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网络初探_金融论文

中国金融网络初探_金融论文

我国金融网络化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我国论文,金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因特风热潮席卷全球。它以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和极为丰富的信息资源对社会各方面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并正在从根上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研究与应用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因特网的触角将会伸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网络数字化电子资源的广泛使用,将会出乎人们意料地迅速普及。这是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在这一社会信息化、信息社会化的激剧变革时期,作为银行来说,应充分利用因特网先进的网络技术和信息资源,实现各类银行业务处理自动化,从而为客户提供各种快捷方便的服务,为领导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的全部过程。

我国金融网络化的发展现状,1、电子货币悄然兴起,网上购物渐成时尚。从货币诞生至今的几千年来,都是以实物或有形物充当货币。其实货币在流通中不过是交换的媒体,不是交换所要达到的目的,因此,完全可以以符号或象征物来代替。目前,随着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一种新型的货币形式——电子货币问世,它将使几千年来以实物形式存在的货币转化为电子形式,变有形货币为肉眼无法辨别的电子信号。电子货币是一种适应网络交易需要、区别于传统货币和银行信息卡的交换媒介。随着网络交易活动的增加,电子货币正悄然兴起。电子货币的出现,改变了众多消费者的生活习惯,也改变了许多企业做生意的方式,因而被认为是金融领域里的一场革命。电子货币的问世,为网络经济的运行注入了润滑济,给经济主体的行为带来很大方便。例如,对广大消费者来说,出门既使不带现金,仅凭一张塑料卡,也可以自动提款、通存通兑、购物消费、自动转存、贷款融资、电话查询、代收代付、长话服务、自动转帐等,享受各种服务。消费者通过自己的电脑拨号利用因特网络与银行计算机网络接通就可以向开户银行开出“电子支票”,与其他客户进行贸易的支付活动。作为消费者,通过因特网络可以“在家中与银行发生往来”,可以“在网上逛商店、看样品、订货物、付货款,并坐在家里等商家送货上门”,还可以“在商店和饭店直接将帐款付入银行系统”。对广大企业来说,它们可以不必经过银行办理资金转帐就能相互收付资金,进行全球交易,这比通常经过银行系统要更方便,更快捷。

在多媒体时代,网上用户甚至可以通过互联网络将远隔万里的网络商场的商品调来“试用”。网上购物不仅大大降低了商业成本,而且极大地方便了消费者,因而发展很快。仅美国1996年的网上交易额就已达到5亿美元。到2000年,预计年销售额可剧增到100亿美元。全世界的网上交易额在1996年为30亿美元,到2001年可达到3000亿美元。

电子货币简便、高效、灵活,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它以高科技为依托,其影响将是难以预料的,同时它也会给我们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使目前传统的银行业务、发行货币的权威性、货币兑换以及金融监管受到冲击,我们必须及早加以重视和研究。

网络金融蓬勃发展,虚拟银行已成现实。1995年以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银行纷纷上网,从自动提款机到无人银行和电话银行,银行的自动化技术不断翻新,金融界掀起一阵阵网络银行风潮。在我国,金融柜面业务总量的405以上已实现计算机处理,专业银行505以上的营业网点实现电子化,全国50多个重点城市实现同城金融系统的储蓄、对公通存通兑。金融网络正逐步形成,金融卫星通信专用网络已初具规模。全国卫星通信主干网络和沿海、沿江及经济发达地区重点城市区域网络、城市网络建设的完成,使同城、区域、全国不同层次的资金清算系统实现一体化。国际联系也在不断加强,许多外汇经办行加入国际网络SWIFT,开始与国际金融业同步工作,网络银行的蓬勃发展,必将引起金融领域的变革。

在电脑与通信的网络空间里出现了一种新的但可以感觉到的企业组织——虚拟银行,这是一种在因特网上参与其他企业能力共享的一种全新的企业组织。它可以仅存于某个角落某台个人电脑里面,也可能仅有一个网址,而企业组织的成员却是隐性不断变动的,企业组织也可能是动态组合或分解的。虚拟银行的出现预示着以产业划分市场代替了以地理划分市场的传统观念,甚至孕育着新的产业、新的大型企业的诞生。因为互联网络一方面拉近了每个客户与银行的距离,客户很容易清楚地了解和选择各银行的金融产品,形成价值判断并开展交易,且网络交易成本大大降低,交易方式、结算方式都更便捷,使银行很难再靠单纯的存贷款业务生存,必须为客户提供特殊的高附加值的投资理财服务。另一方面,由于网络银行进入障碍低、接触客户面广,使得小银行的生存空间不断加大。

虚拟银行发展有赖于信息处理、传输的速度及安全性。数据欺骗与电脑病毒对构成网络安全性的严重困扰,网络运行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银行组织的生死存亡,巴林银行突然破产固然有其交易管理制度的缺陷,但网络化的金融交易系统监管不力也是原因之一。所以,虚拟银行的出现给金融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充满了挑战,如何调整和改善金融业务正在考验着所有的银行。但不论未来怎样发展,更便利的金融服务将是网络金融时代带给客户的最大收益。

多国金融互联网模型构建。我国金融互联网构建可按地理位置、经济区域及业务职能纵向和横向分别进行。

在纵向上,我国金融网互联以TCP/IP为核心,根据已有金融网及各分层特点,选用合适的互连方式,用连线将众多分布各地的实体连接起来。首先在各层建立起人民银行和各商业银行之间的网络,然后在此基础上,由县域网互连至地市网,再用相同的方式,将地市网连至省域网,并采用先进技术,由省域网连至经济区域网,最后将几个经济区域网连接至北京总行网,由此形成全国金融数据通讯网CNFN。通过接口与环球金融网SWIFT网和国际互联网INFERNE网相连,形成一个覆盖全球的金融数据通讯网。其优点是:提高了结算速度及资金运营效率,资金划拨准确及时;释放网络覆盖辖内联行占用的资金;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准,为各级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在横向互联上,主要解决各商业银行跨行资金清算与结算问题,以及国民经济宏观调控与金融监管问题,即各商业银行网与中国人民银行网横向互联形成的CNFN,支撑中国国家支付系统CNAPS,确保了中央人民银行宏观调控职能的实施及分支机构局部利益基本平衡、全行利益增长。

作为现代化的信息交流工具,网络给传统的银行业务装上了腾飞的翅膀,在技术上,银行拥有了跨进新时代的入场券。

标签:;  ;  ;  ;  

中国金融网络初探_金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