具有的情景的典范性为学生提供了规范的口语交际例子和交际情节,形成和强化了学生对交际情景和交际策略的反应链。案例具有的实践性和互动性,切中了口语交际教学的要点,即“在交际中学会交际,在互动交流中学会交际”。案例具有的针对性和广泛性,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拓展了深度和广度。教师也可在教学中多运用案例,让口语交际课更加富有吸引力。

(三)注重呈现口语交际的知识性内容

教科书在编制口语交际内容时不但要提供听说的相关知识,还应提供关于“交际”的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

苏教版对口语交际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呈现要好于人教版、语文版,例如,苏教版提供了关于采访、劝告、婉言、主持、导游等方面的程序性和策略性知识,这是人教版、语文版所没有的。人教版提供的口语交际方面的知识内容只有三项,分别为“养成良好的听话态度和习惯”,“说话要看对象”和“说话要讲究方式”。教科书中有关于自我介绍、劝说、讨论、采访、模拟面试等内容,但却缺少相应的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语文版提供的口语交际方面的知识更是微乎其微,这种情况可能导致学生只是无方法、无原则单凭经验进行这些交际活动,增加了操练的难度,学生很难在这种状况下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实现口语交际目标。

三、语文版口语交际内容编制的特点

语文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在口语交际内容编制方面也独具特色,大致特点有:选材朴实,贴近生活;口语交际与阅读单元相整合;简洁明了,编制条理性明确。

(一)选材朴实,贴近生活

语文版的口语交际板块,在话题的选择上,注重学生认知规律,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现实生活中口语交际话题是丰富多元的,将丰富多元的话题引入口语交际教学,语文版作了巧妙的编制。所编话题一般都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选材朴实无华,给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展示平台,便于教师以学定教,也给了学生一个广阔的交流区间,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

如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口语交际主题《说家乡》,第二单元的口语交际主题《采访任课老师》,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口语交际主题《话说我家》等,都极具生活色彩,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简单朴实,让学生有话可说,鼓励学生人人参与口语交际训练。

(二)口语交际与阅读单元相整合

课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根本,也是口语交际训练的范本。加强整合,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语文版口语交际内容编制的一大亮点。阅读单元的编排是语文教科书编排的重要组成部分。口语交际与阅读整合,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联系课文进行口语交际,就在应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通过应用把课文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口语交际能力,以课文为口语交际的话题,省去搜集材料之苦,可以直接投入口语交际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如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口语交际主题《演讲:我有一个梦想》,而本单元第14课的阅读课文正是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可让理想教育这一主题在本单元达到最优化组合。又如,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口语交际主题是:从“愚公移山”谈起,而本单元第21课的阅读课文正是选自《列子》的《愚公移山》,让学生在不同观点的交锋和辩论中,锻炼了口才,也加深了对寓意的理解。

(三)简洁明了,编制条理性明确

纵观语文版7-9年级的口语交际内容编制,字数不多,但介绍、要求都很清楚,可谓是简洁明了;另外每一篇都设有“要求”,分列几点,有时还编制有内容、实施步骤和建议,条理性相当明确。

如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口语交际主题“交谈学习体会”,分为内容、要求两大板块,内容是结合《伤仲永》等两篇课文,召开小组讨论会,谈谈学习体会。要求分为三个小点:一是比较初中与小学学习差别;二是交流学习体会,探讨学习的方法和途径;三是根据讨论得到的收获和启发,拟定新的学习计划。

各版本教科书口语交际的编制各有特点,但当前口语交际教学现状还比较薄弱,需要教材编写者们相互借鉴各版本的优势和特长,在发扬特色的同时也应互相学习,不断研究,编写出寓教于乐、深受学生欢迎的口语交际内容,提高师生的口语交际教学兴趣和效率。

标签:;  ;  ;  ;  ;  

三套初中语文教材口语交际内容编纂特点比较_口语交际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